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地方财政紧张,越来越多的地方缩减编制?铁饭碗不保?

0
分享至

共约2100字左右,预计需要8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公,特别是很多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也纷纷加入考编队伍,但是现在很多地方较为吃紧,开始要精兵简政缩减开支,大家纷纷感叹铁饭碗要取消了,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编制人员应当怎么做?

01多地开始清理编外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各种挑战的出现,越来越多地区开始面临财政困难。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些地方开始考虑谋划砸铁饭碗。

早在今年3月份哈尔滨编制机构就已经开始发布消息,表示要清理编外人员,这项工作到现在持续了好几个月。

直到现在都有影响,继哈尔滨之后,湖北十堰也开始探索清理编外的方式了,清理后在人数上减少了很多。

例如湖北十堰摸清当地的编外聘用人员共3400人,在清理后直接减少了326人,当地的监管机构也表示编外人员的数量只减不增。

在清理过程中,需要对各个人员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对编外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实现优胜劣汰。

实际上,公务员确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稳定的岗位,近年来很多人考公务员就是会导致编制的人数越来愈多。

但编制人员也会分好多种类型,取消编制大多主要是取得编外的人员,编外是相对于编制内而言的,也是编制的一种。

在编制类型方面主要分为行政编以及事业编,之前哈尔滨清理的编外主要是市级事业单位的雇员以及单位自聘人员等。

编外人员的出现主要是为了缓解工作量紧张的状态,现实中也经常出现编内编内外同工不同酬等现象。

实际过程中因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编外人员经常自行扩张,这会导致行政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因此会出现清理编外的现象。

02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当国家开始喊出精简机构的口号后,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不断跟进,这就导致铁饭碗不再像以前一样很容易了。

地方财政紧张是清理编制的一个表象原因,实际上编制运行过程中在内部的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

很多地区在管理上依旧采用以前的管理方式,和实际的状况十分不吻合,因此部分地区开始强制性精简编制。

但取消编制并不是没有好处,还是有很多作用的。

取消编制可以促进公务员队伍的优化和职业化发展。传统的编制制度使得一些公务员在职位稳定的前提下缺乏动力和竞争意识,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通过取消编制,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取消编制可以促使财政资源的合理利用。编制制度下,一些地方需要承担较大的财政负担,包括工资、福利和退休金等支出。

取消编制可以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实现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取消编制还可以推动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

编制制度下,一些地方机构职能重叠、冗余,取消编制可以促使机构的精简和优化,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取消编制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公务员制度,而是要通过改革和调整,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和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确保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质量。

当然多地开始取消编制是为了推动公务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优化财政资源的利用,促进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

关于砸铁饭碗,这是指取消编制制度,让公务员等稳定的工作职位不再具有终身就业的保障。

这个问题涉及社会保障、就业制度、人才流动等多个方面的考虑。

取消编制制度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平衡,不能简单地以解决财政问题为目的,也要考虑到对公务员队伍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改革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取得积极成效。

03编制人员该如何做?

编制取消后很多人感叹铁饭碗要没了,确实,这会给很多人带来一定的失业风险。

对于那些已经在公务员编制内工作多年的人员来说,突然面临失业的风险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取消编制需要慎重考虑政策的平稳过渡和人员的安置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受影响人员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要确保公共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于那些编外人员来说,更需要想好自己的下一步路给怎样走,编外人员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培训和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可以积极寻找其他行业或领域的职业机会,拓宽自己的就业范围。

及时关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了解相关行业的就业前景,并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业方向。

此外,通过继续学习和进修,提高自身的学历和专业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可以考虑报考研究生、参加职业培训或认证等,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

总之,在当前情况下,铁饭碗不再是一个稳定的工作,对于编外人员来说,面对取消编制的情况,需要积极调整心态,主动适应变化,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职业需求,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点赞关注!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没想到,俄罗斯也没想到!中国石油,如今会成为“遥遥领先”

美国没想到,俄罗斯也没想到!中国石油,如今会成为“遥遥领先”

税醒了
2024-06-12 20:33:11
英国爱德华王子一家阳台观礼!威廉堂妹脖子后系布条,仍气质卓绝

英国爱德华王子一家阳台观礼!威廉堂妹脖子后系布条,仍气质卓绝

八八尚语
2024-06-16 11:20:51
全球震呆!法国极右登台惊变,竟因不满穆斯林愚昧,誓要驱逐移民

全球震呆!法国极右登台惊变,竟因不满穆斯林愚昧,誓要驱逐移民

真实星球
2024-06-15 23:06:08
姜萍取得的数学竞赛成绩有多牛?参赛选手:感到“非常震撼”

姜萍取得的数学竞赛成绩有多牛?参赛选手:感到“非常震撼”

极目新闻
2024-06-15 13:20:21
事发在广州一小区内,社区将大整治电动车

事发在广州一小区内,社区将大整治电动车

小南看城市
2024-06-16 13:43:52
建议沈阳市政府终止“沈阳翁”的头条号

建议沈阳市政府终止“沈阳翁”的头条号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4-06-16 16:13:47
G7峰会6个没想到,第一是场外丑闻,第二是韩国被弃,还有啥?

G7峰会6个没想到,第一是场外丑闻,第二是韩国被弃,还有啥?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4-06-16 16:36:13
当穷人有钱后能挥霍到什么程度?网友:我朋友天天洗脚 腰都快废了

当穷人有钱后能挥霍到什么程度?网友:我朋友天天洗脚 腰都快废了

开玩笑的水母
2024-06-14 11:18:21
琼斯发文吐槽新疆!直言这是错误的地方,不想回忆整个赛季!

琼斯发文吐槽新疆!直言这是错误的地方,不想回忆整个赛季!

篮球资讯达人
2024-06-16 13:31:59
3-0!6000万水货,打脸曼联名宿:西班牙走不远?一眼被看穿?

3-0!6000万水货,打脸曼联名宿:西班牙走不远?一眼被看穿?

贝塔说体育
2024-06-16 05:48:29
今天是6月16日下午,突然传来一个重要消息,或引发重大影响吗?

今天是6月16日下午,突然传来一个重要消息,或引发重大影响吗?

股市皆大事
2024-06-16 13:22:01
陈小春父亲节晒全家福,应采儿青春靓丽,俩萌娃长相神似陈小春

陈小春父亲节晒全家福,应采儿青春靓丽,俩萌娃长相神似陈小春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11:31:27
美国动手了!历时27个月,美联储释放大信号,中美金融战胜负已分

美国动手了!历时27个月,美联储释放大信号,中美金融战胜负已分

涛涛生活搞笑
2024-06-15 19:00:39
放贷者报案,广东云浮实业家被抓

放贷者报案,广东云浮实业家被抓

刘虎和朋友们
2024-06-15 21:10:08
10.61万亿经营贷,要爆了!

10.61万亿经营贷,要爆了!

说故事的阿袭
2024-06-14 17:35:56
中科院已发表颠覆性研究:尼古丁可延缓衰老!吸烟或是长寿密码?

中科院已发表颠覆性研究:尼古丁可延缓衰老!吸烟或是长寿密码?

蜉蝣说
2024-06-15 21:38:43
特斯拉“刷单”风波愈演愈烈!朱晓彤全国门店巡查,严查假订单

特斯拉“刷单”风波愈演愈烈!朱晓彤全国门店巡查,严查假订单

小南看车
2024-06-14 16:13:34
陕西老头看电视,突然指着一乞丐大喊:这是我出国留学的儿子

陕西老头看电视,突然指着一乞丐大喊:这是我出国留学的儿子

科学发掘
2024-06-15 07:10:13
不会出口欧美!拜登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出手会这么狠

不会出口欧美!拜登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出手会这么狠

科技龙
2024-06-12 10:23:18
这位78岁上海市民,为何要花591元从上海站到上海虹桥站?

这位78岁上海市民,为何要花591元从上海站到上海虹桥站?

上观新闻
2024-06-15 19:48:10
2024-06-16 18:54:44
前海国际
前海国际
为企业家服务
1392文章数 21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母亲去世次日 14岁男孩用其手机买球星卡欠下9万债务

头条要闻

母亲去世次日 14岁男孩用其手机买球星卡欠下9万债务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一加 Pad Pro 平板配套键盘与手写笔通过 FCC 认证:腕托支持 NFC

教育要闻

全面把握学生学习状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以军宣布在加沙南部实行"战术暂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