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后,国家主席毛泽东正式批准并宣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这也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
授予
也正是因为如此,1955年授勋后,就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元帅10人、上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802人。除了这些功勋卓著的开国将领之外,此次授奖还涉及到更多的校级军官和中尉级军官。
这个数字有多大?截至1955年底,解放军百万官兵中共有644686名军官获得军衔。其中最低的是准尉,最高的是元帅。其中,最低军衔准尉约11.3万人,其他中尉级军官约49.8万人,校级军官约3.2万人。
那么,在这60万多名开国军官中,有多少女性军官呢?令人惊讶的是,女干部的数量如此之少,只能用“少如星”来形容。
1955年授衔后,第二年年初,解放军总干部部向军委写了一份报告,名为《评衔工作总结》。报告对获得军衔的女干部进行了统计。
根据这份报告,全军授予军衔的军事、行政、技术干部中,授予准尉及以上军衔的女性仅有4665人,占军衔总数的0.817%,甚至更少超过60万军衔军官。
解放军女兵
这4000多名女军官中,1名女干部被授予大校军衔,1名女干部被授予大校军衔,7名女干部被授予中校军衔,34名女干部被授予少校军衔,总共有43名上校军官。中尉人数稍多,为3874人,其中上尉143人,上尉283人,中尉797人,少尉2651人,准尉748人。
当然,由于政治干事不属于总干部部管辖,所以这个数字不包括政治干部。但与女性军事行政技术干部相比,女性政治干部的数量实际上较少。
所以,开国元勋中唯一的女将军李真少将虽然是从政治干部中出来的,但即使算上女政治军官,1955年授勋的女军官比例也太低了。
当然,有人可能会解释说,开国军官授衔时女性比例很低,但这其实与军队的特殊性有关。
李震少将
战争的残酷以及女性在体力和生理上先天的劣势,使得女性不适合战争。因此,无论是作战部队还是后勤部队,很少有部队大量招募女性。如今,世界各国武装部队中的女性比例也很低。
这个理由当然没有问题,而且完全正确。但1955年入伍时,女军官仅占现役军官总数的0.817%,仍然太低。有多低?以不同时期的解放军为例。
从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到1965年军衔制度废除,10年间共有1614名军官被授予少将军衔以上军衔。1600多名开国将领中,只有一位女将军,她就是李真少将。
然而,1988年解放军重新实行新的军衔制度后,直到1998年,近10年解放军中的女将军多达22名。如此大的差距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军队中女性较少”来解释。
解放军女兵
其实,虽然一直有“战争让女人走开”的说法。但由于个人意愿、战争的特殊情况以及某些职位的存在,任何国家的军队中一直都有少数女性,解放军也不例外。
无论是八一南昌起义还是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造反派中都有女性革命者。李珍少将是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早在1926年就参加革命,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在数百万解放军中,也有不少女干部和女战士。这个数字是多少?多达数十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主张男女平等,军队也不例外。因此,在1952年3月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之前,男军官和女军官在职务评价、军衔、待遇等方面完全平等。
八路军女战士
所以,1952年,数百万解放军中,就有数十万女兵。其中,有5万多名女干部被评为副排以上,即有资格授予准尉以上军衔。
总政治部曾强调军队女干部问题:
我军女干部和新加入的女知识分子数量非常多,而且很多都是经过培训改造的,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并在整编中安排适当的工作或学习,使他们能够得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实际情况显然并非如此。1955年授予军衔时,授予军衔的女干部只有几千人,与5万人的数字相去甚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原因很简单。1955年授勋前,10万多名解放军女兵脱下军装,退伍到外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李真少将和夫人
这其实与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全面学习苏联,大力推进军队现代化、正规化有很大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实行片面外交政策,开始全面学习苏联,军事建设也不例外。
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军事革命的辉煌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解放军是完美的。面对日益现代化的战争,仅有小米和步枪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战争形势。
因此,无论是基于现实考虑还是未来发展需要,解放军正规化、职业化是大势所趋。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全面实行正规化、现代化。而已经实现了军队现代化、机械化的苏联军队,自然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对象。
而且,由于当时中国和苏联还处于蜜月期,苏联也派出了大批顾问帮助指导。苏联军事顾问因此深入参与了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苏联
比如1955年军衔评估中,苏联顾问就提供了很多建议。对于解放军中女兵数量众多,苏联顾问的意见也很明确:应尽可能减少女兵数量。
比如1952年,苏联顾问就明确指出:
不宜大量女干部留在部队工作。留军者,应与男子同等要求,并可随时奉命调动,否则不予授予军衔。
因为在苏联人看来,女性由于身体和生理的限制,不太适合在军队这种要求高度服从和高强度的群体。包括苏联自己的军队,女军官的比例也很低。
总政治部也承认这一点。当时总政治部认为,女同志不宜大量到军队工作。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女同志不能适应现代国防建设。
毛主席授予李真少将称号
正规训练时,军队生活紧张,工作和纪律要求严格。各部队必须根据部队任务的需要随时调动。特别是,未来的战争将是机械化战争,各种兵种协同作战。战斗和工作所需的速度和准确性将与过去不同。这将是极其紧张和暴力的。没有强健的身体,就无法承担现代战争的严峻任务。而对于普通女同志来说,由于身体和生育因素,她们很难适应军队的这些严格要求,应该不再不愿意大量留在军队。
针对一些女干部不愿离开部队或想不通的情况,总政治部进一步解释:这并不是对女同志的歧视思想或不平等待遇,而只是对女同性恋者的爱护和关怀。
当然,因为现代化国防力量建设的需要,不适合大量女同志到军队工作,但也不是全部,更不是一刀切,有能入伍的女兵还是少数。甚至获得称号。
关于退伍女军人、女干部的安排,1953年6月,总政治部在《关于今后部队妇女同志工作问题解释要点》中明确表示:
为适应军队正规化、现代化的要求,新编制实施后,不适合从事军事工作的女同志将有计划、有序地留在部队。如果到当地工作或学习,少数既不适合当兵又不能转业的学生将被复员或当作家属对待。
定下这样的基调后,中央军委和有关部门随后出台了多项相关文件,对军队女干部女兵退役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解放军女兵
7月10日,中央军委还明确规定了处理这一问题的部门分工:政治部负责全军女政治干部,干部部负责军队行政技术干部,军务处负责本级以下妇女的处理。
对于解放军十万多名女干部、女战士来说,她们对军队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军队,被要求复员,这也造成了一些人的不舍。
随着颁奖时间的推移,对待部队女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例如,1955年1月,国防部发布《关于处理和留用妇女工作人员的决定》。这个规定非常明确、严格,回旋余地不大。法规明确规定:
首先,除了医务人员,作战部队中的女性不能留用。
其次,省军区系统和后勤部门的女性普遍被工薪人员取代。
志愿军女兵
当然,规定虽然严格,但并不是所有女军官都不能授予军衔。该决定还规定,女干部中,有以下五种职务可以授予军衔:
实行军衔制度时,只有担任医院院长、副院长、军医、助理军医、工程技术人员的女职员才能授予军衔。
同时,解放军对广大女职工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除师卫生营外,全军、师及其所属单位的女职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持有的,应全部从部队转业,按专业或转业分别处理,并应在1955年6月底前处理完毕。对未处理的情况,“暂停发薪”。
同时,该决定还明确要求,未经军事委员会批准,任何军队、机关、学校不得招收女同志入伍服役。
因此,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严格规定,解放军十万多名女官兵中的大多数不得不脱下心爱的军装,离开军队。
从1952年军队整编到1955年9月授衔,三年多时间,军队中女干部超过5万。脱掉军装,离开军队。
当然,部队的组织和清理不仅仅是女干部的事。事实上,在授予军衔之前,人民军队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从未实行过军衔制度,也没有严格的限额。
李震少将
所以,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时全军的军事行政、技术干部中,非军事军官多达23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适合授衔。军衔。
因此,包括10万女官兵在内,1955年授予军衔前,全军调整了40万多人,其中相当一部分脱下军装退役。随后于1955年获奖。
当然,让10万名女官兵脱下军装离开军队,是出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这个规定在当时过于严格了。
所以从1960年开始,很多脱掉军装的女同志开始重返部队。比如,一些早在红军时代就入伍的女干部陆续回到部队,并被分配到军官岗位,授予军衔。
无法劳动的女兵也恢复了军衔,并且仍然得到军队离休干部的赡养。这项政策的出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很多女干部的遗憾。
本文为一点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