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莫干论剑,踔厉前行——新生态下的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的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将于 2023年8月17-18日 在德清 莫干山 格莱美宴会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也是十五年来首次采取公益免费的形式。
届时,戚德忠会长将会在论坛上做交流分享,同多位资深专家、办学人及校长,通过圆桌讨论、现场答疑等多种方式,为民办学校从业者释疑解惑、启迪思路,共同谋划新生态下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1、新政环境下,民办学校面临的挑战
在新政新法背景下,民办学校的办学方式、办学方法以及办学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政策原因和法律原因所导致的,特别是2018年以来,政府加强了对民办学校的监管,如果说民办学校面临着挑战,我认为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怎么样在国家在缩减规模的背景下,不被淘汰出局。
除了学科类培训机构和义务教育,刚刚九部委发的文件也明确要加强公办园的在园生的比例,还要提高普惠园的比例。这么一来,还有一大部分的学校要退出来。所以我认为随着监管的加强,最大的挑战怎么样在当前的情况下,提高教育质量,能够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会活得好。
2、新形势下,民办义务教育的未来前景
现在讲民办学校的未来前景怎么样,发展的空间怎么样?在现行的形势下,从学前开始到高中,比例和规模其实都在不断的缩小。
最近九部委出台的关于振兴县中计划,它里面对现有的民办高中要求在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其实应该是把它限在县域内,它的比例也是一种缩小的过程,当然这里面表现的最明显的应该就是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
这个空间其实对一个学校来说应该是两个空间:一个就是校内的空间,没有多大的空间。第二个应该是说它的校外发展空间,它能不能再扩张它的办学规模。从目前情况来看,现在的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空间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
以前举办者有多大的创业和创新的能力,有多大的资金实力,就可以办多大规模的民办学校。那个时候政府虽然在规划上有所要求,对比例其实是没有要求的,正因为没有要求,所以那个时候可以放开手脚,只要你资金够雄厚。所以才会出现很多的像巨无霸一样的这些民办教育集团,才会有民办的头部这些企业来办学。
以后他到国外去上市,后来快速的在国内收购,这些其实是因为前面的政府的监管是不够的。如果10%、5%的比例早些说,那么民办学校举办人会对自己的发展空间心理上有个数的。
我们温州做了民办教育10年的改革,除了政府的规划之外,我们自己其实也做了一个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划,我们当时自己定了一个空间,民办小学和初中不能超过15%,高中不能超过30%。我们当时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但现在政策下来的这种规模的空间大家是想象不到的。
所以我们说现在的空间是掌握在政府手里,现在5%,以后是不是百分百没有民办学校?或者今后会不会随着学校的发展,它会适当放开到10%?政策的调整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它不像法律调整要那么长时间,它会随着老百姓的要求,随着政府的这种财政实力的要求进行调整。但当前这种空间规模不会变化的,按照上面的要求,特别是义务教育,2022年底必须要达到5%,你有什么办法?
现在我们也去了解了,在全国各地,目前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目前还没有哪一个省在省级层面上拿出一个具体方案,义务教育压减到5%要怎么做?只是照发了一个文,而且在文里面也没有说比例,但是事实上明年年底就要做到,这个问题很大,但是这种规模和比例是不可更改的。
所以说对民办中小学,特别是对民办义务教育来说,没有空间,就是5%,你没有扩张,只有缩减,这点是已经非常明确的,你有钱也没用,有人也没用,什么都没用,就5%。至于这5%是一个地区放一个学校两个学校,还是放n个学校大家平分,这就考验地方政府的智慧了。
如果平分的话,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和残酷。这样的话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大部分的学校能够在这个人数很少的情况下保持运行,另一种情况让大家就按照5%比例,你再想发展,没有就这么多,就这么简单。这是外部的空间。
那么我们感觉到,在经过这么一段强监管之后,外部的空间比例已经给你敲定死了,在规模扩张上没有空间,那么学校怎么做?我认为民办学校只能在内涵发展上来做发展空间。刚才陈峰校长讲到怎么样做到专、精、特、高,这是内部空间。你把学校做的精,那么你在5%里面,拿到的蛋糕就大。你做的不精,特色不多,蛋糕就会分的少,我们可以想象,今后留下来的都应该是高质量的学校。
但是留下来的5%或者是10%,大家互相之间的内部竞争,我个人认为不会像现在这么大家蜂拥而来,抢这5%这样激烈。可能到时候留下来的,大家会想你们做你们的,反正这个比例已经给你了。
3、重构变局中民办学校竞争优势的建议
在这种强监管的形势下,下一步的民办学校的发展,不是信心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关系的问题,就是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问题,以及是不是把路子看清的问题。所以我给各位从业者的一句建议,民办学校的从业者不要只顾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要做到既合规合法,又做到又红又专。
来源 | 摘选自2021(下)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圆桌大咖汇环节的发言
作者 | 戚德忠,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温州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温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温州市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新政策主要设计者
声明 |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储老师:18057131438(同微信)
徐老师:13325914507(同微信)
杨老师:15158841127(同微信)
张老师:17767253771(同微信)
爱我,就请给我一点点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