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医:内生五邪,火热,津伤,湿浊,寒生,风动!

0
分享至

(糖尿病 /癌症 /闭经/ 失眠/ 肝病,V:kxyubin)

一、内生五邪之火热内生

1. 内火的含义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内火”,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导致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因此,火与热在病机与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

2. 内火的病理变化

01. 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组织的作用,为生理之火,中医称之为“少火”。

但是,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机能亢奋,以致伤阴耗液,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02. 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在病理过程中,皆能郁滞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

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浊、瘀血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主要机理,实质上也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阳气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所致。

03. 五志过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日久则从阳而化热,因之火热内生,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发为“肝火”。

04. 阴虚火旺:阴虚火旺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

一般来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临床所见,火热征象则往往较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颧红等,均为虚火上炎所致。

总之,火热内生的病理不外虚实两端。实火者,多源于阳气有余,或因邪郁化火,或因五志化火等。其病势急速,病程较短,多表现为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甚则狂躁、昏迷、舌红苔黄燥、脉洪数等症。

虚火多由于精亏血少,阴虚不能制阳,虚阳上亢所致。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火热病变的共同特点是:热(发热,恶热,喜冷)、赤(面赤,目赤,舌红)、稠(排泄物,如痰、涕、白带粘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躁,脉数)。

至于各脏腑之火,详见于脏腑病机,在此从略。

3. 外火与内火的关系

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所致,临床上有比较明显的外感病演变过程。

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五志化火而致,其病变通过各脏腑的病理变化反映出来,无明显外感病史。

但外火和内火又相互影响,内生之火可招致外火,如平素阴虚火旺或阳热亢盛者,感受六淫之后,内外交迫,常致五气从火而化,而外火亦可引动内火,如外火灼伤津血、引动肝阳、化火生风等。

总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因脏腑功能紊乱可以产生风、寒、湿、燥、火(热)的病理变化。由于这五种病理变化的名称与六淫中的风、寒、湿、燥、火(热)相同,且其部分症状亦与六淫中相应邪气的致病特点相类似,所以将内生病理与外来病邪区别开来,称之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统称内生“五气”。

内风与肝有关,虽有虚实之分,除热极生风属实外,余者如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皆属于虚。肝阳化风和阴虚风动的病理基础均为肝肾阴虚,但肝阳化风多见于内伤杂病之中,以水不涵木、阴虚阳亢、上盛下虚为特征。

阴虚风动,多见于温热病后期,真阴亏损,肝失所养,精血不足,邪少虚多,虚风内动,故临床上以手足蠕动或痪疚,伴有神倦、心中儋儋大动、齿黑、舌绛少苔、脉虚等为特征。

血虚生风,因血不养筋,故以麻木、肉困、筋挛为特征,不若肝阳化风之抽搐、震颤和阴虚风动之手足蠕动或瘐疯,内寒主要由于脾、肾阳虚所致,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其病理表现为阳虚内寒之本虚证,并可导致阳气不足、水湿内停之标实证。

内湿主要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健所致,即脾虚生湿,其病理表现以水湿内停为主,而内寒虽亦可形成阳虚水停,但以阳虚内寒为主。

内燥多因肺、胃、肾阴液不足,尤其是肾阴不足,其病理表现以“干”为主,可兼有轻微的阴虚燥热之证。

火热内生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理现象。内火有虚实之分,通过脏腑的阴阳失调而表现出来。

虚火和实火的主要区别在于:虚火有明显的阴虚内热之证,热象较实火为缓和,伤津不显著,结合临床其他症状不难区别。

二、内生五邪之津伤化燥

1. 内燥的含义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故又称津伤化燥。

内燥多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污、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液少,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邪伤阴或湿邪化燥等所致。由于津液亏少,不足以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从而燥热便由内而生,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等病变。

一般来说,阴津亏损,可产生内燥,而实热伤津亦可导致燥热内生,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肾及大肠为多见。

因为肺为燥金之脏,主气,司全身精血津液的敷布,肺气虚弱,则水精不能四布而化燥,其病属虚,大肠为燥金之腑,主津,故肠胃燥热,灼伤津液,亦常致燥,多属于实。

此外,肾总司一身的气化活动,若肾的气化失常,津液不布,也可以导致内燥:故内燥起于肺、胃,肾,胃为重,肾尤为重。

2. 内燥的病理变化

内燥病变,临床多见津液枯涸的阴虚内热之证,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破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燥热之象。

如,以肺燥为主则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时,则胃阴不足,可伴见舌光红无苔;以肾燥为主,则为肾阴精枯涸,伴见形体消瘦、发脱,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

总之,“干”是内燥的病理特点。在上焦则干咳,咽干口燥;在中焦则烦渴、呕呃;在下焦则便秘、经闭。

3. 外燥与内燥的关系

外燥是感受外界燥邪所致,可发生于秋季的外感疾病,故称秋燥。外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

燥而偏寒者为凉燥,燥而偏热者为温燥,外燥偏重于犯肺,内燥多由高热、大汗、剧烈吐泻,或失血过多,或年高体弱,阴血亏损所致。

临床上表现出一派津伤阴亏之候,如皮肤干糙、口干咽燥、毛发不荣、肌肉瘦削、尿少、便干等,内燥遍及全身,以肺、胃;大肠多见,伤及血脉,则与肝肾有关。

三、内生五邪之湿浊内生

1. 内湿的含义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内湿”,即体内水湿停滞,内湿是由于脾不运湿,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变化。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

内湿的产生,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发生障碍所致。

如是则水津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和气化,因此,内湿不仅是因为脾阳虚衰,津液不化,而且与肾有密切关系。肾主水液,肾阳为诸阳之本,故在肾阳虚衰时,亦必然影响及脾,使脾失运化而导致湿浊内生。

反之,由于湿为阴邪,湿盛则可损伤阳气,因之湿浊内困,久之亦必损及脾阳肾阳,而致阳虚湿盛之证。

内湿为水液代谢失调的病理产物,虽与肺,脾、肾功能失调均有关,但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湿从内生,聚而为患,或为泄泻,或为肿满。或为痰饮。内湿的临床表现以脾胃症状为主。湿留于内,可因体质、治疗等因素而有寒化、热化之分。

此外,外感湿邪与内生湿浊,二者亦常互相影响,湿邪外袭每伤及脾,脾失健运则滋生内湿,脾失健运,或内湿素盛之体,亦每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2. 内湿的病理变化

湿性重着粘滞,多易阻遏气机,其临床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异。

如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症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也可出现颈项强急、屈伸不利等。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壅阻经络,可以致痉,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湿为痉病原因之一。

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喘;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湿浊虽可阻滞机体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以湿阻中焦脾胃为主,因此脾虚湿困常是必见之证。

3. 外湿与内湿的关系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湿等外界湿邪所致。

内湿则是湿从中生,多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以致水湿停聚所致,即所谓“脾虚生湿”,但外湿和内湿又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必伤及脾,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而内湿由于脾虚,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易于感受外湿。

四、内生五邪之寒从中生

1. 内寒的含义

寒从中生,又名“内寒”。“内寒”,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

内寒多因阳气亏虚,阴寒内盛,机体失于温煦而成。内寒多责之于心,脾、肾,且与脾肾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限,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

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所引起的寒的病变,即“内寒”与“外寒”之间不仅有所区别,而且还有联系。

其区别是,“内寒”的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特点则主要是以寒为主,且多与风邪、湿邪等相兼为病,或可因寒邪伤阳而兼虚象,但仍以寒为主。

两者之间的主要联系是: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易感寒邪而致病。

2. 内寒的病理变化

气主煦之,阳虚则阴盛,机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失于温煦机体的作用,使脏腑组织表现为病理性机能减退。以冷(畏寒、肢冷)、白(面、舌色白)、稀(排泄物质地清稀,如痰液稀白,大便稀薄),润(舌润,口不渴)、静(精神状态安静、喜卧)为其临床特点,其中以“冷”为最基本的特征。

阳气虚衰,寒从中生的病理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呈现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滞,而现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

二是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水液不得温化,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如水湿痰饮之类,以致尿、痰、涕、涎等排泄物证澈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

此外,不同脏腑的阳虚内寒病变,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如心阳虚则心胸憋闷或绞痛、面青唇紫等;脾阳虚则便溏泄泻;肾阳虚则腰膝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女子宫寒不孕等。

3. 外寒与内寒的关系

寒邪为病有内外之分。外寒指寒邪外袭,为六淫中之寒邪,其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

寒邪侵犯人体的部位,虽有表里内外、经络脏腑之异,但其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寒象: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中生,主要是指心,脾,肾的阳气衰微,其临床表现以面色咣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等为特征,因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故内寒与肾之关系尤为密切,内寒必见虚象,而且虚象比寒象更为显著。

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休,容易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人体,积久不散,又能损伤人体阳气,导致内寒。

五、内生五邪之风气内动

1. 内风的含义

风气内动,即“内风”。“内风”,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生风的一种病理变化。因其病变似外感六淫中风邪的急骤、动摇和多变之性,故名,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阳热亢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均可导致风气内动,故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风内动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病理反映为基本特征,风胜则动,因其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故临床上称之为动风。

2. 内风的病理变化

风气内动有虚实之分,主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和血虚生风等。

01. 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又称热盛风动,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其濡养所致,临床上以高热、神昏、抽搐、痉厥、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吊等为临床特征。

02. 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敛阳,肝之阳气升动而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风气内动,临床可见筋惕肉晌、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口眼喁斜,或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03. 阴虚风动

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津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大亏所致。主要病机是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生内风,此属虚风内动。临床可见筋挛肉晌、手足蠕动,以及阴液亏损之候。阴虚风动在病机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是有区别的。

04. 血虚生风

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以及阴血亏虚之候。

此外,尚有血燥生风,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其病机是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调和,血燥动而生风。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

哲医论坛 —— 让门生受益,为患者解难!

专家在线/微信:kxyubin,权威方案;主攻十大疾病,短期见效:

癌症、肝胆病、糖尿病、高血压、失眠、褥疮、多囊闭经、甲亢、痤疮、胃肠炎

同仁堂/私人订制:丸、散、膏、丹、汤——

调月经丸、千杯解酒丹、失眠安睡丹、补肾壮阳丸、减肥丸、子宫/乳腺调理丸、育精助孕丸、降三高丸、滋补膏方等;

——诚招养生、理疗、美容机构加盟合作

联系微信:836048740


往期经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凯特再营业!拍摄全家福庆祝父亲节,这幸福感,溢出屏幕啦

凯特再营业!拍摄全家福庆祝父亲节,这幸福感,溢出屏幕啦

英国那些事儿
2024-06-16 23:35:02
CCTV5+播中日女排8强赛,张常宁领衔,央视记者透露阵容,谁能赢

CCTV5+播中日女排8强赛,张常宁领衔,央视记者透露阵容,谁能赢

体育大学僧
2024-06-17 10:32:13
氛围独特!英格兰vs塞尔维亚球员出场经过“矿洞隧道”

氛围独特!英格兰vs塞尔维亚球员出场经过“矿洞隧道”

直播吧
2024-06-17 08:08:11
张维为被殴打?是夜郎自大还是不懂“国情”?

张维为被殴打?是夜郎自大还是不懂“国情”?

兵叔评说
2024-06-13 13:02:56
女生会接受一个性能力不好的男朋友吗?评论区的回答惊呆上万读者

女生会接受一个性能力不好的男朋友吗?评论区的回答惊呆上万读者

社会潜伏者
2024-05-13 01:15:15
印度首富之子大婚在即,婚前派对只有一个字:壕!

印度首富之子大婚在即,婚前派对只有一个字:壕!

新民周刊
2024-06-16 15:44:36
网友曝瓦尔加斯将回土耳其,天津或拿巨额违约金!上海将一枝独秀

网友曝瓦尔加斯将回土耳其,天津或拿巨额违约金!上海将一枝独秀

金毛爱女排
2024-06-17 00:47:39
闹大了!张海波爆料樊小慧曾是坐台小姐,惊人聊天记录曝光!

闹大了!张海波爆料樊小慧曾是坐台小姐,惊人聊天记录曝光!

小毅讲历史
2024-06-16 19:51:07
冷藏车违规载人致8人窒息身亡后续:死的都是女人,最大的50多岁

冷藏车违规载人致8人窒息身亡后续:死的都是女人,最大的50多岁

180°视角
2024-06-17 10:37:24
亚洲首富之子砸几十亿娶白富美!新娘连换5套高定礼服,美哭了

亚洲首富之子砸几十亿娶白富美!新娘连换5套高定礼服,美哭了

综艺拼盘汇
2024-06-17 02:15:27
哪些城市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

哪些城市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

职抒胸意
2024-06-17 10:18:31
以色列终于蒙圈了,前五次中东战争都胜,这次怎么了?

以色列终于蒙圈了,前五次中东战争都胜,这次怎么了?

阿牛体育说
2024-06-16 16:53:29
《中国海警法》正式生效,菲军方直接告诉渔民:别怕,我们有办法

《中国海警法》正式生效,菲军方直接告诉渔民:别怕,我们有办法

千里持剑
2024-06-16 11:47:42
80个国家和4个组织签署瑞士和平峰会宣言,乌克兰外交取得胜利

80个国家和4个组织签署瑞士和平峰会宣言,乌克兰外交取得胜利

山河路口
2024-06-16 20:40:56
终于明白为啥现在的女生都害怕生孩子了,评论让我破大防

终于明白为啥现在的女生都害怕生孩子了,评论让我破大防

阿康四岁啦
2024-06-16 17:26:26
恭喜!姜萍父亲收到5000元奖励金,富豪送名酒表示庆贺

恭喜!姜萍父亲收到5000元奖励金,富豪送名酒表示庆贺

素素娱乐
2024-06-16 22:14:41
教师因救人给留学生上课迟到被处罚!举报者曝光,官方账号被沦陷

教师因救人给留学生上课迟到被处罚!举报者曝光,官方账号被沦陷

天气观察站
2024-06-17 09:03:53
还得是网飞,女神朱珠尺度最大的一部美剧

还得是网飞,女神朱珠尺度最大的一部美剧

美剧院线
2024-06-16 22:29:33
把150万给儿子,女儿一家没了音讯,10年后我们在女儿旧房前痛哭

把150万给儿子,女儿一家没了音讯,10年后我们在女儿旧房前痛哭

半夏解语
2024-06-15 07:00:03
昌耀因一首诗被打为右派流放22年。来看看这首诗里写了什么

昌耀因一首诗被打为右派流放22年。来看看这首诗里写了什么

小怪吃美食
2024-06-16 08:25:09
2024-06-17 13:34:44
哲医论坛
哲医论坛
权威专业传承中医与古代哲学
1277文章数 90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夏季流行浅色系穿搭,这些技巧你要学会

数码要闻

PC鲜辣报:英伟达RTX 50规格曝光 微软暂缓Win 11新预览版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