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最后1公里,2000乌军突围失败,俄军扩大包围,不消灭干净不罢休

0
分享至

俄乌冲突战场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重大转折,因为从最近一段时间,哈尔科夫战场上乌克兰军队的种种表现来剖析,当前俄乌冲突正在接近发生重大变化的临界点。


(乌军无人机小组被俄军电子战大规模压制)

当地时间5月16日凌晨,俄罗斯军队从沃尔昌斯克城东、城西以及城北发动钳形攻势,一举突破乌军第57机步旅、边境防御部队和“俄罗斯志愿军”构建的松散防线,成功占领该城城北主要城区,并距离控制该城城南核心区仅剩下1至1.5公里。被沃夫恰河分隔在城北的2000乌军多次试图从城北高层建筑物中突围,但这些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乌军不得不选择四散奔逃,而俄军则顺势扩大了包围圈,部分突击队和渗透小组已经成功渡河进入城南。


(乌军突围已经来不及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增援哈尔科夫方向的乌军番号变得越来越多,但是每个旅抽调一个营级别规模的部队,更就是杯水车薪,这种增援反而让乌军在防守兵力上处于更加明显的劣势,因为前线不同单位的部队越多,指挥压力反而越来越大。


(乌军增援部队)

需要特别指出一点的是,泽连斯基当局甚至将乌克兰国家边境保护局和国民警卫队这些准军事力量,“一股脑”全都送上了哈尔科夫前线,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乌克兰军队无论从武器装备、弹药物资还是人员配备上都出现了巨大困难,虽然还不能说乌军兵力已经趋近于“耗尽”这个词汇,但是考虑到俄军在扎波罗热和顿涅茨克方向的数条战线上,还在发动规模不等的地面攻势,乌克兰军队实际上已经没有多余的战略预备队可供使用,“疲于奔命、四处漏风、惊弓之鸟”是目前乌克兰军队的真实写照。

我们从俄军再次发动哈尔科夫方向的地面进攻,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首先,俄罗斯军队在俄乌冲突前线的的兵力投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在2022年俄军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初,俄军前线总兵力仅为10至12万人。当时,为了防范北约国家可能随时下场参与俄乌战事,包括前西部军区驻白俄罗斯和列宁格勒州的8万部队均未进入俄乌冲突战场。总体上来说,俄军兵力远远不能支撑随后的大规模地面战和消耗战。


(乌军前线医院)

此时,俄军及时选择了“断尾求生”,继而在赫尔松和哈尔科夫方向进行了大规模撤退,其目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至2023年年末,随着俄军开始的局部动员和大规模征兵,俄军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部队人数达到了空前的65万人,而与此同时,俄军后方的志愿营和雇佣军部队已经达到15万人,而且还在以每个月2至3万人的规模在增加,俄罗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在兵力对比上已经开始逐步取得压倒性优势。

这种兵力上的巨大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俄罗斯强大的综合国力托底,而且,还建立在乌克兰军队的巨大损失上。综合西方媒体和俄罗斯方面的数据分析,乌军截止2024年5月,军队总损失数字已高达百万,其中大约45至55万人阵亡,50至60万人受重伤或其他残疾无法返回战场。


(乌军无人机小组)

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在2023年年底,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军队能够接受的最低月动员人数为2万人,也就是说,乌克兰军队每年至少要补充24至30万人,才能大致确保战线兵力够用,但是,现在哈尔科夫方向的乌军居然在短时间内“无兵可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按照当前俄乌冲突的高强度消耗来估算,乌军在当前俄乌冲突前线的月损失数大约为2至2.5万人,扎卢日内所说的月征兵限额仅仅只能勉强够用,其余缺编则主要以波兰、德国、格鲁吉亚和法国雇佣兵为主。


(乌军后方医院)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乌克兰军队继续保持这种兵力补充数量的难度越来越大。总体上来说,俄乌冲突中,双方单位在战场上的交换比大致相当,但是双方的战场救治体系以及后勤补给体系存在云泥之别。

乌军大量伤亡数字主要集中在得不到及时救治的伤兵和后方临时医院内,这导致乌军阵亡和受伤比例高达1:2,与俄军1:4的比例直接拉开了差距。这也就是说,乌俄两军的兵力损失差距高达5:1或6:1,鉴于自去年夏季以来的多次反攻行动的失败,乌克兰军队中经验丰富的老兵已经消耗殆尽,大多数精锐部队中人员更新频率极速飙升,有些部队的步兵营甚至已经更新了4至5次。


(乌军士兵)

而且更加致命的是,随着乌克兰军队的防空火力遭到俄军无人机和空天军的高强度猎杀,所剩无几的乌军防空部队根本无法为前线提供保护,俄空天军肆无忌惮在战场上空袭乌军,进一步提高了乌军损失,今年3月以来,乌克兰军队日均损失数字在1000至1200人之间,每月损失3万人让乌军兵力逐渐捉襟见肘。

俄罗斯前防长绍伊古在5月初的俄军高层联席会议表示,2024年年初至5月初这段时间,乌军已经损失了11万人,4月日均伤亡超过1000人。有分析认为,随着这种不成比例的消耗战持续下去,到2024年年底,俄军在俄乌冲突前线的兵力总规模将达到80至85万人,而将乌军总兵力将减少到50万人以下,俄军将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

因此,俄军在哈尔科夫和苏梅地区开辟新战场对于乌克兰来说,是极为致命的,这相当于给原本就很虚弱的乌军动员体系“加速放血”,泽连斯基当局若不能及时扭转这种“不成比例的消耗”,其未来前景将十分渺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费迪南德:皇马培养年轻球员和夺冠两不误,球员都想加盟皇马

费迪南德:皇马培养年轻球员和夺冠两不误,球员都想加盟皇马

懂球帝
2024-06-02 17:06:17
46岁侃爷现身意大利,小17岁妻子相伴,清凉有魅力

46岁侃爷现身意大利,小17岁妻子相伴,清凉有魅力

风趣环球笔记
2024-06-02 09:42:17
儿童节咋来的?知道真相的我沉默了…

儿童节咋来的?知道真相的我沉默了…

混知
2024-06-01 17:25:47
一旦中美开战,如果美国轰炸我国沿海城市,中国该怎么做呢

一旦中美开战,如果美国轰炸我国沿海城市,中国该怎么做呢

早日发达
2024-06-02 13:25:02
“升糖大户”被揪出,不是米饭!医生:很多人不听劝,每天都在吃

“升糖大户”被揪出,不是米饭!医生:很多人不听劝,每天都在吃

39健康网
2024-05-31 20:05:50
蔡磊46岁生日照曝光,脸部浮肿得狰狞难看,吃绵软的蛋糕还要人喂

蔡磊46岁生日照曝光,脸部浮肿得狰狞难看,吃绵软的蛋糕还要人喂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4-06-02 15:06:11
赖清德服软,不到24小时,大陆代表团抵台湾省,解放军举动很罕见

赖清德服软,不到24小时,大陆代表团抵台湾省,解放军举动很罕见

影孖看世界
2024-05-28 19:36:04
通报!赶紧卸载

通报!赶紧卸载

环球时报新闻
2024-06-01 23:01:22
比亚迪各车型5月详细交付信息公布:秦家族57072辆成“榜一大哥”

比亚迪各车型5月详细交付信息公布:秦家族57072辆成“榜一大哥”

IT之家
2024-06-02 18:10:16
"图书馆"成了失业人员的避难所

"图书馆"成了失业人员的避难所

悠闲葡萄
2024-06-02 15:15:33
新京报:部分毕业生浓烈的上岸思维该反思了!网友:反思个狗屁!

新京报:部分毕业生浓烈的上岸思维该反思了!网友:反思个狗屁!

牛锅巴小钒
2024-06-01 22:15:32
为何我国经济越来越强大,但老百姓却感觉收入低?是不努力吗?

为何我国经济越来越强大,但老百姓却感觉收入低?是不努力吗?

105度的世界
2024-06-02 13:36:21
胖东来的陈列太魔幻!活鱼排排站、烧鸡站军姿,员工码货用尺量

胖东来的陈列太魔幻!活鱼排排站、烧鸡站军姿,员工码货用尺量

六毛朵朵
2024-05-25 12:16:19
好不容易晋升为上将,怎料被儿子“拖下水”,涉案金额竟高达百亿

好不容易晋升为上将,怎料被儿子“拖下水”,涉案金额竟高达百亿

小lu侃侃而谈
2024-05-23 21:23:30
真被郭台铭说对了?富士康出走“不赏饭”后,营收反创新高

真被郭台铭说对了?富士康出走“不赏饭”后,营收反创新高

小马哥谈体育
2024-06-01 17:32:02
孙楠的口碑为什么会这么差?

孙楠的口碑为什么会这么差?

麻辣婊
2024-05-31 01:52:32
为乌即将开始的反攻造势站台:美英法德十几国容许乌攻击俄本土

为乌即将开始的反攻造势站台:美英法德十几国容许乌攻击俄本土

邵旭峰域
2024-06-02 09:44:46
皇马完美闭环!下赛季欧冠史上最大改制:改用瑞士轮+抽签巨变

皇马完美闭环!下赛季欧冠史上最大改制:改用瑞士轮+抽签巨变

祝晓塬
2024-06-02 15:07:11
刚刚,地震了!福建有震感!

刚刚,地震了!福建有震感!

业翔民安
2024-06-02 11:15:25
亚洲第一、世界前三!中国小县城打破欧美垄断

亚洲第一、世界前三!中国小县城打破欧美垄断

华人星光
2024-06-01 17:03:43
2024-06-02 19:24:49
秦蓁
秦蓁
湖北卫视评论员,资深媒体人
1075文章数 146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会谈细节披露 董军的两句话值得注意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会谈细节披露 董军的两句话值得注意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亲子
家居
艺术

头发稀疏、发际线高的50岁男人,发型记住“3要3不要”,帅气有型

教育要闻

放假的时候逼孩子早起是一种“病”,非得让孩子不舒服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和优越感

亲子要闻

小男生从长发剪成短发,不变的是那英俊可爱的外表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