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刚通知新生进班级QQ群没想到骗子立马混进来令人惊讶的是一个班级群里居然潜伏着不止一个骗子
厦门某初一新生小新(化名)家长昨日向《厦门晚报》爆料孩子班级群上演了一出堪称“碟中谍”“骗中骗”的戏码
事情是这样的小新妈妈说,7月20日晚上,学校公众号推送一条信息,通知各班新初一家长进班级QQ群。这条消息把全年段各班的班级群号都公开了,并罗列了各班学生名单。昨天上午,家长们陆续进群。中午午休时段,一个昵称为“数学黄老师”的人突然在群里发通知:“各位家长中午好,明天带孩子过来学校,做体检,费用78元!”随即,又发来支付宝收款二维码,让家长付款。有家长在群里问体检的具体时间地点,“数学黄老师”一一回复。有手快的家长当即转账了。突然,一个昵称为“张柏芝妈妈”的人率先指出“不要相信”,并要求“数学黄老师”开语音说说话。随后,有家长发现群里有两个头像、昵称一模一样的“数学黄老师”,并指出刚刚发收款码的是冒充班主任黄老师的骗子。骗子还辩称“两个号都是老师的”。不过,家长们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正牌班主任也及时出现把骗子踢出群。没过一会儿,各班级群陆续下发通知提醒家长:“群内凡是收款的,一定是骗子,大家不要轻易转账。学校的收费,一定会在班级提前书面通知发给学生本人,请大家保持警惕。”
看到这你以为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了吗?没多久又有骗子现形了!
小新妈妈说,班上有热心家长把群里的情况截图转给其他班家长,提醒他们注意防范骗子。没想到,其他班的家长发现,他们的班级群里也有一个“张柏芝妈妈”,而且,这个“张柏芝妈妈”还进了好几个班级群。在其中一个班级群里,“张柏芝妈妈”换了“马甲”,昵称改成“班主任数学林老师”,也发了收钱的通知,只不过换了个名目——这次是“教育局刚刚通知买书本费用共48.5元”,还特别强调“这是真的”。
小新妈妈
“我当时就感到很奇怪,我们班里怎么会有个叫张柏芝的学生,她妈妈带头把骗子揪出来,我们都以为她是真的家长。”
小新妈妈说,事后家长们纷纷推测,“张柏芝妈妈”当时之所以如此“大义凛然”,估计是进群后看到“同行”已经出手了,就赶紧跳出来拆台。
这堪比电视剧情的骗局让家长们不禁感慨孩子升上初中的第一关居然是考家长的防骗能力
应该如何防范?
小新妈妈说,不仅家长要提高防骗意识,学校也要注意不要把班级群、学生名单等信息全部公开。“特别是各班学生名单,其实可以不用公开。因为家长可以自己通过均衡编班系统查询编班结果。”她建议,有些学校的做法值得提倡,在开线下家长会时让家长扫码入群,这样骗子就不容易混进来。
厦门晚报记者就此事联系小新就读的学校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班主任们已经第一时间在班级群通知,提醒家长注意防范。“学校之所以如此着急建群,是因为刚刚接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知,要抓紧推进新校服招标工作,确保秋季开学学生能穿上新校服。新校服招标需要经过多重授权,包括2/3家长同意,30%家委参与等。因此,学校希望通过建群把家长尽快召集起来。”这位负责人表示,等家长都联系上以后,学校计划把班级群解散,再以一种更安全稳妥的方式重新建群。
其实类似的骗局并不少见今年6月,高考刚结束时就有假老师潜入过厦门家校群不过,当时并没有家长上当
典型案例
假老师混入家校群发通知收“材料费”
洪女士的女儿就读于厦门某学校初三年级。6月11日,洪女士看到“班主任”在家校微信群内发信息,大致内容是:“接通知,需要提前预订本学期复习模拟试卷,费用198元,以发红包的方式进行收取。”“班主任”还在家校微信群内发送了如何发红包及备注的图片。
起初,洪女士看到发信息的微信头像和昵称与班主任的一样,赶紧仔细阅读信息,却越看越不对劲。洪女士说,此前学校从未以微信红包的方式向家长收取过费用,不久前学校老师还曾提醒家长,提防假老师在家校微信群中以“培训费”“资料费”为由实施的诈骗。洪女士意识到,家校微信群里来了骗子。她马上发信息提醒其他家长,“假的吧,大家先不转”。随后,真的班主任刘老师立即在群里质问假老师的身份,第一时间向群内家长澄清,提醒家长不要转账。发现自己“暴露”了,这个骗子快速退了群。此次,家校微信群内无家长因此上当受骗。
骗术揭秘
此类骗局有三大特点厦门警方教您破解
警方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班主任收取资料费的骗局。此类案件中,骗子冒充老师、班主任针对家长行骗,骗子先潜入班级家校群,并冒用真实班主任或老师的QQ头像,随后在群内发送收取“资料费”“学杂费”等信息。
厦门警方总结出此类骗局的三个特点
特点一
骗子冒用真老师微信或QQ头像、昵称。在此类案件及举报中,骗子都是冒用真实老师的微信或QQ头像重新注册一个新的账号潜入家校联系群,伺机实施诈骗。不少家长看到“老师”发信息,往往都是第一时间查看并立即“执行”。
特点二
金额不大,更易得手。此类骗术中,假老师口中的“资料费”或“培训费”往往金额都不大,部分家长便放松了警惕,第一时间按要求“缴费”。
特点三
骗子往往选择中午或晚上行骗。这个时间段,真实的班主任、老师一般在休息或者在忙其他事,骗子便选择这个时间段,利用时间差行骗。
那么遇到此类骗术该如何破解呢?
厦门警方教您三招
第一招:“设卡”——设置进家长群的关卡
建议群里的老师包括各位家长加强对家长群的管理。无论是QQ群还是微信群,群管理员可通过设置“加群验证”防止骗子随意进入家长群。家长进群后,需要按要求修改自己的昵称,便于老师管理。
第二招:标注——把真老师标注明确
家长们可以通过给真老师设置昵称的办法把冒充者筛查出来。比如把班主任的名字备注成“有责任心的某老师”等,这样一来,不了解“暗号”的骗子一旦在群内发消息,马上就会原形毕露。
第三招:核实——通过电话或面对面与校方沟通
考虑到学校收费都不会急到要马上完成,家长朋友收到此类转账汇款信息时,务必第一时间通过电话、面对面等形式与校方或其他学生家长进行核实;此外,校方和家长也要负起群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请各位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来源:厦门教育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