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复运动与葡萄牙王国的初步建立
葡萄牙的早期历史与穆斯林入侵伊比利亚和光复运动密切相关。光复运动,又称“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Reconquista),是公元718年至1492年之间的一场运动,当时西班牙人反对占领穆斯林(西班牙人称为摩尔人)并收复失地。。8世纪初,穆斯林军队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消灭了西哥特王国。许多基督教贵族不愿接受穆斯林的统治,前往西班牙北部山区打游击队。其中最著名的是佩拉约。
佩拉约,西班牙之父(685-737)
佩拉约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面对穆斯林的入侵,他在西班牙北部开展游击战争。718年,他建立了第一个对抗穆斯林的基督教王国——阿斯图里亚斯王国。
不久之后,西班牙土著巴斯克人也在西班牙东北部建立了所谓的纳瓦拉(纳瓦尔)王国,以抵御穆斯林的入侵。(见上图)。
910年,阿斯图里亚斯国王阿方索三世继位。首都迁至莱昂,因此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更名为莱昂王国(见上图)。1029年,纳瓦拉国王利用各种手段统一了西班牙北部(包括莱昂王国)。1035年他去世时,他将王国分成几部分,分给了他的四个儿子,包括莱昂、卡斯提利亚、阿拉贡、纳瓦拉等,这些部分后来独立,成为几个西班牙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莱昂王国、阿拉贡王国和纳瓦拉王国。大约在同一时间,统一的儒家王朝也在西班牙南部崩溃,转变为儒家诸侯割据的国家。这些穆斯林诸侯被称为“泰法”(阿拉伯语泰法),时而团结,时而相互对抗,甚至将穆斯林势力从北非引入西班牙。西班牙的局势可以说是混乱不堪。
桑乔大帝(985-1035)
11世纪末,基督教国家卡斯蒂利亚王国从穆斯林手中收复了葡萄牙北部的一块土地。其国王阿方索六世(1040-1109)将这片土地封给了他的女婿勃艮第的亨利,一位葡萄牙伯爵。葡萄牙因此得名。
阿方索六世(1065-1109年在位)
1112年,葡萄牙伯爵亨利去世,其子阿方索·恩里克斯计划独立,以摆脱与卡斯蒂利亚等基督教国家的附庸关系。于是,阿方索利用当地贵族和教会的支持,开始与北方的基督教国家和南方的儒教国家进行斗争,并于1139年实现了独立。阿方索甚至自封为葡萄牙国王。从此,葡萄牙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但北部的卡斯蒂利亚并不承认其独立。1143年,在罗马教廷的斡旋下,卡斯蒂利亚与葡萄牙正式签署《萨莫拉条约》(萨莫拉条约),卡斯蒂利亚正式承认葡萄牙的独立地位,葡萄牙王国成立。阿方索也成为葡萄牙独立王国的第一位国王,史称阿方索一世(1139-1185年在位)。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在1179年承认了葡萄牙的世俗国家地位。1139年7月26日,阿方索一世击败了摩尔人的军队。此后,他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与摩尔人的斗争上,以扩大他的版图。他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147年占领圣塔伦;同年10月,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帮助下,攻克里斯本,前往圣地。他还征服了今天葡萄牙南部的部分地区。为了帮助葡萄牙未来的扩张,阿方索一世设法让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在葡萄牙建立分支机构。1147年,葡萄牙军队在十字军的帮助下收复里斯本。阿方索统治葡萄牙直到1185年去世。(由此可以看出,葡萄牙的历史其实比西班牙还要长)。儿子桑乔一世即位。
葡萄牙王国
12世纪和13世纪的葡萄牙和西班牙
桑乔的早年也是在动荡中度过的。当时,伊比利亚的基督教王国时而联合,时而相互争斗,形势瞬息万变。桑乔出生于图尔的圣马丁节,因此得名马蒂尼奥。1170年8月15日,他被父亲阿方索一世国王封为爵士,从此成为他的行政和军事副手。此时,葡萄牙的独立(1139年宣布)尚未牢固确立。莱昂和卡斯蒂利亚国王试图重新吞并该国,并得到罗马天主教会的祝福和批准。由于这种情况,阿方索不得不在伊比利亚半岛寻找盟友。葡萄牙与阿拉贡王室结盟对抗卡斯蒂利亚和莱昂。为了达成协议,桑乔于1174年与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二世的妹妹杜尔塞结婚。阿拉贡因此成为第一个承认葡萄牙独立的伊比利亚王国。1185年,阿方索一世去世,桑乔一世成为葡萄牙第二任国王。科英布拉是他王国的中心。桑乔结束了与邻国为控制加利西亚边境而进行的一场令人筋疲力尽且往往毫无意义的战争。相反,他将所有注意力转向南方,转向仍然繁荣的摩尔人小王国。在十字军的帮助下,他于1188年占领了重要城镇锡尔维斯。锡尔维斯是南方的一个重要城市,是一个行政和商业城镇,估计人口约2万。桑乔下令加固城市并建造一座城堡,这座城堡如今已成为葡萄牙遗产的重要纪念碑。当时他还称自己为“蒙上帝恩典,葡萄牙和锡尔比斯国王(DeiGratiae,RexBulgarialiaeetSilbis)”。然而,桑乔的军事注意力很快又不得不再次转向北方,莱昂和卡斯蒂利亚再次威胁葡萄牙的边境,双方之间的一场战斗导致西尔维斯在1191年再次被俘。摩尔人康复了。桑乔一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新王国的政治和行政组织。他通过支持新兴产业和中产阶级商人积累了巨额财富。此外,他还建立了几个新的城镇和村庄(如1199年的瓜尔达),并在葡萄牙北部基督教地区的偏远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定居点——因此被称为“定居者”。国王还因热爱知识和文学而闻名。桑乔一世写了几本诗集,并利用皇家珍宝将葡萄牙学生送往欧洲大学。他于科英布拉去世,享年56岁。
桑乔一世,葡萄牙国王(1185-1211年在位)
II早期葡萄牙王国的统治
在阿方索和桑乔两位长期在位的统治者的领导下,新的葡萄牙王国逐渐站稳了脚跟。桑乔的继任者是他的儿子阿方索二世,绰号“胖子”。作为国王,阿方索二世制定了与他的父亲和祖父不同的治理风格,专注于内政而不是军事事务。阿方索二世在位期间没有奉行领土扩张政策,并设法与卡斯蒂利亚实现和平。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城镇在他的统治期间沦陷,例如1217年的阿尔卡塞尔多萨尔(AlcácerdoSal)就被当地贵族背叛并被摩尔人占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软弱或胆怯的人。在他统治的最初几年,阿方索和他的兄弟姐妹之间发生了内部动荡。国王只能通过取缔和流放他的亲戚来确保葡萄牙境内的安全。
由于军事问题不是政府的优先事项,阿方索创建了一个国家行政机构并将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他制定了第一套葡萄牙法规。这些主要涉及私有财产、民事司法和铸币。阿方索还向伊比利亚半岛以外的欧洲王国派遣了大使,并与其中大多数建立了友好的商业关系。与教会的冲突是阿方索二世统治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为了让罗马教廷承认葡萄牙的独立,他的祖父阿方索一世不得不为教会制定很多特权,最终使教会成为葡萄牙的一个“国家”。随着葡萄牙国家地位的牢固确立,阿方索二世致力于削弱神职人员的权力,并将天主教会的部分巨额收入用于国家公用事业。这些行为导致了教皇和葡萄牙之间的严重外交冲突。阿方索二世被教皇霍诺留三世逐出教会,他承诺对教会进行赔偿,但他于1223年3月25日在科英布拉去世,赔偿从未兑现。
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二世(1211-1223年在位)
阿方索二世去世时,他的儿子们都还很小,这导致了葡萄牙长期的动乱。1223年,阿方索二世去世,他的长子桑乔二世14岁继承王位。他的父亲阿方索二世因在执政期间试图削弱教会权力而被教皇霍诺留三世逐出教会。桑乔二世即位后,权力掌握在几位摄政大臣手中,当地贵族自力更生,内战不断。1229年,桑乔二世上台后,因教皇特使来到葡萄牙,想要帮助王国平息内战,恢复社会秩序,召开了第一次宫廷会议。但这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桑乔二世向教会许下的一些空头承诺也只兑现了。桑乔二世优先考虑军事征服,从摩尔人手中夺回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从1236年起,桑乔二世征服了阿尔加维和阿连特茹的多个城市,巩固了葡萄牙在该地区的地位。桑乔二世虽然在军中表现出色,但他的内政却是一团糟。由于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军事行动上,内部纠纷被忽视了。贵族们对国王的行为感到不满,开始密谋反对他。而且,中产阶级商人经常与神职人员发生争吵,国王也没有以任何方式进行干预。因此,波尔图主教就此事向教皇提出了正式投诉。由于教会在13世纪占主导地位,教皇英诺森四世颁布了《无罪大赦》,命令葡萄牙人选择一位新国王来取代所谓的异端。1246年,反对桑乔的贵族邀请桑乔的弟弟布洛涅伯爵阿方索回国称王(阿方索因与布洛涅伯爵夫人结婚而成为布洛涅伯爵)。阿方索立即放弃了法国的领土,进军葡萄牙。双方开战。桑乔二世与阿方索进行了两年的内战。无奈桑乔二世不得人心,战败,被迫逃往卡斯蒂利亚的托莱多。1248年他去世并被埋葬于此。在教会的支持下,阿方索为阿方索三世继承了葡萄牙国王的王位。
桑乔二世,葡萄牙国王(1223-1247年在位)
为了登上王位,阿方索于1248年放弃了对布洛涅的权利。1253年,他与妻子勃艮第伯爵夫人玛蒂尔达离婚,以便迎娶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世和吉隆市长的私生女卡斯蒂利亚德·古兹曼。与利亚的比阿特丽斯结婚。获得了卡斯蒂利亚的支持。姚决心不重蹈他哥哥的覆辙,特别关注由商人和小地主组成的中产阶级。1254年,他在莱里亚市召开了第一届科尔特斯议会,由贵族、中产阶级和所有市政府的代表组成。他还颁布了旨在限制上层阶级滥用权力的法律。阿方索三世被人们铭记为一位杰出的行政官员,他建立了多个城镇,授予许多其他城市称号,并重组了公共行政管理。阿方索三世坐稳王位,随后与尚在南方盛行的穆斯林开战。1250年,在他的军队领导下,阿尔加维成为葡萄牙王国的一部分。这也标志着葡萄牙从穆斯林手中收复了全部失地。阿方索当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远见。他在位期间采取的进步措施包括鼓励除贵族和神职人员之外的下议院代表参与治理;结束预防性逮捕,以便所有未来的逮捕必须首先提交给法官以确定拘留;财政创新,例如与商人阶级谈判特别税和直接向教会征税,而不是贬低造币厂的财富。但这些措施也极大损害了教会的利益。桑乔二世于1247年去世,导致他进一步被罗马教廷逐出教会,这可能大大加速了他的死亡,他的儿子迪内什在18岁时过早登上王位。
阿方索三世(1247-1279年在位)
迪内什是一位注重文学艺术的国王,迪内什对葡萄牙语的发展影响很大。他曾下令所有官方文件都用葡萄牙语书写,以取代过去普遍使用的拉丁语。这一政策促进了葡萄牙语的使用和完善。迪内什本人对文学很感兴趣,葡萄牙的许多早期诗歌可能都归功于他。迪内什一世总体上是一个倾向于集权的统治者。为了与天主教会和大领主抗衡,他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限制教会的司法权。这些斗争的另一个结果是,为了打破教会学校的知识垄断,迪尼什于1290年在里斯本建立了一所大学,后来于1308年迁至科英布拉,即现在的科英布拉大学。迪内什一世统治期间,葡萄牙取得了一些经济进步。他鼓励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开设金矿,并不反对外国商人在葡萄牙从事贸易。热那亚人开始在葡萄牙出现并定居,他们丰富的航海经验对葡萄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迪内什一世是第一位鼓励建立商船队和海上力量的葡萄牙国王。他从国外招募人才,指导本国人民学习航海技术。在迪内什一世统治期间,热那亚移民伊曼纽尔·佩萨尼奥成为葡萄牙第一任海军指挥官。迪内什一世之后,葡萄牙开始发展远洋贸易,向远洋强国迈进。
迪内什一世(1279-1325年在位)
三扬帆
迪内什王位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阿方索四世。阿方索四世,绰号“勇者”,崇尚武力,精通军事。1336年至1338年,葡萄牙与卡斯蒂利亚因子女结婚而爆发战争。战争的起因是阿方索四世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卡斯蒂利亚,但女儿却不受宠,终日受到虐待。另一方面,阿方索四世娶了他的儿子、王位继承人佩德罗亲王(Pedro)为妻,姻亲都是卡斯提尔的显赫贵族。但这位姻亲后来竟然支持葡萄牙国内反对国王的势力。没关系,国王立即解除了婚约。当这两件事混合在一起时,双方的仇恨就只能通过战争来化解。葡萄牙在陆战中稍占优势,但在海战中输给了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一世。最终,是教皇出面达成休战。两年后,一支来自摩洛哥的儒家军队越过海峡帮助格拉纳达的摩尔统治者。见卡斯蒂利亚无力抵抗,她一脸平静地恳求葡萄牙出兵求救。阿方索四世也清爽了,立即率军东进,在萨拉多之战中重创异教徒。因此,他被称为“勇敢者”。1348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也蔓延至葡萄牙,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农村劳动力锐减,农业面临危机。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国王于1349年颁布法令,规定了雇佣工人的最高工资限额,以避免因劳动力缺乏而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和用工成本增加。但这并没有多大帮助。过去,租户按年支付工资,雇用工人按月、每周甚至每天支付工资。这些人堕落为农村无产者。加剧了葡萄牙王国的动乱。
战斗中的阿方索四世
阿方索四世晚年,一场宫廷丑闻(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悄然爆发。事件起因是阿方索四世为晚年的佩德罗王子找到了另一个卡斯,蒂利亚贵族康斯坦莎·曼努埃尔已订婚。这位小姐出嫁时,身边有不少贵妇相伴。然而,王子并不喜欢新娘,而是爱上了她的陪嫁女仆,美丽绝伦的伊内斯·德·卡斯特罗。佩德罗王子和这位女士一见钟情,并做出了终生的私人决定;但为了不反驳父亲的面子,王子还是嫁给了为他安排的人。但私下里,她经常与伊内斯幽会,后来她干脆被安置在科英布拉,在那里他们公开同居,并生下了两个儿子。不久之后,康斯坦莎·曼努埃尔因抑郁症去世。这桩丑闻在葡萄牙众所周知,阿方索四世勃然大怒。蒂利亚的反葡萄牙贵族关系密切,可能会以此为契机干涉葡萄牙,因此国王在1344年将伊内斯流放到卡斯蒂利亚边境的阿尔伯克基城堡。然而,距离并不能抹杀佩德罗和伊内斯之间的爱情,他们经常通信。此后不久,他被带回来,而伊内斯养母的儿子若昂·阿方索·德阿尔布开克则在卡斯蒂利亚上窜下跳,企图篡夺王位。通过妹妹的关系,他说服了葡萄牙王子佩德罗站在他们一边反对国王,这样葡萄牙就可以为叛军提供后援。1354年,他派人直接联系王子,声称自己是卡斯蒂利亚的孙子(其母亲是卡斯蒂利亚公主),说服后者加入王位争夺。一系列的变故让阿方索四世难以忍受,认为伊内斯是万恶之源。1355年,在佩德罗亲王不在的情况下,阿方索四世率领人突袭了伊内斯的住所并杀死了伊内斯。斯,一代美人,香消玉逝。
伊内斯
佩德罗听到这个消息非常伤心,气得自己变成了美女。他咽不下这口气,立即发动叛乱,率领叛军包围了波尔图,准备为自己的爱人讨回公道。战斗异常激烈。据说,当王子的军队包围波尔图时,守军将停泊在杜罗河上的所有船只的船帆和旗帜扯下,填补了城墙的缝隙。双方伤亡无数。双方都受到伤害,最终在教会和王后的调解下,父子俩无奈和解。佩德罗发誓要忘记过去,但他再也没有见过父亲。两年后,阿方索四世因抑郁症去世。佩德罗即位,称佩德罗一世(1357年-1367年在位)
佩德罗一世(1357-1367年在位)
痴情的佩德罗我从未忘记过伊内斯。他上任后追杀了数名参与刺杀伊内斯的贵族。杀害内斯·德·卡斯特罗的凶手被遣返葡萄牙,其中两人被捕,其中一人去了法国,悲痛欲绝的王子亲手挖出了两位贵族的心脏。不仅如此,1360,佩德罗再次举行了“婚礼”和加冕仪式。佩德罗给已经变成骷髅的伊内斯穿上了婚纱,将她推上王位,宣布她是葡萄牙女王,亲吻了他的手掌,并强迫贵族和主教向骷髅行礼。所有人都震惊了,佩德罗的举动震惊了朝野。仪式结束后,佩德罗将伊内斯的遗体安葬在阿尔科巴萨修道院,并修建了两座巨大的坟墓。此后,直至去世,他都没有娶妻。据说其华丽的装饰是葡萄牙哥特式艺术的巅峰之作。陵墓建成后,佩德罗立即将名义上的女王的尸体迁至此处,而另一座陵墓自然是留给佩德罗本人的。两座陵墓并非并列,而是相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当末日审判的日子到来,死人复活的时候,两人推开棺材坐起来,佩德罗首先看到的就是伊内斯,而伊内斯首先看到的就是伊内斯。看到这将是佩德罗。这个爱情传说在欧洲广为流传。文艺复兴时期,这个传说成为剧作家和诗人永恒的主题。代表作品是安东尼奥·费雷拉的戏剧《卡斯特罗》和卡蒙斯的长篇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描述这一悲剧的片段。前者堪称葡萄牙文学史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而后者在欧洲的传播则使得这个故事变得更加广为人知。据统计,围绕这一主题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歌曲或芭蕾舞剧多达126首。后来,这个传说甚至被搬上银幕,成为造型艺术的题材。
骷髅女王
佩德罗上任才十年,但依然有着出色的政绩。这十年来,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完善了王国的法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公正无私地判断事情。不仗赖,所以获得了“正义”的称号。葡萄牙人民非常爱戴他,都说“佩德罗当国王的十年美好时光,在葡萄牙是前所未有的”。在十五世纪编年史家费尔南·洛佩斯的笔下,“正义”甚至在夜晚用火把照亮了这座城市,就像白天一样,并与欢乐的人们一起快乐地跳舞。但幸福是短暂的。失去伊内斯的痛苦让国王整天皱着眉头。1367年,郁郁寡欢的佩德罗追随伊内斯。费尔南多(又译斐迪南),佩德罗和康斯坦萨·曼努埃尔的儿子,绰号帅哥,即位
费尔南多从小就因为母亲的缘故,没有得到父亲的爱,存在感很低。他养成了多疑、敏感、多疑的性格。1375年,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费尔南多勇敢
阿方索四世
他在
工资管制法令的基础上,颁布了新法,规定禁止流浪、乞讨,能劳动的就必须劳动;那些愿意工作的人可以分享因前任所有者去世而废弃的土地。同时他在
波尔图
的海事贸易基金会也在里斯本建立了一个类似的机构——CompanhiadasNaus(CompanhiadasNaus),并颁布法令,需要建造船舶的商人可以向国王提出申请,获得许可后就可以沿海地区贸易。从皇家花园砍伐木材。海上贸易进一步发展。但这些措施无疑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费尔南多诉诸军国主义,贸然对卡斯蒂利亚发动战争,争夺卡斯蒂利亚王位。最终,双方都一无所获。1371年,在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的斡旋下,卡斯蒂利亚王位终于登基。由费尔南多一世和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二世的女儿莱昂·纳德联姻而成。但此时费尔南多一世爱上了他的部长夫人莱昂诺尔·泰勒斯·德·梅内泽斯,并试图解除她之前的婚约,因此他无暇与伦纳德结婚。此举在国内引发了新的风波。里斯本的公民和贵族走上街头抗议国王的荒唐行为,费尔南多被迫妥协。1383年,费尔南多无子嗣而死,葡萄牙顿时陷入更大的混乱。(未完待续)
帅气的费尔南多一世
(芝兰学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