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是肯定会影响的,但这个影响因人而异,对张三来说很拒绝,对李四来说则未必。
通过数据来看看具体有何影响:
①海鱼
福岛核废水排放后,整个太平洋水域的鱼类和海藻都将吸收碘-131和铯-137等放射性核素。鱼不会从水中吸收太多碘,且任何它们吸收的碘(含碘-131),都会在几周内衰变成无害物质。
但铯可能是一个问题,暴露于铯的鱼,身体组织中铯的含量,比周围的水中多100倍。而且铯是不易衰变的放射性元素,在环境中具持久性,还会在食物链上积累,并且可以更加集中在金枪鱼等顶级捕食者身上。
②紫菜(海苔)
海苔从环境中会吸收大量的碘,不区分放射性和非放射性品种。
用于包寿司的紫菜,以及各种海苔零食,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
海苔很容易将海水中放射性碘元素浓缩10000倍。不过,如前所述,好在碘-131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受污染的紫菜在进入市场前,碘-131就衰变了。
不幸的是,紫菜也会吸收核废水中的钚和铯,将钚浓缩4000倍,将铯浓缩50倍,这两种放射性元素衰变很漫长,所以,对人类更具持久性和危险性。
客观来说,如果核废水经太平洋充分稀释,每升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将最终小到无法被检测到。
所以,福岛核废水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从时间线上看,一定是局部的和有限的。
但对人类个体来说,当然是因人而异的。
不怕的人,可能照吃海鲜无误,也许还会因为没什么人吃了,价格上特别实惠;怕的人,可能考虑到要排放30年,至死都不碰海产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