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个外国友人青岛啤酒节,吃个羊肉串喝个啤酒,都能弄出“国际纠纷”来,更让人意外的是,除了少数网友质疑这位老外在辱华,大多数的网友竟然是选择支持这位老外的。
事情是这样的:
一名德国女孩子去参加青岛的啤酒节,她表示自己之所以去参加,是听说那里有卖德国的啤酒,身在异国他乡,自然就想念家乡的美食。
哪知道,她去了后发现所喝的啤酒,她是听都没听说过的慕尼黑品牌,啤酒除了卖得贵(2升180元),味道有些酸;她喝了1升后连微醺的感觉都没有,同桌的其他人也觉得这酒像是兑了水一样。
并且这位德国姑娘也怀疑,当天她所吃的15元一串羊肉串,并不是真正的羊肉,第二天她就拉肚子了。
这位德国女孩把自己去参加啤酒节的经历分享到网上,立马就上了热搜。
啤酒节的主办方也看到了德国女孩在网上的吐槽。
连忙发出声明进行解释,他们认为这位德国女孩子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只凭她主观臆断,误导网友们的舆论,给青岛啤酒节抹黑,让消费者对啤酒节产生了误解、不信任。
主办方表示,保留追究这名德国女孩子虚假不实言论法律责任的权利。
但德国女孩并没有被主办方的声明所吓倒!这位德国女孩子很硬气,她没有选择把视频删掉,而是选择在网上写小作文和主办方进行硬杠。
她告诉主办方,是你们太冲动了,你们应该找相关的律师,看她有没有违法。
有国外友人质疑国内的食品问题,有些网友不淡定了,他们选择去德国女孩子的社交账号下,留言辱骂,也有人给她扣上了“侮华”的帽子。
我没有下载这位德国女孩子所在的平台APP,所以也没看到,那些骂她的网友都说了什么,在她账号下面,是骂她的网友多,还是支持她的网友多。
不过我看了其他平台所转发的内容,评论区高赞的基本上是支持这位德国女孩子的。
比如说,有网友说打假都要靠外国人,真的是悲哀。
也有网说,如果是国人吐槽的话,会引起这局那局的注意吗?
还有网友说,我啥感觉她说的是真话呢?
个人看法
在看到德国女孩子与啤酒节主办官的“隔空交战”之后,当地的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对商家所卖的啤酒与羊肉串进行调查,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谁也不要轻易下结论,盲目选择站队并不明智!
就在这谈谈,在这起事件当中,为什么大多数的网友,他们是支持老外,而不是相信国内的商家呢?是什么原因,让消费对国内的食品产生了不信任呢?
有网友说,是因为添加剂的使用,在国外就没有这样,那样的添加剂。
对于这种说法,我并不认可,食品添加剂很多都是国外发明的,他们也在使用,并且国内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毒理学奠基人Paracelsus曾经说过:“所有东西都含有毒素,没有任何东西是完全无毒的:剂量才是决定物质毒性的关键。”
之所以民众对食品安全有所担扰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01、监管部门他们查出来的食品安全事件,人们会认为,这是他们应当做的事情,是他们工作范围。
但一些食品事件是由记者、个人才曝光出来的。
这种情况下,人们除了对不法商家进行谴责,也会对监管部门进行指责,认为他们每天上班都在干什么呢?
这种质疑和指责长期存在,使得一些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的信任感降低。
02、喜欢吃羊肉的朋友,应该都会发现,市场不同商家所卖的羊肉冻品,价格并不一样。
比如说有的厂家一袋250g的羊肉卷,卖50元左右,有的厂家250g的羊肉卷一袋卖20元以下。
价格不一样,里面的羊肉成分也不一样,羊肉成分越少,价格也就越便宜。
同样的道理,烧烤店的羊肉串也有厂家在生产,有配料表的厂家还算良心些,会告诉你他们所卖的羊肉串主要成分是什么。
市场上还有一些三无产品,连厂家地址、电话都没有,他们只在包装上写上羊肉串,其他的都不标。
一些地方的夜市、烧烤店老板为了追求利润,就会购买这类便宜的羊肉串卖给消费者。
当消费者因此吃亏上当后,一旦有人曝出他在某地方吃的是假羊肉,虽然网友们并没有吃过该商家所卖的羊肉,但是这种经历很容易会引起共鸣,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更多的担忧和疑虑。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不法商家的处罚力度,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让民众了解如何辨别真假食品,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