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位老人身披大红横幅,来到亿万富豪儿子的公司,控诉儿子不孝,一时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可无论父亲怎么闹腾,老人的儿子始终避而不见,甚至电话也不接。
对此,人们纷纷为老人抱不平,指责儿子为富不仁,忘恩负义,但有知情人士透露,这都是老人咎由自取。
那么,这对父子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呢?
01
这位老人叫徐平安,今年65岁,家在湖北永州农村。他住在一处不能遮挡风雨的破房子里,孤苦无依。
然而,他并不是一位鳏寡老人,实际上它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并且儿女都事业有成,生活富裕。然而,子女们已经长达20年没有和自己的父亲联系过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徐平安已不能挣钱养活自己,身体也越来越差,身旁更是无人陪伴。
这时,他开始非常想念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多方打听下,他才知道大儿子徐旭升已是当地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身价早已过亿,女儿和小儿子也是公司的高管。
2014年,徐平安生病住院,他从熟人那里得到了大儿子徐旭升的电话号码。于是,他鼓起勇气拨通了大儿子的电话,并把自己目前的艰难处境告诉了他。
然而,得知父亲窘境后的徐旭升,却表现得非常冷漠,不仅对父亲不管不顾,更是绝情地说道:“你现在就是要死了,我也不会管的。”
儿子的所作所为伤透了徐平安的心,他越想越气,于是徐平安和当地媒体取得联系,他要把自己的现状昭告天下,让媒体给儿女施压,从而帮助自己解决养老的问题。
媒体收到老人的诉求后,也为他鸣不平,一个堂堂的亿万富豪,竟然拒绝赡养自己的父亲,这简直就是为富不仁,记者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揭开富豪的丑恶面目!于是,媒体果断答应下了徐平安的请求。
当调解员来到徐平安的住处,只见他住的老房子已很破旧,窗户上连一块玻璃都没有,只用一块旧布遮挡。冬天刺骨的寒风不断吹进来,室内显得格外的冷,温度几乎与室外无异。
为了寻找多年未见的儿女,他和调解员来到20多年前和家人共同住过的房子,发现房门上已结满蜘蛛网,向周边邻居打听后才知道房子早已转卖,但不知他们搬往何处。
于是他们又来到工商局,查到永州房地产开发商徐旭升,所显示的个人信息和大儿子完全相符。根据查到的公司地址,徐平安带着调解员来到了这家公司,但走遍楼层也没有见到儿子徐旭升是身影。
这时一位40岁上下的女子走过来,一脸冷漠地对工作人员说:他是徐旭升的亲生父亲。徐平安听后非常惊讶,自己并没有介绍,她怎么会知道自己的身份呢?
在调解员的询问下,记者知道了女子的身份,可这时,记者却向徐平安投来了异样的眼光。
02
原来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徐平安的大女儿徐慧。
“他竟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这不禁让一旁的工作人员犯起了嘀咕。看来,事情并非他们想象的那般简单呀!
这事还要从20年前说起。徐平安和妻子育有一女两子,由于徐平安头脑灵活,通过做皮毛生意挣了不少钱,是当地上有名的小康之家。
徐平安的妻子也很贤惠能干,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三个孩子又上进听话,亲朋好友都很羡慕他们。
按理说,这样父贤母慈子女成才的一家人,该是前景远大、幸福美满才是。
然而正应了那句:男人有钱就变坏。徐平安在生意往来中结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于是他再也看不上家里相濡以沫的糟糠之妻。
1994年,为了“真爱”,徐平安选择净身出户,抛弃了生活多年的妻子和儿女。
或许连老天也看不下去了吧,在他抛妻弃子后就失去了好运,生意经营状况急转直下,投资也一再亏损,最终血本无归。
而和他曾经誓言旦旦的新欢,也不愿意和他过苦日子,很快便弃他而去。就这样,徐平安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一无所有的他只好回农村老家居住,靠打零工艰难度日。虽然他也想念子女,但他觉得对不住他们,也放不下长辈的架子,一直都没有和他们联系,这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年。
随着年龄的增加,65岁的徐平安身体大不如从前,那次住院期间终于和大儿子打了电话,却遭到儿子的拒绝,这让他心里很是难受。
二十年沧海桑田,女儿也由青涩的少女成为知性的中年妇女,难怪徐平安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认识了。
见到说话之人是女儿徐慧,徐平安立马拿出父亲的架势,控诉对大儿子的不满:“他不仅对我不管不问,竟然还说让我死了算了。”
然后,他又理直气壮地对女儿说:“我现在已经老了,作为子女你们就应该担起养老的责任,你们开豪车住豪宅,总不能不管亲生父亲吧。”
一旁的女儿却非常淡然地说:“凡事有因必有果,当初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我们为什么不能接纳你,你心里难道没有数吗?”
这么多年父女间没有来往,女儿对父亲感情淡薄,甚至心生不满那是很自然的事。
况且徐平安当年光顾自己快活,一走了之,他是否想过这么多年儿女们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03
回顾当年,徐平安和妻子离婚时,孩子们都还在上学,没有独立。父亲出轨离家,给他们内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多年来互不交往,让他们的心结难以解开。
然而调解员认为,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子女不能因为父亲曾经的过错,就完全对他不闻不问,特别是子女现在的条件如此优越,就更不应该对年老的父亲弃之不顾。
为了打动徐慧,调解员还把徐平安所住破旧房子的照片给她看。但徐慧对此却不以为然,她说父亲现在住的房子,比当初她的婚房都要好很多。
更何况,当年父亲既然选择了抛弃他们,去过风流快活的生活,就应自己承担现在的后果。
虽然他们现在生活好了,但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辛苦挣回来的。当年妈妈为了养活他们姐弟仨,不仅要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还要到处打工挣钱,经常累得爬不起来。
而自己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的时候,为了省钱,只能住在火车站附近的大桥底下,那时候身为父亲的徐平安又在哪里?
作为家里的长子,弟弟徐旭升为了替母亲分担,高中毕业就辍学来到建筑工地打工。他揽下一处工程,但由于没钱,只能用家里唯一的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工程款。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姐弟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经历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才慢慢地走到今天。经受磨难后的他们变得更坚毅,同时对父亲的怨恨也与日俱增。
徐平安在儿女最需要他的时候,没有承担起父亲的责任,现在竟厚着脸皮跑来让他们养老,徐慧反问父亲,他配吗?
女儿对自己的态度,让徐平安既伤心又愤怒。见女儿这边是油盐不进,他又拨打了两个儿子的电话,可他们却连电话都不接。
初次来找儿女解决养老问题,竟是如此结局,徐平安只好悻悻而去。
几天后,他披着一条大红横幅再次来到公司,控诉儿子不孝,上面写着:住豪宅,开豪车,拒绝赡养亲生父亲,天理何在?
他想通过舆论的压力逼儿子徐旭升就范,可是显然他的计谋并没有得逞,儿子根本没有出来见他,打电话也没有接。
于是无计可施的徐平安,索性开始在公司里撒泼耍赖,以此逼迫公司员工去找到儿子。可徐旭升既然刻意躲避他,就不可能这么轻易妥协。
徐平安心知再这样下去,只会让别人在一旁看笑话,并进一步加深父子间的隔阂,于是再次悻悻离开了儿子公司。
04
徐平安离开不久后,儿子就发来一条短信。他以为儿子终于回心转意,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然而短信的内容却让他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儿子的每句话都像刀子一样戳在他的心上。
短信上,徐旭升明确表示,因为父亲有错在先,就别怪子女无情,同时他也不可能辜负母亲在艰难困苦中,对自己的养育之情。
而对于儿子的说法,徐平安却自有一番说辞。他认为自己纵然当时抛弃了子女,但他同时也养育了他们十几年。现如今自己住在不能遮风避雨的破房子里,以子女目前的条件,给他养老是轻而易举的事。
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让他内心悲凉。事情闹到这一步,他自己都不确定,和子女的关系是否还能迎来转机。
正当徐平安心灰意冷,不知下一步要如何是好的时候,却突然接到女儿徐慧打来的电话,说要请他去饭店吃饭。
这是不是意味着,女儿原谅了他,他们的关系要迎来破冰了呢?
能够和家人在一块吃顿团圆饭,是徐平安盼望已久的事情。他迫不及待地来到指定的饭店,女儿还专门点了他爱吃的饭菜,就餐氛围也是一派祥和。
只不过谈话间,徐慧依然十分冷淡。毕竟在儿女们最需要父爱的时候,父亲却离他们而去,20年都没有联系,他们依旧心存芥蒂、难以释怀。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离去多年的徐平安,意识到自己年老体弱需要子女养老了,又忽然找上门来,他们的内心实在难以接纳。
听到女儿的话,徐平安哽咽着解释:自己这些年过得十分不好,其间也曾想联系儿女,但因为自己要强,一直放不下面子。
可面对父亲的主动示好,徐慧却依然不为所动。
调解员也在一旁劝说:毕竟是父亲把子女带到这个世界,不管他做过什么,法律上子女都有赡养义务。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他们不要带着怨恨去生活,让爱空留遗憾。
整个交谈的过程,徐慧始终表现得心平气和,但她说出的话里却句句透露出冷漠和绝情。
虽然她一直没有拒绝赡养父亲,但并不想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她甚至告诉父亲,他可以走法律程序,以此来达到赡养目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姐弟对父亲的怨恨始终难以消除,即便选择对簿公堂,也不愿意和父亲主动和解。
显然,如果法律规定他们一定要履行赡养义务,他们会接受,但在此之前他们不接受道德绑架。
看到女儿对自己冰冷的态度,徐平安意识到无论如何子女也难以原谅自己。
思量再三后,他最终来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决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05
徐平安和子女走到这一步,确实令人遗憾,但是事情有果必有因,这起子女赡养老人的案件,同时也引来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和思考。
有人认为,子女赡养父母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即使徐平安在子女未成年时没有尽到抚养的义务,但当他老了不能养活自己的时候,子女还是应当尽赡养义务。
但也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许平安年轻时只顾自己逍遥自在,在儿女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抛妻弃子,给儿女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从道德层面来讲,子女完全可以拒绝赡养,拒绝接受道德绑架。
即便徐平安此后通过法律途径拿到儿女的赡养费,但他也再难挽回儿女的心。他的晚年生活,注定孤苦无依,这都是他咎由自取。
最终,徐平安通过法律手段获取了赡养费,但也留下了遗憾。
那么,你对这起赡养老人问题又是怎么看的呢?
参考资料:《崽是地产富商 老父为何蜗居陋室》,《寻情记》,20150107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