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年前丢工作,今年拿诺奖……一文了解新晋诺奖得主Katalin Karikó博士

0
分享至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十年前,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博士丢掉了工作,被迫离开了学术界。在那时,这位新晋诺奖得主怎么也想不到,她的人生会在十年后经历如此大的转折。

邻居家也没有自来水

1955年,卡里科出生于匈牙利的小新萨拉什,一座人口才一万出头的小镇。她的生活条件用现在的眼光看,已经不能用简陋来形容了——家里没有电视,没有冰箱,甚至没有自来水。每次取水,都需要跑到街正中去打水。卡里科对此并不以为然,甚至没有意识到环境的恶劣,因为”邻居家也没有这些东西。“

她的家庭也看似和科学无关: 父亲是一名屠夫,母亲是一名会计,但这并不妨碍年幼的她立志在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我喜欢观察不同动物的内脏和心脏,这可能是我科学兴趣的来源。” 卡里科说。

有趣的是,进入大学的卡里科却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别人都觉得植物很无聊,但我爱死植物了。“直到快毕业时,她才在Jeno Tomasz教授的影响下,将钻研的领域转向了RNA,并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当时,科学家们才发现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反应似乎由RNA介导。如果能在细胞内合成这些RNA,或许是种有力的抗病毒方法。

然而他们的尝试以失败告终,卡里科虽然拿到了博士学位,研究资金却断了。在欧洲找了一圈工作未果后,卡里科与她的丈夫,以及只有两岁大的女儿决定去大洋对岸赌上全家的未来,前往美国费城的天普大学做博士后。在她动身赴美的1985年,匈牙利政府只允许她们随身携带100美元离境。 卡里科偷偷在女儿的毛绒熊玩具里藏了900英镑,这才有了立身的资本。

这是他们一家三口在异国他乡的全部家当。

卡里科与她的家人在1985年的合影(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Credit:Katalin Kariko)

天普大学的生活喜忧参半。喜的是她的导师也对RNA疗法感兴趣,并尝试用这种新奇的分子来治疗HIV感染;忧的是卡里科参与的第一项RNA临床试验并不成功。一篇《柳叶刀》文章记录了他们的失败。

不久后,卡里科再次失业。

至暗时刻

离开天普大学的 卡里科在 宾夕法尼亚大学找到一份工作,在Elliot Barnathan教授的课题组研究mRNA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这不是什么充满前景的职位——卡里科的头衔是“研究助理教授”,虽然挂着助理教授的名,却无缘传统的晋升通路。能在实验室留多久,完全要看科研经费是否充足。

而她的研究方向更不被人看好。当时,她的工作是要在体外合成mRNA,再将其引入细胞内,让它们产生新的蛋白质。“很多人都嘲笑我们的想法。”Barnathan教授回忆道。近些年的mRNA疗法当然是热门话题,但三十年前,mRNA领域可谓一片死气沉沉。

卡里科与Barnathan教授的设想是先把mRNA注射到细胞里,让它们产生一种受体蛋白。 如果实验成功,那么这些细胞就能结合一些原本结合不了的分子。 如果再给这些分子加上一点放射性,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检查细胞是否结合了具有放射性的分子,来评估mRNA是否真正诱导了受体产生。

在一间逼仄的实验室,两名科学家守在仪器旁,焦急地等待结果。打印机吐出了数据,显示细胞里有本不会被合成的蛋白质。换句话说,他们注射进细胞的mRNA,真的能让细胞合成所想要的蛋白!

卡里科回忆说,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是能创造生命的神。

但命运随即给她开了一个玩笑。不久,Barnathan教授跳槽前往生物技术公司任职,他没有带走卡里科。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找到一个实验室挂靠,要么自己申请到科研经费。卡里科不擅申请经费,mRNA技术在当时也未臻成熟。

曾与她共事的一名同事短暂递出了救命稻草,向神经外科系的主任推荐了卡里科,为她谋得了一席之地。这支新的团队尝试用mRNA技术指导血管合成能扩张血管的分子,但多轮实验均以失败告终。再后来,同事自己,乃至神经外科系的主任都离开了学校。卡里科再次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随着她曾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mRNA技术走进了死胡同,拿不出成果的卡里科从研究助理教授被贬为高级研究人员。祸不单行,一次体检意外发现她得了癌症,而自己的丈夫则因为签证原因被困在了匈牙利,无法陪她分忧。

大洋彼岸未能带来她的应许之地,卡里科的人生陷入了至暗时刻。

命运的邂逅

199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来了一名叫做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的学者。在一台复印机旁,两人偶然地相遇了。闲聊中,魏斯曼说自己曾在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性疾病研究所工作,师从著名传染病科学家Anthony Fauci博士。目前他在研究树突状细胞。

卡里科对树突状细胞一无所知,还以为这是哪种神经细胞的别称(实际上这是免疫反应中极为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她简单介绍说自己是一名RNA科学家,问魏斯曼有没有兴趣用她的mRNA分子来做点什么。

魏斯曼拿了一点HIV的gag mRNA,放在了人类的树突状细胞中做测试。出乎他的预料,这些RNA分子能指导合成大量目标蛋白。对于旨在开发HIV疫苗的他来说,mRNA分子看起来能成为一种非常出色的佐剂,激发免疫反应。

▲这两名科学家也斩获了2021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该奖项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图片来源:拉斯克奖官网截图)

面对兴奋的魏斯曼,卡里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她知道她的mRNA分子只能在细胞里起作用。一旦放到动物体内,就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动物的免疫系统会把合成的mRNA视为外物进行攻击,让它们无法生效。在mRNA技术的应用上,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对mRNA技术的共同兴趣,让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挑战这一难题。这不仅让他们成为了科研上的长期搭档,也奠定了今年斩获诺贝尔奖工作的基础。

”转运“的转运RNA

为了寻找不让mRNA引起免疫反应的方法,卡里科决定对这些RNA分子做多种不同的修饰,让它们在免疫系统前看起来变得有所不同,或许就能逃过免疫系统的眼睛。

多年的研究下,他们已经发现多聚尿苷(polyuridine)修饰可以激发针对RNA分子的免疫反应,而多聚腺苷酸酯(polyadenylate)则能抑制这些分子的免疫原性。而当卡里科给mRNA分子加上多聚A的尾巴,则能进一步减少免疫反应。

有趣的是,在研究中,卡里科选择了多种其他RNA分子作为对照组,而一种叫做转运RNA(tRNA)的分子却没有引起任何免疫反应!起初她以为原因在于tRNA很短,但结果却发现原因不仅如此。”如果tRNA不会诱导任何细胞因子的产生,我为什么还要去研究多聚A的尾巴呢?“卡里科不禁反问道。

人们很早就知道,tRNA上有很多化学修饰。从结构上看,这些化学修饰就像是伪装一样,能躲开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当两名科学家将这些化学修饰照搬到mRNA上后,奇迹出现了!修饰后的mRNA不再会引起额外的免疫反应,这也一举粉碎了mRNA技术应用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在生物体内负责”转运“的tRNA,这次实实在在给卡里科转了一次运。

2005年,两名科学家在Immunity期刊上发表了他们划时代的研究。论文中,他们富有前瞻性地写道,这一突破将是设计治疗用RNA的关键。

从学界走向业界

在科研工作之外,卡里科也是一名优秀的母亲。最初带着藏有900英镑的毛绒熊玩具和 她一起来到大洋彼岸的女儿,后来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赛艇运动员,拿过2次奥运金牌。

2013年,她的女儿 前往欧洲参加比赛,卡里科也回匈牙利老家探亲,途中路过德国美因茨,并受邀给了一场报告,就此认识了BioNTech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后者当即告诉她,自己想要用她的技术来开发新疗法。

恰好当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决定不再和卡里科续约。而她的又一次失业,反倒是促成了后来的佳话。 2015年,卡里科亲自加入BioNTech,出任高级副总裁。在那里,她继续mRNA疗法的研究,起初是治疗癌症的细胞因子替代疗法,随后则是针对新冠等传染病的疫苗。

▲mRNA疫苗的注射促使了刺突蛋白的生成,后者随后被B细胞识别(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The 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ll. Mattias Karlén)

根据诺奖的官方新闻稿,卡里科和魏斯曼的工作不仅彻底改变了我们对mRNA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认知,也在我们所面对的一场巨大的健康危机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发处了一种全新的疫苗。在未来,mRNA技术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正如她在接受诺奖委员会采访时说的那样,她未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她的父亲曾希望她女承父业,做一名屠夫。尽管她在16岁时志愿在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但她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实现这个梦想。

一路走来,她也有过许多挫败和失望,在她最艰难的时刻,卡里科一年赚不到6万美元,要不断更换实验室,才能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她的丈夫说她在工作上投入了如此多的时间,时薪只有可怜的个位数。然而就是这样一名科学家,在隐忍了约40年,在走出至暗时刻后,她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做出了划时代的发现。

参考资料:

[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23, Retrieved October 2, 2023, from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23/summary/

[2] Kati Kariko Helped Shield the World From the Coronavirus, Retrieved Apr 8, 2021,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08/health/coronavirus-mrna-kariko.html

[3] The story of mRNA: How a once-dismissed idea became a leading technology in the Covid vaccine race, Retrieved Nov 10, 2010, from https://www.statnews.com/2020/11/10/the-story-of-mrna-how-a-once-dismissed-idea-became-a-leading-technology-in-the-covid-vaccine-race/

[4] Delivering the message: How a novel technology enabl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vaccines from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0993-4#relatedArticles

[5] Without these lipid shells, there would be no mRNA vaccines for COVID-19 from https://cen.acs.org/pharmaceuticals/drug-delivery/Without-lipid-shells-mRNA-vaccines/99/i8

[6] Covid’s Forgotten Hero: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Scientist Whose Breakthrough Made The Vaccines Possible, Retrieved Aug 17, 2021, from https://www.forbes.com/sites/nathanvardi/2021/08/17/covids-forgotten-hero-the-untold-story-of-the-scientist-whose-breakthrough-made-the-vaccines-possible/?sh=1fc30902354f

[7] Olympic rowing champ’s mom helped pave way to coronavirus vaccine, Retreived October 2, 2023, from https://www.nbcsports.com/olympics/news/susan-francia-katalin-kariko-rowing

[8] A conversation with Katalin Karikó, Retrieved October 2, 2023, from https://www.jci.org/articles/view/155559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下周A股重要看点:吴清讲话信息量巨大!2板块将成11月新主线!

下周A股重要看点:吴清讲话信息量巨大!2板块将成11月新主线!

云鹏叙事
2025-11-01 20:29:49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美军不淡定了,坠机并非燃油问题!三大疑点涌现,一条指向解放军

美军不淡定了,坠机并非燃油问题!三大疑点涌现,一条指向解放军

标体
2025-11-01 18:44:07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一娱三分地
2025-11-01 17:26:04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南加大中国留学生性侵细节曝光:下药后再麻醉,受害人包括童年好友

南加大中国留学生性侵细节曝光:下药后再麻醉,受害人包括童年好友

极目新闻
2025-11-01 16:25:26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白宸侃片
2025-11-01 12:23:34
网传上海知名律师带小三产检撞见妻子:男女身份被扒,正面照流出

网传上海知名律师带小三产检撞见妻子:男女身份被扒,正面照流出

温柔看世界
2025-11-01 15:26:13
郑丽文就职演讲,马英九感动落泪;洪秀柱给出建议,两岸谋求统一

郑丽文就职演讲,马英九感动落泪;洪秀柱给出建议,两岸谋求统一

娱乐督察中
2025-11-01 12:35:36
章泽天霸气侧漏!刘强东甘当“贴身助理”,新型夫妻关系引热议

章泽天霸气侧漏!刘强东甘当“贴身助理”,新型夫妻关系引热议

枫尘余往逝
2025-10-31 23:53:53
WTT冠军赛:王艺迪6-2险被逆转!张本美和救3局点惜败,0-2落后!

WTT冠军赛:王艺迪6-2险被逆转!张本美和救3局点惜败,0-2落后!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04:11:53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探源历史
2025-11-01 17:30:39
姆巴佩连续8场西甲破门,皇马队史仅次于C罗

姆巴佩连续8场西甲破门,皇马队史仅次于C罗

懂球帝
2025-11-02 04:38:10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牛锅巴小钒
2025-11-02 02:04:19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寒武纪突发!原副总经理向公司索赔近43亿元

寒武纪突发!原副总经理向公司索赔近43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08:45:38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策略述
2025-11-01 13:34:59
2-1,40岁C罗狂奔跳舞挥拳怒吼庆祝:双响+绝杀,率队7连胜领跑

2-1,40岁C罗狂奔跳舞挥拳怒吼庆祝:双响+绝杀,率队7连胜领跑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3:41:37
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分别为“苏超”冠亚军颁奖

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分别为“苏超”冠亚军颁奖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1 22:31:25
2025-11-02 05:48:49
药明康德 incentive-icons
药明康德
创建赋能平台,承载医药梦想
7942文章数 175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家居
手机
房产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