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是川西北著名的优质绿茶生产县,种茶、产绿茶历史悠久,自古被称为“贡茶之乡”。茶马古道上,平武绿茶随南下北上的马帮,穿越历史,香飘万里,传承千年。
清漪江畔一处世外茶乡
禅茶清谷茶香满园
一起漫游高山古茶田
品香茗、食羌味
体验特色羌族风情
禅茶清谷位于豆叩羌族乡,森林覆盖率达78%,空气含氧量极高,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海拔一千多米的清漪江畔,拥有着全国稀有的高山大窝茶叶基地,聆听茶马古道的悠悠故事,用舌尖感受这一份独特的平武味道。百来年的老茶树比比皆是,茶香四溢。
清漪江流域还居住着4万多名羌族同胞,约占全国羌族总人数的七分之一。
▲ 禅茶清谷全景 ▲
▲ 羌族碉楼 ▲
▲ 大窝茶种植基地 ▲
来禅茶清谷,感受热情的羌族朋友传统的欢迎仪式,献羌红、敬咂酒,一杯甘醇美酒入喉,在感受羌风羌韵的同时,旅途的疲惫也被一洗而去。
▲ 敬咂酒 ▲
▲ 献羌红 ▲
漫步清漪江之畔、提督山麓之下,仰望碉楼,穿过跨河而过的索桥;拾级而上,参拜豆叩古寺之神韵;进入羌文化、茶文化博物馆,看非遗技艺羌绣和采茶、制茶流程展示,感受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 豆叩寺 ▲
▲ 羌文化博物馆 ▲
春茶季来到茶园,亲自当一回采茶人,采摘新鲜的茶叶嫩芽;到炒茶区学习制茶三部曲:杀青—揉捻—干燥,体验制茶的乐趣。
采摘
清明、谷雨前后,茶园有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天巡回采摘一次,至立夏结束。
拣剔
手工捡茶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在粗大的茶叶中选出柔嫩的茶叶以备炒制。
杀青
把筛选完的新鲜茶叶放到加热的铁锅里不断地翻炒,炒制时以双手尽量将叶子全部提起,在锅中快速翻拌。
揉捻
将杀青适度的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以技巧轻轻加揉,要保证揉出来的茶软而不散。但应注意抖散,避免闷黄。茶叶一般需要揉制三次左右。揉完一次之后,又需要把茶叶放入锅中继续炒。反复几次之后,茶叶的水分就被完全炒干了。
干燥
将茶叶平铺在锅底,再以70℃火温进行复火,使其充分干燥。 干燥能除去劣茶杂质,目的是除菌,增长保质期,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游走在茶山之上,远眺山上茶园层层叠叠,山下村庄错落有致,踏青、爬山、采茶,品茗,慢节奏的悠闲生活让人心旷神怡。
在禅茶清谷,品尝在别处吃不到的羌族特色美食,由烧、烤、炸、烩、蒸等各式手法烹饪而成的极具“羌味”的菜品,沉浸式体验“舌尖上的美味”。
晚餐后不要着急休息,届时广场上会生起熊熊篝火,在羌族姑娘的带领下,跳一曲欢快的羌族沙朗,所有烦恼都在节奏了被忘记。
浣溪谷
悠悠鸣山谷,遥遥浣溪去
莺鸟啼鸣雾晨清,流水涧音声声吟
都市嘈杂的噪音被自然代替
浮躁的内心有了栖居之地
木屋溪景房
栖自然环抱之中,寻幽深心安之处
悠栖花草之中,徜徉山水之涧
全木制结构的天然居所
于山谷溪涧,与自然一体
雨打石板露,夜灯暖人心
茶未见
一隅禅意居所,探寻心安之处
禅居品茗来,茶期香满园
或发呆冥想 或休憩品茗 或蒲团闲坐
推开窗便是大片的茶田和羌族碉楼
草木染
如身处一场蓝色的梦
碧蓝绸布之下,浩瀚星海当前
暖风拂动,碧波当前
手工草木染工艺,体验正宗的传统风情
木屋星空房
木屋别居,夜观星海
离开都市的钢铁盒子
投入自然的怀抱
一应木制别居
鼻翼萦绕花木的清香
编辑|张 瑞
部分图源|微平武
(来源:智游平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