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康克清18岁成朱德夫人,一生无儿无女,临终6字遗言令人泪目

0
分享至

1992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用尽自己全身力气说:“我什么也不要。”

普普通通的六个字却让在场之人无不潸然泪下。

康克清

躺在病床上的老妇人名叫康克清。有些读者可能要发问了,康克清何许人也?

康克清出生于农村,目睹过旧中国农村妇女儿童的苦日子,少时的她便跟着农民运动了解马克思主义,大革命时期负责妇女解放运动。

建国后,康克清一直致力于推进儿童权益保护,提高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在工厂、农村、街道等处兴办托儿所。

但其实,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朱德的夫人。

那么她与朱德是如何相识的?又是如何相爱的呢?各位读者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心心相近终成对,相濡以沫共奋进

朱德

一天,朱德正在散步,偶遇民运股长曾志,她将朱德拉到一边,邀请他去妇女同志的住处转转。

朱德本是拒绝,耐不住曾志的几番邀请,想想自己也无事,抱着与同志之间打破官兵思想隔阂的心思就去了。

朱德一进屋子,就感觉气氛过于紧张,于是就问曾志怎么了。

曾志闻言回答道:“你是军长,她们怕你。”

朱德听完,随即开玩笑说:“敌人怕我,你们怕我干什么,还不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巴。”

朱德一句玩笑话便把原本紧张的气氛化解开了,一时间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朱德和康克清

坐在屋子一头的一位女红军战士站起来直截了当地说:“朱军长,您可真幽默。”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前文提及的康克清。

朱德闻言笑着问了康克清的姓名和年龄,一听对方只有18岁,不禁竖起了大拇指问:“怕不怕牺牲?”

康克清依旧坚定地摇头说道:“怕?怕就不来当红军了。”

朱德闻言不由得对眼前的康克清刮目相看,心中也暗自对康克清产生了些许赞赏之情。

在送朱德离开妇女住处的路上,曾志试探地问朱德需不需要再为其介绍个女战士。

写到这里,有读者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要说“再”?这里面又有什么故事?

伍若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朱德的前任夫人伍若兰,此人是朱德的第四任夫人。

在一次突围行动中,为掩护朱德及其他军部首长突围,伍若兰带着另一小队将敌军吸引,身负重伤后不幸被捕。

当时的曾志眼睁睁地望着伍若兰中枪跌落山坡被敌人捕去,自己带着剩下的红军战士面对众多敌人却无能为力。

伍若兰被捕后宁死不屈,于1929年2月12日被敌人杀害。

伍若兰身死后,敌人更是砍下她的头颅示威挑衅。

朱德看到消息,心里又悲又恨,恨不得立马带兵冲进敌营为自己的爱人报仇。

可是朱德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不能因为自己意气用事。

现如今看着朱德一人孤苦伶仃,曾志便也想着做个媒人,一来给朱德牵牵红线,二来也能多少减轻一下自己没能救下伍若兰而产生的愧疚。

朱德沉默了,良久轻声说了声:“好嘛。”

曾志闻言心里便有了底,便开始在自己周围为朱德物色着伴侣。

曾志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康克清更适合朱德,便寻了个机会找康克清单独聊天。

曾志上来就问道:“你觉得朱军长怎么样?”

康克清想也不想地回答:“朱军长人不错,也没有官架子。”

曾志接着问:“让你和朱军长结婚,你愿不愿意?”

康克清一时恍了神,本以为只是简单闲谈,没想到却扯到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康克清转头冷静下来一想,自己无论是在资历,还是年龄方面都与朱德相差甚远,几番思索下来,康克清还是婉然拒绝了曾志。

康克清本以为拒绝曾志后,日子会继续平淡地过下去,没承想朱德亲自来了。

原来,朱德对这样一位敢做敢说、不畏牺牲的女红军战士印象非常好,觉得康克清会是一个很好的革命伴侣。

于是,朱德前后来找了康克清很多次,对康克清讲了自己的婚史与革命事迹,有时或因有事讲到一半,闲下来也一定会补上。

一来二去,康克清渐渐被朱德的坦诚与真心打动了。

二人于1929年结为夫妻,开始了患难与共的日子。

结婚后的康克清并没有摆起军长夫人的官架子,而是继续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主动找朱德挑明:“我有自己的工作,还要抓紧学习,希望你在生活上不要指望我太多。”

朱德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大力支持,表明自己有警卫员,闲来自己也会活动活动,让康克清放心工作,安心学习。

除了生活上负担的减轻,闲时朱德也会给予康克清思想上的帮助,慢慢地康克清的思想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

事实证明,两个人在一起只有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维系夫妻感情。

正所谓:夫妻本是患难共,自古巾帼配英雄。

然而正是这样一对令旁人羡煞不已的夫妻,一生却无儿无女。

尽管如此,康克清不怨不艾,依旧积极投身于自己始终坚持的妇女儿童事业中。

读者对此可能产生了疑惑,康克清究竟经历了什么导致无儿无女?且听我娓娓道来。

无儿无女又何如,一生报国无所求

二人结婚没多久,便迎来了第一场情感考验——长征

长征初期,康克清坚定地拒绝了我党将其安置在后方休养团的好意,一心想着跟着自己的丈夫跑在前线。

或是从小便习惯了劳动的缘故,康克清打心底里把长征当作一次长途散步,不仅与前线红军战士同行同吃,还经常鼓励红军战士乐观向前。

长征后朱德也曾说过,长征就像是饭后散步,路途中的花草树木总会给人带来乐趣。

这便是老一辈的乐观精神,无论身处何种困难,只要乐观一些,向前看,便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我们。

尽管康克清总是云淡风轻地向外界讲述着长征路途的经历,但对于康克清来说,最大的困难便是长征期间自己的身体受到了损害,从此无法生育。

尽管自己一生无儿无女,但康克清也如同亲生母亲一样照顾朱德前妻的孩子,而他们也把康克清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孝敬。

1976年,朱德总司令因病逝世。

康克清深知自己不能长期陷在悲痛之中,她还有工作,还有更多的妇女儿童在等着自己。

就这样,康克清擦了擦眼泪,又转身投身于事业之中。

每逢清明节,康克清总会带着自己的后辈们来八宝山为自己的丈夫祭拜扫墓,一扫就是十余年。

直至1992年清明节,康克清感觉自己的身子已然大不如前。

4月22日,康克清躺在病床上,看着围在病床边的家人与好友,用尽力气说出:“我什么也不要。”

在场之人无不为之泪目。

一位行将就木的老革命战士,在生命停滞的前一刻仍然挂念着不为国家添负担。

这便是一代英雄前辈给予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行善事、不贪不抢、为人和善、爱岗敬业。

读到这里,各位可能会想,像这样元帅夫人这样有着高远见识和格局的人,出身一定非同寻常吧。

事实却截然相反,虽然康克清出生于普通的农村家庭,但她的经历与积极向上的态度改变了她的一生。

各位读者切莫心急,待我仔细说来。

巾帼不让须眉,舍生忘死做红军

康克清,出生于1911年,江西省万安县罗塘湾人士。

家里靠捕鱼为生,遇上好时候,就饱一阵,遇上坏日子,就饿一阵,年少的康克清饱受旧中国的风霜,或是自幼热爱劳动的缘故,康克清14岁就参加了家乡兴起的农民运动之中。

那一年是1925年,当时正爆发着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一时间大革命进入高潮。

年仅14岁的康克清从农民运动中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所提及的要建造“人民的国家”深深地触动了康克清饱受风霜的心。

次年,康克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康克清被任命为乡妇女协会常任秘书,负责打土豪,反对包办婚姻,倡导自由恋爱,促进妇女解放。

这一纸任命书可以说是康克清一生致力于妇女儿童事业的开端。

大革命失败后,康克清的革命热情只增未减,1928年陈毅率军来到罗塘湾休整。

康克清看着红军对待村民不像国民党一样随意抢掠,而是与村民一起做农事,心中便对加入红军队伍产生了向往。

陈毅看着眼前要加入红军队伍的女娃子们不禁问道:“你们怕吗?”

康克清眼神坚定地摇头,既然革命活动在村子里搞不下去了,那就跟着红军继续搞!

康克清抱着这样的想法,全然不顾白色恐怖的威胁,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红军的队伍,跟着队伍上了井冈山。

尽管后来康克清与朱德结为夫妻,从一名红军战士一跃而成军长夫人,但她依旧没有放弃学习的念头,一直努力地提高自己。

抗战期间,康克清担任过中央妇委委员、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会代主任等职位,发动群众建立妇救会与妇女自卫队。

建国后,康克清成了元帅夫人,饶是其他人此时该盘算着享享清福,但康克清不一样,妇女儿童事业是她热爱的工作,也是她的魂。

康克清选择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我国的妇女儿童事业之中。

1992年,81岁的康克清离世。

小结:

虽然距离康克清逝世已经过去31年,但她的事迹随着她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卷轴之上,让人铭记。

正所谓:

少时离家随红军,二九年华与君婚。

一生无后为事业,报国精神永不灭。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璟言历史
璟言历史
今明鉴于心
339文章数 28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