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年学费三万八,考分只得个位数?

0
分享至

“为什么成绩一直在下滑?我说你咋考8分,孩子说我们班还有考5分的,我说你怎么能跟考5分的比,(孩子说)我们都是这样子。延安培文实验学校,你收费是全延安市最高的,成绩却是最差的!”

近日,陕西省延安培文实验学校多名家长通过社交媒体表示,该校学生在期末成绩普遍较差,部分单科成绩甚至出现个位数的情况。

为此,家长前往学校沟通,但并不满意校方的答复。此事引发关注后,当地教育部门回复称,已介入调查和协调此事。

延安培文实验学校家长和校领导沟通成绩事宜 图/视频截图

花最贵的钱,考最低的分?

中国新闻周刊联系到了网传视频中的黄衣男子,陕西省延安市培文实验学校的学生家长于强(化名)。

于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视频中的事情发生于7月22日。当天,约有130多名家长前往学校,与校领导和教师讨论期末考试中不少学生单科成绩个位数、总成绩仅有两三百分的情况。

延安培文实验学校是当地一所全寄宿、封闭式高端民办学校。多名家长表示,该校每年的学费在3.88万元左右,这也是当地学费最贵的一所高中。

2022年秋季,于强的孩子入学延安培文实验学校。此前中考时,孩子的分数为642分,高出中考最低录取分数线100多分。在中考“五五分流”(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之后,于强的孩子在班里排名依然在中等。

“这个分数不算高,但也可以选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当时看到了培文实验学校抢眼的师资宣传,想着能给孩子提提分。”于强说。

可事与愿违,在孩子进入培文实验学校就读后,成绩直线下降,从最初的总分接近600分,一路下滑到200多分。

“这个学期期末考试,总分750分,孩子只考了227分,数学、地理都是30多分,生物只有20多分,物理则更离谱,8分。”于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面对孩子糟糕的成绩,起初于强认为是孩子自身出现了问题。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他得知,班级部分学生都出现了总分200多分,单科成绩个位数的情况。

“孩子说大家都这样,老师教的就这样。”

随后,于强咨询了孩子同学家长,发现的确有不少学生分数都在300分以下。“350多(及以上)能拿全班第一名,200多的有不少,还有总分76、85的。单科成绩个位数的也不是我家一个。”

家长提供的该校高一学生期末考试成绩 图/受访者提供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延安培文实验学校高一全年级共有约1200人,25个班级,每班学生约为50人左右。

不少学生的期末成绩单显示,总分355分可以排到全班前五名,全班第20名的学生就只有290多分。大量学生总分在200分上下,物理、化学、数学科目的分数也大多在30分及以下,且多名学生出现个位数的成绩。家长们从当地教育局查询得知,“这次考试,学校的成绩几乎都不好”。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家长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学生日常成绩单,成绩单显示,月考成绩中,排名靠前的学生可以达到四五百分。这次期末考试300多分的学生,平时月考可以达到500多分,只拿了200分的孩子在月考中也能考得300分以上。

学生月考与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图/受访者提供

家长们不理解,高一学生的总体期末考试成绩,为什么会远远低于此前的日常月考成绩?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当地教育机构统计的各高中录取分数线显示,培文实验学校的录取分数位于中等水平。以2022年为例,延安市教育局公布的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537分,其中,延安培文实验学校最低分610分,与当地民办学校博文中学持平,高于育英中学、延安市第二中学等学校。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多次尝试联系该校主管教育和德育的校长,均无人接听。一名兼任该校招生办人员的高二班主任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网上关于“不少学生成绩差”的消息不属实,都是有人在抹黑学校,至于成绩不好的原因,“难道学生不想想自己的问题吗?”

于强回忆称,7月22日家长前往学校沟通时,学校分管教育的校长对成绩避而不谈,还提到家长有认识的优秀退休老师,可以向学校推荐。此外,在沟通过程中,学校还公布了30条戒律,称将严抓纪律和学习状态。

宝塔区教育局则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教育部门已经成立专门小组调查此事。

当地教师:学校平时试卷太简单

据了解,本学期延安培文实验学校的期末考试为西北区百校联考。

家长提供的截图显示,有班主任曾在家长群答复称,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上试卷偏难,孩子们分数普遍不高;部分孩子成绩有波动,没有考出真实水平。

此外,班主任还提到,期末考试试题范围为高一下学期全部,高二上学期一部分,且试卷批改工作由参与考试的所有学校老师批改,因此给分标准不太一样。“但也能客观反映出孩子学习情况,我们查缺补漏!”

随后,延安培文实验学校的学生家长们联系了参与联考的其他学校家长,得知并没有发现学生出现比平时分数低很多的情况。

对此,延安市某高中高三数学教师刘冰(化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他曾看过延安培文实验学校的高二试卷,是符合高考标准的一套试卷。“虽然本次高一试卷我不清楚,但高二升高三的卷子都是契合高考的难度和考点的,都是比较正常的。”

在刘冰看来,之所以出现学生月考成绩不错,联考成绩糟糕,是因为月考由学校自主出题,题目难度出得简单,而到了联考正常难度的考题时,学生就无法应对了。

“我有个亲戚的孩子就在延安培文实验学校就读,之前高一到高二的月考中,由于数学卷都比较简单,亲戚的孩子基本都能考到120、130分,甚至最高能到140多分,但这次期末考试也只考了60多分。”

学生月考与期末考成绩对比 图/受访者提供

尽管延安培文实验学校的期末考试出现了与平时差距过大、家长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但在刘冰看来,能在高一这个阶段暴露出这个问题也算是好事。倘若学校及时调整了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也能及时亡羊补牢。

“如果平时都是简单题,到了高考肯定会出现大问题的。”刘冰说。

对于该校不少学生家长反映的单科成绩个位数情况,刘冰认为,“五五分流”之后能考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习惯、家长重视程度,包括个人基础,应该不算太差。

“教师的教学会不会有问题?如果学校把重心放在环境优美、吃住安全上,不主抓学习的话,成绩势必会不理想。”刘冰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刘冰猜测,该校办学时间不长,出于招生需求和校董会、家委会的考量,平时可能会出一些难度偏低的试卷,以此换一份满意的交代。

该校部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截图

采访中,有学生家长对中国新闻周刊提到,此前学校有教师离职,曾出现一个老师给八九个班级代课的情况。也有部分家长提到,部分学生因为带手机、吃东西等情况违纪,遭到了一周到三周不等的停课处罚,“我们支持老师学校管理不听话的孩子,但觉得违纪就停课,还是会影响学习进度的。”

刘冰表示,延安培文实验学校的确存在内部师资不稳定的情况,“老师辞职得多,流失、变更频繁,这势必也会影响到教学”。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除了延安培文实验学校,延安本地的师资力量也存在类似情况。

2022年12月,《人民政协报》发表《部分地市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一文称,陕西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反映,当前陕西部分地市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导致当地教育质量一定程度的下降。

文中提到,以延安市为例,该市仅2021年一年就流失教师291人,今年前三季度流失教师87人,其中包括大量教师队伍中的教学能手。教师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岗位吸引力不足、薪酬待遇不满意、城市吸引力不足、工作压力较大和个人家庭因素等。

此外,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延安市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下达表显示,今年全市计划招18700人。延安市直高中及宝塔区的11所高中招生人数在8400人,其中,5所民办学校的招生名额占到了5200人。

被撤掉的“北大”二字

公开信息显示,延安培文实验学校成立于2018年。作为一所新成立的高中,目前还没有高考成绩,最早入学的一批高中学生,目前刚刚完成高二升高三。

部分家长受访表示,过去这两年,之选择这所学校,大多数是看到了“北大”的牌子。于强称,去年中考后,很多家长还专门去了学校参观。当时,学校的宣传力度很大,其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

“领导说学校的老师都是从985、211大学毕业的,到时候还会有北大的(专家、老师)过来”,一名家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该校官网显示,该校成立之初,原名确实为延安北大培文枣园学校。其官网介绍称,延安北大培文枣园学校是世界500强阳光控股旗下教育集团与北大培文教育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延安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高品质十二年一贯制全寄宿民办学校。

学校官网过往介绍 图/官网截图

官方宣传中还提到,该校坚持“绿色高分数”,尊重规律,不以牺牲学生休息时间与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采取三清检测“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每节课“堂练”,每周过关小测试,确保100%通过率,打造高效课堂。

此外,学校还称实行双师制、导师制、高配置,即语数英及艺体学科均采用国标课程+校本课程形式,一个老师上国标课程,一个老师上校本课程;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成长导师”;全校师生比1:9,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能加北大俩字,可想诱惑力有多大?”家长曹军(化名)提到,当地一所公办高中为清华附中延安学校,该校与清华大学有合作交流,发展较好。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长看到培文系高中带有“北大”,“而且学校宣传中的师资力量很好,所以才不惜每年花3.88万让孩子来了这里”。

目前学校已摘掉 “北大”二字

但去年开学一两个月后,校方就撤掉了“北大”的字眼,至今家长们也没发现学校实行双师制、高配置老师等情况。此外,学校与家长之间很少沟通,“但在月考时,老师会请家长去帮忙监考”。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2022年8月8日,枣园学校的公众号确实发生了更名,由“延安北大培文实验学校”认证为“延安培文实验学校”。

7月26日上午,多名家长表示,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当地教育局答复称,将在7月27日早上与学校、家长共同沟通处理此事。

宝塔区教育局办公室也表示,对于学生成绩低、学校撤掉“北大”二字的情况,后续将会发布统一的官方通报。

“孩子进去了,钱也交了,现在就希望孩子的成绩能尽快补回来。”于强说。

作者:王春晓

责任编辑:李超_NB1281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S说的没错,马筱梅也不适应北京,汪小菲被引爆

大S说的没错,马筱梅也不适应北京,汪小菲被引爆

掌秋看世界
2025-11-17 20:34:28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席位出炉!孙颖莎3:0,王曼昱因伤缺席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席位出炉!孙颖莎3:0,王曼昱因伤缺席

国乒二三事
2025-11-18 19:26:18
重磅公布!美联储大消息!A股要爆了?

重磅公布!美联储大消息!A股要爆了?

龙行天下虎
2025-11-18 09:59:47
央视唯一承认的“灵异事件”,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央视唯一承认的“灵异事件”,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8 12:52:07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17 00:05:07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历史有些冷
2025-11-17 20:45:03
小米100名车主起诉后,法务84页报告称:“雷军的承诺不算数”

小米100名车主起诉后,法务84页报告称:“雷军的承诺不算数”

麦大人
2025-11-18 14:41:33
失保震惊,就业稳定

失保震惊,就业稳定

家传编辑部
2025-11-17 14:27:02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知鉴明史
2025-10-23 14:01:49
养老金大调整!2026年1月起,养老金差别将如何体现?官方回应!

养老金大调整!2026年1月起,养老金差别将如何体现?官方回应!

李博世财经
2025-11-18 14:14:24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福建一干部任上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福建一干部任上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18 20:38:52
一口气看完全集,Netflix新剧杀疯了

一口气看完全集,Netflix新剧杀疯了

来看美剧
2025-11-18 20:10:05
宗馥莉缺席娃哈哈经销商大会:总经理许思敏公开亮相,称“站稳了近10年业绩巅峰”

宗馥莉缺席娃哈哈经销商大会:总经理许思敏公开亮相,称“站稳了近10年业绩巅峰”

澎湃新闻
2025-11-18 15:52:28
特朗普不去,普京也不去,中方通知日本,不会在G20见高市早苗

特朗普不去,普京也不去,中方通知日本,不会在G20见高市早苗

林子说事
2025-11-18 16:14:50
NBA官方公布球队实力榜:雷霆继续保持第一,火箭进入前三!

NBA官方公布球队实力榜:雷霆继续保持第一,火箭进入前三!

爱体育
2025-11-18 22:31:06
47岁海清近况让人心酸,脸垮嘴斜、又普又显老,昔日女神也落寞了

47岁海清近况让人心酸,脸垮嘴斜、又普又显老,昔日女神也落寞了

心静物娱
2025-11-18 09:20:16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衍月
2025-11-17 16:54:11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出现4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出现4大变化

感觉会火
2025-11-17 12:13:41
女网红柬埔寨失踪,家属全网求救却瞒真相,网友曝猛料,细思极恐

女网红柬埔寨失踪,家属全网求救却瞒真相,网友曝猛料,细思极恐

削桐作琴
2025-11-17 14:09:48
7000万买断,票房破4亿,《鬼灭之刃》盈利,猫眼和中影又赌对了

7000万买断,票房破4亿,《鬼灭之刃》盈利,猫眼和中影又赌对了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11-18 17:39:03
2025-11-18 23:23:00
中国新闻周刊 incentive-icons
中国新闻周刊
运营主体:《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33766文章数 20708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初一的孩子,要学会和知识独处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数码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大型旅行社称已陆续有游客取消日本行程!新马等地咨询量上涨

数码要闻

M1芯片问世五周年,苹果高管直言:Mac从未如此出色!

《秘奥:秘宇奥忆》制作人专访:我们追求简洁的游戏系统"/>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秘奥:秘宇奥忆》制作人专访:我们追求简洁的游戏系统 ...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