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前,百余名束着长辫的儿童远赴美国,“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他们便是留美儿童,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怀揣着爱国热情远渡重洋,在刻苦学习后又归国作为,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杨舒平
但百年后,却有一名留学生在到达美国后大肆讽刺中国,表达对美国的热爱。她便是如今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的杨舒平。
沉醉于“香甜空气”的留学生
“当我走下飞机,第一次呼吸这里的空气时,它是如此的香甜、清新,甚至奢华。我在中国出门必须戴口罩,否则会生病……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自由……”
当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杨舒平站在演讲台上说出这一段话时,台下听众神色各异:有人鼓掌应和,有人面色凝重,有人四处张望。
杨舒平
很显然,杨舒平的这一段话颇有争议。
而当这段演讲被录成视频传回国内,毫无疑义地引起了全民激愤,一时间“汉奸”、“慕洋”的词语出现在评论区,这是所有中国人民的心声。
身为中国人,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便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可杨舒平竟然抨击自己的国家,对他国表达了无比的热爱,如此崇洋媚外的行为,的确应该被批判。
但也有网友表示,中国的空气质量确实不如发达国家,杨舒平说得没错。可是,抚育杨舒平长大成人的春城昆明,难道空气不如美国香甜吗?
杨舒平
1993年,在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名列前茅的云南昆明,杨舒平出生了。优渥的家境让她从小不必为吃喝顾虑,而清新的自然环境也不必让她戴上口罩。
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杨舒平渐渐长大。
但是,那个年代的父母往往都有着“出国”情结,或是因为经济更发达,或是因为教育、医疗优势,又或是出国便意味着“上等人”的身份特权。
杨舒平父母也不例外。所以早早便定下了让杨舒平出国留学的目标。
图源网络
而杨舒平也不负父母的期望,在学习上兢兢业业,终于拿到了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留学的资格。
四年的坚持学习让杨舒平在学业上有了不少收获,但思想上也有不少改变。
毕业典礼上,杨舒平上台发言,一开口便对美国大肆赞扬。作为“宾客”,客套一番并不奇怪,但杨舒平却以贬低中国为代价,赞美美国的空气质量,称赞自由的舆论环境。
图源网络
当演讲视频传到中国引来无休止地批评时,杨舒平才出面道歉,说明自己对祖国毫无恶意,只是分享留学体验。可毫无诚意的道歉,只能让人对她的虚伪进一步憎恶。
或许是十几年来父母“出国留学”的熏陶,杨舒平成长过程中便对中国外的世界充满了憧憬。高度发达的城市建设、严谨创新的学术氛围、极度自由的舆论环境,以及,清新香甜的空气。
杨舒平
的确,这都是外国所具备的优势,也是中国应该直面的差距,但这却成了杨舒平向美国表达忠心的资本。
不仅是父母观念的影响,杨舒平在美国受到的教育,也并非那么的纯粹。诸多高校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也有着另一个目的——精神洗脑。
这是美国向来惯用的伎俩,在教育、科研中夹杂着“私货”,以所谓的“自由、民主”对外国学生、人员进行洗脑,对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进行和平演变,而杨舒平,无疑成了被洗脑的成员之一。
杨舒平
但是,杨舒平内心毫无对祖国的热爱,才是她做出崇洋媚外、卑躬屈膝跪舔美国举动的根本原因。
这位“汉奸”道歉后,国内的舆论风逐渐平息。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当网友们淡忘了杨舒平后,她又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美国空气真的很香甜……国内得戴50层口罩……”更是对中国人民进行攻击,骂道“去死吧”。
在又一次引来群情愤怒后,杨舒平拍拍屁股不再回应,继续沉醉在“清新香甜”的美国空气中。
然而,她的这番跪舔,却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因为她所热爱的美国,可从来看不上她。
迷茫于“民主自由”的失业者
毕业后,杨舒平继续攻读了硕士学位。之后杨舒平选择在美国就业,并争取拿到美国绿卡,在“清新香甜”的空气下度过一生。
可是,本以为“自由民主”的环境能让她大展拳脚,而自己曾经的“忠心发言”也能作为进入名企的敲门砖,但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个耳光。
杨舒平
杨舒平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的确如她所愿美国传播,可带来的效应却恰恰相反。无论哪家企业,都不愿意录用这位高学历的人才。
理由很简单,面对更好的美国,她能够随意贬低自己的祖国,更不必是竞争激烈的商海,一旦有更丰厚的回报,杨舒平毫无疑问会离职走人。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这样的人品,即使再高的学历、再强的能力也难以让人信赖。
看着自己发出的一封封简介信石沉大海,杨舒平有些不解,自己曾经高调地表达了对美国的热爱,如今怎会没有企业愿意雇佣自己的?
图源网络
这背后的原因,恐怕杨舒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想不明白。连祖国都能随意抛弃的人,谁敢放心把任务交给她呢?
每天去各大企业投递简历、面试,可往往得到的只有一句“Sorry”,杨舒平只能不断向父母索要生活费,在出租屋中吃着快餐。
曾经“民主自由”的梦想国度,如今成了挣扎的泥潭。
图源网络
终于,杨舒平找到了一份工作。不是她梦寐以求的国际名企,只不过是当地一个小企业,可对处处碰壁的她来说已经算是救命稻草。
但在企业中,杨舒平也过得不如意,低得可怜的工资,被歧视的黄种人身份,一切的梦想都已被打破,杨舒平在日复一日的繁琐工作中挣扎着。
一年后,杨舒平的工作签证即将到期,可全球疫情也开始肆虐。企业以“疫情亏损裁员”的名义将杨舒平扫地出门,而没有了工作签证便意味着要被遣返回国,除非能拿到美国绿卡。
杨舒平
可对于一个毫无贡献,又饱受歧视的“外来人”,美国凭什么给杨舒平发放绿卡呢?
于是,曾经不惜以痛斥祖国为代价也要进入的“自由民主”殿堂,将杨舒平毫不留情地赶出了门外。
躲藏于“污浊空气”的自欺者
可是,杨舒平并没有回国。曾经对中国大肆辱骂,如今又被美国扫地出门,杨舒平即使脸皮再厚,也没有勇气回国面对冷嘲热讽。
杨舒平选择前往韩国,寻求生计。
杨舒平
但是当她裹着厚厚的口罩走下飞机,才发现韩国也并非和平之地。物价攀升、医疗短缺,疫情下的韩国十分混乱,而杨舒平投出的简历也如曾经在美国一样杳无回音。
自己国家的就业已经因为疫情而一团糟,谁又有心顾暇外国人呢?而且杨舒平曾经的黑料又被扒出,所以企业纷纷对她表示拒绝。
而且,韩国疫情十分严重,稍不小心便会感染,而医院爆满、药品短缺,感染者只能待在家中静静听从命运安排。为了不被感染,杨舒平整天待在酒店不敢出门。
图源网络
终于,被美国驱逐,被韩国拒绝后的杨舒平在万般纠结下踏上了归国的飞机,即使冷嘲热讽,也总比死在异国他乡好。
当杨舒平走下飞机那一刻,曾经的嘲讽祖国的言语此刻如利剑般向自己刺来——在科学的防控政策下,她不必任何时刻都裹着厚重的口罩,出行也在合理范围内畅通无阻。
相较于追求“人权”、“自由”而忽视生命健康的美国,杨舒平在中国的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不知此刻,杨舒平心中是否有些懊悔?
杨舒平
如今,杨舒平只敢躲藏在家中。本以为“互联网没有记忆”的她尝试在网络上求职,可当企业看到身份信息后便立刻关上了门,没有企业愿意接受如此一位“汉奸”。
互联网信息或许会随着时间交替更换,可民族感情有记忆。
而且,杨舒平一上街便成为了过街老鼠,非议 、指点纷纷向她飞来,杨舒平只敢藏在家里啃老,门都不敢出。
图源网络
被“清新甜美”的空气逐走,如今只能躲藏在最厌恶的“污浊”空气之下,这位毫无爱国之心的留学生,终于为自己的言论买了单。
后记
自身思想不坚定,又被美国精神洗脑的杨舒平,在公开场合贬低祖国以求获得“美国公民”的高贵身份,可一切不过是美国的心计,无用之时,便如流浪犬般被随意丢弃。
同为留学生,百余年前意气风发的留美儿童在学成后归国建设,可百年后的杨舒平却以贬低祖国作为进入“民主灯塔”的敲门砖。
杨舒平
头顶的辫子,不是衡量思想的凭据,所言所行,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
崇洋媚外、卖国求荣纵然能得来一时的风光,可代价却是永恒的指责与无尽的悔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