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公众号,每日收到干货
关注本视频号,预约最新直播↓↓↓
按:从9月30日开始,我在每天连载我的大学日记,参见:
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研究的素材,同时也算是给我自己留存下历史档案备考。
0
本次内容提要
这次要发布的是我大一下学期一段时间(1999年6月23—27日)的记录。
这段时间,临近期末,我的大一时光即将结束。而 就在这几天,阅读和思考了很多东西,从我当时的日记内容量就可看出。
面临期末考试,我并没有专心投入在考试复习上,而还是在读自己想读的书。之前在上个学期期末的时候,日记里就写下了“不挣奖学金”,所以也就没那么在乎考试成绩。
对我来说,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是更为重要也更紧要的事。
所以,即使在这个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还是按照以往的节奏和思考,在继续阅读和思考,也逐渐有了一些成效。
从这期间的日记内容来看, 我这几天里的思考是很积极的,也算是越来越找准了问题。
以前迷茫的时候,就只是不知道要做什么,为此而痛苦,现在终于知道,是要确立人生理想才行的。
可以看出来,我从各个方面寻找着思考人生理想的线索和资源,比如读书、跟老师请教,还有跟同学互助讨论。
当时,我和几位同样爱思考的班里同学,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我仿照三联书店的名称,给我们的小组也名曰“三联小组”,为的是联合起来学习,定期讨论一些问题,交流一些心得,在日记里记录了两次活动情况。
我也检讨了,其实一开始我对参与这个小组的活动是不够积极的,因为自己还没找到奋斗的目标,所以做一切事都不是那么坚定,不是那么有动力,只能是顺其自然。
的确, 当年我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之中,就是因为方向不明,对于未来的迷茫,造成了对于当下的无力和无感。
后来,当我明确了某些目标之后,行动力一下子就增强了,做决定也果断多了。这些变化可以从我今后的日记里看出来。
总之,这段时间,我仍然是在给自己找方向,仍然是在积极探索着。
与刚入学时相比,至少通过读书和思考的积累,有了一些心得,得到了一些指引。
这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来自于周国平先生,他是一个热衷于思考人生问题的哲学家,他的文章也多是谈人生,我在开始读他的书以后,就逐渐懂得了该思考什么问题,怎么去思考,从而获得了很多启迪。
似乎一个迷路的人,看到了前路上的一丝微光,于是就能加快脚步走下去,而不 再是最开始那种完全迷茫无助的境地了。
当然,这样的一个过程,还是比较慢的。因为这是单方面的,书籍并不直接能懂我的问题,不了解我的状况,需要我自己 从读书中寻找启发。而且,这样的指引也并非是个人的生涯规划方面的,而只是宏观的人生思考方面的。
事实上,我尽管从大一就开始读周国平先生的书,后来一直也读了很多年,至今都很感念,但我走出人生问题的困惑,真正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却是在多年以后了,并不是当年读了之后就迅速明确的。
因此,如果从现在的我来看,那 我还是希望当年能有一位懂人生懂规划的前辈来跟我交流,给我分析和开导,让我可以更快走出迷茫,提高我探索的效率,减少我无助的痛苦。
那么,大学里的老师,能起到这个作用吗?
如果你能找到一位懂生涯规划的老师,那自然是很幸运的。但这就需要你去好好寻找一番了,甚至可以说要看你的运气。
我当年也跟一些老师请教过,但毕竟往往只能在课间跟老师短暂交流,很难由老师深入了解你的情况,给你针对性的指导。而且很多老师也不是研究生涯规划的,只能从他们的人生经验出发给你一些建议。
当然,我也很感谢老师们的指教,比如我在这次的日记中就记录了一位老师给我的帮助和启发。
也建议各位同学要主动去跟老师们交流 ,要知道,大学里的老师,上完课就走了,不会朝夕陪伴着你,你不主动求助,老师们也是往往“顾不上”你的。
而我知道, 历来都会有像我当年一样迷茫的青年,我希望能够专门帮助他们走出迷茫,找到方向,就像帮助当年的我一样 ,所以我现在很坚定地在做着给青少年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希望让他们得到我当年没有得到的指导,能够比我当年过得更好,做得更好!
也 欢迎更多愿意从事这项有意义的工作的老师和家长,来共同参与,我们一起帮助到更多孩子!
以下是本次要发布的日记正文:
1
思考人生理想
6.23:
《人生》
人人都在追求一种让自己心安的活法——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活的,是在一种多么躁动不安、紧张压抑的状态中——这便是所谓的“理想”吧。
并非理想的实现便能让人心安——他又会去寻求新的理想,又开始一种紧张的追求的生活。百尺竿头还能更进一步呢。
谁能在死之前说自己的理想完全实现,功德圆满了呢?(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人生就是在不停地追求着——否则容易陷入一种信念消解的虚无状态。)而生活在理想的状态中应该是很让人心安的事吧?安于现状或是不停追求都是“理想的”状态,人因此有不同的活法,对人生有不同的感受。
给自己设定一个理想和坚持某种健康的信念,同样可以让人积极地生活。
只要积极,人生便是有意义的。
人有不同的活法,干嘛要求自己像别人一样?
《理想 信念 行动》
专一的理想教人选择专门的行动,为着实现;
一定的信念催人完成多方面符合之的行动,为着坚持。
要让行动具备大的价值,理想必须崇高,信念必须“美好”。而且,两者都贵在坚守。
前者的报偿是实现最终理想后的成就感,后者的报偿是达到一个个小目标的满足感。
(此文待整理,思想待升华。)
“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因为你不想,决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另一种是人生理想。前者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后者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
——周国平,一个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者,美好精神家园的固守者,寻求信仰而不得的理想主义者,寻得智慧救助的智者,在别人的调侃中严肃的思考者,一个超脱的人。
《我与书》
首先是一种爱,不肯轻易也很少否定、批判某书。
并不以藏书为癖。对所喜之书,买来藏之,希望传播其价值于多人,更以遇知音为幸。
对以滑稽调侃为主的书,会笑着示人,并不惜送人。
凡引发我严肃思考的书,若非同道者,概不外显,宁可束之秘处,私下捧读,以防不识者糟蹋。
书如人,人亦如书。
理想主义者应该以自己贫乏的物质生活为荣,因为他具备丰富的精神生活。
物质与精神是两个可以互补的世界——物质少一点,可以让精神多一点。而并非物质匮乏的人精神就一定丰富(并非物质丰富的人精神就一定匮乏)。反之亦然。因此这世界上的人可分为四类。
《巴金选集》:“干扰”——巴老把不能排除外界干扰,无法镇压内心的烦躁和思想混乱,归因于“自己实在缺乏修养”!
现时社会,干扰来自四面八方,一个人稍不注意就会“像旧社会的一个吹鼓手,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要拉去吹吹打打”。
不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事是一件悲哀的事,而更为可怜的是,许多人没有自己的计划,竟以应付各类吹打任务为乐。
当然,社会不能缺了这类的吹鼓手,否则许多事就都热闹不起来了。
2
读书的思考和启发
6.24:
《尼采文集》摘录及评论(略)
研读深刻的思想是很费脑力的,有些头昏目眩时,就去欣赏优美的散文(这时我选择了《恋恋山城》)。
读书,在很多时候,是不必求细致和全面的。也许在读一本书时发现很多未知待查的东西,但最好不要因此放下正在阅读的书去查找其他书目,甚至打消阅读的兴致,或失却继续的勇气。
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拘小节。
这样才能把书读好。
读书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贪多。
一本书就是你的一个朋友,跟他交流时如果还要兼顾别的朋友,必是分心不过来的;
如果贪多,怀有“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占有欲,便不可能遇到知己交到真友。
所以,对待书首先讲究一个“诚”字!
读书要读出书背后的东西。
对人要听出人话外的东西。
咬文嚼字以“敲骨吸髓”;察言观色以“开膛破腹”。
读书读精,识人识心。
6.25:
书太多了!
过去的孩子可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日记》等受到影响终身的教育,始终抱着一个信念向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如爱国情感使其立志成为科学家、文学家,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理想对他们的奋斗给予了很大动力。
而现在呢,“名著”“经典”畅销,快餐并存,人再也不能为某一本书长时期感动了,理想、价值观竟是那样的难以确立,人如此,社会亦如此。
书太多不是简单的使人迷失阅读方向,丧失精神支柱,文化泛滥导致的社会价值体系消解,让一个民族不知何去何从,才是要害!
人要正视自己的问题。要能把自己的想法、所做的所说的变成书面的东西。如果自己都觉得没价值甚至不堪回首只想回避,那证明你活得不真诚、不实在!
下午去参加小组(一周前“成立”的)会议,迟到了。
会上,那位单纯真诚的女孩××表现出了极认真的热情,不但做记录,还总是讨论小组的实际工作问题(她的想法:让四年后这个小组的成员显出与一般毕业生的不同)。我却没有什么新想法。
说实话,没有把参与小组的事放在心上,没有考虑通过这种活动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因为现在这个阶段仍未明确奋斗的目标,对生活中事宁愿不去考虑意义,而只是“顺性”为之),我是不真诚的——作为这个活动的发起人之一。
从各成员热烈的反响看来,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我呢,则不能只是保持“乐观”态度而无计可施!
6.26 晚,与家通电话。要说实际内容,没多少。只是一个劲儿地说“好”——这也好,那也好。最后双方从那平白无味的通话内容中得出一个信息:对方很好。
实际,无论电话、家信——作为一种维系亲情关系的工具——人们要知道的就是“你(们)好吗”。
跟家人联系会有一种归属感,不觉漂泊无依,无论天涯海角。无论多么平淡的语言,双方都会陶醉在亲情和关怀之中,会得到极大鼓励。
凡事都应该先知道意义才去做吗?
给家写信通电话这类看似无意义的费时费力的事会有多大意义,为什么世上千百万人都要做它呢?
3
继续思考人生理想
6.27:
晨,突然觉得,追求权力和金钱不是那么紧迫而必须的事。
虽然这个商品社会中,大多数人衡量人地位的标准是金钱与权力,但也有不为之所动之高洁君子——埋头苦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和他们总有共同语言吧。
没有权力的光环,会缺少追随者,但不会少欣赏者;没有金钱做的门面,低级趣味、居心不良者不会来作客,但可以吸引一批“寒士”、鸿儒和同志。这不是值得庆幸之事吗?丢了马,安是祸?
当一个教师面对无数双求知的清澈见底的眼睛的时候,不是感觉内心最纯洁、感情最真挚的时候吗?
(昨晚因理想问题难以入眠。今晨又被困扰。突然间心动,写了以上的话。)
人类的绝大多数智力水平是一样的。成为什么样的人,获得什么样的职业或地位,取决于他想哪一方面多一些——
有的思考人生的问题多一些,成了哲人、诗人;
有的考虑国家的命运多一些,成了政治家、改革家;
有的则多多地关心吃穿打扮,成了俗人……
从明天就要开始的期末考试,想到理想的问题——努力想找到到现在还未确立人生理想的原因,并在几种设想之间犹豫,心绪因此而不宁(这感觉可能就是下文要提到的“无聊”)。
此时翻开周国平的书,恰遇一篇《没有目的的旅行》,深为之叹!
文中讲,单纯的小孩子(没有目的意识)和精明的商人(有明确具体的目的)都不会感到无聊,倒是那些有目的意识又找不到明确具体的目的的人摆脱不了无聊状态。
围城,进不了城,会有达不到目的的无聊;
进了城,发现城内不过尔尔,有达到了目的的无聊;
最后觉得进不进城都无所谓。
这便是没有了目的的无聊。
人生常出现这样的循环,只是我们是健忘的,一次又一次陷入其中便不可避免。
我们已不是孩子了,目的意识的觉醒使我们无聊。
真正的智者、知己、哲人、心理学家!
尽管他已把人生感悟得如此透彻——如果是我,可能要花费一生的时间,才会有些许这样的感悟——我却并不因此感到人生的虚无,我会更坚定地用自己的行动去注解人生!
下午,和教育学老师刘惊铎(副教授,已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博士研究生)谈学习和毕业后出路的问题。
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要“勤”+“巧”,多读书、摘抄,重要的是多思考现实和学术问题,有目的地去看一些,问一些,写一些(不一定马上投稿),最好走直接深造的道路。
走上工作岗位虽能解决经济问题,锻炼实践能力,但由于工作负担,可能还有年龄、家庭因素,要继续深造便有很大困难。
而谈到解决“知行”矛盾的问题,他说,现今大学生有知识渊博的优势,实践能力却很欠缺,只要多深入基层,搞调查,搞课题研究,“知行统一”是可以做到的。
他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很受鼓舞。
另外, 有同学问及刘当年学习的情形,他讲到当时学生爱思考,爱围着老师问问题,读书多,勤于实践,他自己曾利用假期大读名著和步行十三个县搞调查。
有抱负的人就不应该坐等机会的降临,要主动出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虽然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这些朴素的道理却不会变!
小组讨论记录:
学习的目标——考试是检验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的一种手段,应该有学有余力游刃有余的感觉,不应排斥公共课,无论哪门,都争取考好。
发展的目标——写文章,最好能办刊,参加多种活动。
共识——都要考研。
客观实际——(所在学校为)二类学校,学术氛围沉寂,有志者少,有才者稀。
我认为,应该多求诸自己,走出一条有特色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老想着求教别人会有损自主独立意识的。故平时多留心,多下功夫钻研,锲而不舍,定能在学校生活中有所作为。
作于1999年6月大一下学期
学习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跟我链接:
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预约直播(如果显示过期,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到时可留言或连麦咨询;
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复),还可索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合集。
添加任炜老师微信
4、培训:我近期正在开设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和从业老师皆可报名,参见文章说明: 满10人开班,加上方微信可咨询报名。
其他需要,可扫码查看:
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
1.高一选科:“选科”
2.高中规划:“高中”
3.成绩提升:“提分”
4.专业选择:“专业”
5.综合评价:“综评”
6.志愿填报:“报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业形势:“就业”
10.考研形势:“考研”
11.就业准备:“准备”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调适:“心理”
14.励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诀:“幸福”
16.学习规划:“学习”
17.高考减压:“减压”
18.录取分析:“录取”
19.是否复读:“复读”
20.大学规划:“大学”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学规划免费课程:“课程”
进入公众号后台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任炜老师”,或点击我的公众号名片即可。
在下方界面点击“发消息”,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
如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
见本文中的说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