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近日,财政部官网发布了“2022年中央财政决算”的数据,公布了2022年各省市自治区实际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金额。
哪些省市区获得的转移支付最多?哪些省市区人均最高?本文给大家解析一下。
“转移支付”就是把富裕地区的财政收入,通过中央政府转移给落后地区,实现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实现全国一盘棋。
从秦统一中国开始,我们就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每个朝代都需要中央协调、实现财政的转移支付。
比如明清时代,有所谓“苏(苏州府)松(松江府)财赋半天下”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基本上是事实。下面这张图,是“知乎”上有人计算的,乾隆18年各省税收占全国比重(江苏、安徽分开计算了)。
如今,又有“沿海8省市养全国”的说法,是说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只有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天津、福建对中央财政是“正贡献”,而其他省市都需要伸手向中央要钱。
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含卖地收入)为例,2022年收入为20.37万亿,中央拿走了9.49万亿,占比46.6%;地方获得了10.88万亿,占比53.4%。
支出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其中赤字5.69万亿),中央花了3.56万亿,占比13.7%;地方花了22.5万亿,占比86.3%。
地方政府收入10.88万亿,支出22.5万亿,差额部分基本上是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2022年转移支付为9.7万亿)。
操作上,各省市无论穷和富,财政上都需要向中央交钱。中央拿到钱之后,除了留作中央财政支出,大部分转移支付给各省市区。
广东、上海、北京这些富裕的省市上交得很多,获得的转移支付比较少;而四川、河南这些省份,上交的少、获得的转移支付比较多。
需要说明的是:转移支付,富裕地区帮扶落后地区,这是中国2000多年来的传统,也是一个内部发展不均衡的大帝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因素。因此它是合理的,这种制度会长期存在。
下面是2022年实际发生的,中央对各省,市区、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的转移支付情况:
虽然中国内地只有31个省市区,但在经济上享受省级管辖权的有37个“区域”,另外6个是: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5个计划单列市,就是当今中国的“准直辖市”;他们虽然也是副省级城市,但比另外10个省会城市的副省级权限更大。
四川是转移支付的大赢家,2022年获得了6488亿的中央财政支持(四川也有上交,所以净收入少于6488亿),总量全国第一,增量(985.6亿元)全国第一,增幅在“获得转移支付最多的19个省市”中也是第一。
过去这些年来,四川获得的转移支付一直是全国第一。这里面有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因素,也有国家有意在成渝打造战略大后方的因素。在四大直辖市里,重庆获得转移支付一直是最高的。
河南是第一户籍人口大省,劳务工输出大省、产粮大省,所以获得的转移支付达到了5600多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不过去年的增幅远不如四川,也不如其他总量前15名省区。
获得转移支付在4000亿到5000亿之间的,有湖南、河北、云南、湖北、黑龙江、安徽等6个省。
3000亿到4000亿之间的,有新疆、广西、贵州、山东(不含青岛)、江西、内蒙、陕西、甘肃、辽宁(不含大连)等8个省区。
获得转移支付最少的,是厦门、宁波、大连、青岛和深圳这5个计划单列市。计划单列市向本省财政上交比较少,主要上交中央,再加上经济发达,所以获得的转移支付最少,他们对中央财政都是净贡献。
比如深圳,2022年获得了394亿元的转移支付。但根据深圳市财政局的数据:2022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74.8亿元,其中中央级收入7062.5亿元、地方级收入4012.3亿元。
也就是说,2022年深圳贡献了7062.5亿元,获得了394亿元的返还。其他几个计划单列市,以及上海、北京、天津等直辖市,也都是上交的多、返还的少,对全国财政是“净贡献”。
经济发达省市中,北京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算是比较多的,近1540亿元,比上海多了360亿元。北京要履行首都功能,所以获得了稍多一些的补贴。
下图是省市区人均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排名:
西藏遥遥领先,人均获得转移支付6.81万元。西藏面积大、人口少,是人均转移支付量比较大的原因。
其次是新疆建设兵团、青海省,人均都超过了2万元。
人均超过1万元的还有宁夏、新疆、内蒙、黑龙江、甘肃、吉林、海南。
人均最少的是宁波,只有0.17万元;其次是广东省(不含深圳)、深圳、厦门、浙江省(不含宁波)、青岛、江苏、大连等。
2023年,中央将安排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超过10万亿元,以平衡各地的发展。
随着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再加上地方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遭遇了更大的挑战。有限的增量人口,也向大城市及其都市圈集中,中西部普通三四五线城市人口大多见顶、甚至开始流失。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财政能力差距会进一步加大。最近传出的,保定公交车大面积停运,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会进一步导致普通三四线城市人口的流失,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而国家的应对之策,肯定是进一步加强转移支付。但这种钱的增长,在很多地方可能赶不上民间财富的流失,所以城市之间的马太效应将加剧,我们的投资也应该向大城市及其都市圈转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