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布林肯回国就变脸,叫嚣要做中国不喜欢的事,外交部对其言论不满

0
分享至

文/墨兰史书

6月中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刚刚结束了他今年的访华之旅,飞回美国。

可短短十天过去,布林肯就完全忘记了来华访问的洽谈成果,转而翻脸将矛头指向了中国。

他在媒体面前公然宣称,要继续做“中国不喜欢的事”。其中的敌意和挑衅呼之欲出。

更过分的是,布林肯甚至诬告中国的执法部门“错误羁押”了美国公民,并将矛头指向了在美国境内的中国公民。

前几日的热络和善,转眼之间变成了当下的反颜相向。

即便是早已对美国的“虚伪反复”有所见识,如此大相径庭的态度、阴晴不定的做法,还是禁不住让国际民众咋舌。

“羁押”风波

不放过任何一点点风声和苗头,将矛头指向中国,将脏水往中国身上泼——这一招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也算是用的轻车熟路了。尤其在今年,这样的诬告已经让民众屡见不鲜。

2月,美国政客就曾对我国的“气象气球”大做文章,大肆宣扬那是是我国在亚洲地区实施间谍侦察活动的罪证,甚至派遣专门的研究团队对气球的残骸进行打捞研究,坐实这一虚假新闻的可信度。

6月,拜登政府更是以俄乌战争中,对俄进行军事援助为借口,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部分领域的投资,制裁了一大批中国的企业。这样的政策即便是在美国国内也并不被相关投资者所支持。

此外,还有美国一再插足我国的红线问题,对“台海问题”发表不当言论。甚至将航母派遣至越南,想要找到尝试撬动台海地区的支点。

同在今年六月,此次“羁押”也被西方世界拿来作噱头。这一“羁押”事件被布林肯擅自定性为“错误”,明目张胆的要求中国执法部分“释放”其公民,这样的说法更是显得无知至极、荒谬可笑。

就在六月二十日,有英国媒体的记者对外交部发言人进行了详细的提问,询问“布林肯要求释放被错误羁押相关人员”的问题。

这足以见之布林肯的态度,以及美国的政客又在这一问题上做的文章。

但事实的真相显然不会被只言片语的掩饰而蒙蔽。

发言人毛宁这样表达了中方的立场:“中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不可能存在“错误羁押”的情况。美国三人在中国境内被羁押,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触犯了中国当地的法律,中国的执法部门是在秉公执法。”

触犯所在国当地的法律,其所在国家有权利对其中涉事的犯罪分子依法处置。这在国际上也是不容置喙的执法原则。

可美国政府对于这样的回复并不买账,一再滋生事端,甚至干扰了我国境外公民的正常生活。

就在记者对此事提问的同一天,同是六月二十日,有消息证实中国公民在境外被捕,被逮捕的理由竟然是“强迫他人回国”。

我们无法确切的得到肯定,前后发生的这两件事情是否构成因果关系,美方的错误处置是否存在报复性质。但绝对能够确认的是,遭到逮捕的中国公民“强迫他人回国”肯定是无稽之谈。

就外交部的最新回应来看,遭到逮捕的正是我国的境外执法人员,而“强制性要求美国境内人员回国”只是例行公事,是将逃往境外的违法人员遣返而已。

布林肯宣称的情况与事实截然不同,其中暗含对中方的敌对态度也让我们看出了中美合作困境重重的前路。

要知道,对逃亡他国的犯罪分子进行追捕遣返,是有效打击国际犯罪、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形式。

毫无疑问,跨境追逃犯罪分子的执法方式是为国际所认可的,并且属于国际惯例,更别说中方一向尊重当地的法律政策。

而美国罔顾事实真相,捏造虚假信息,并将真正有所作为的中国公民抓捕羁押,这样行为让人怒火中烧、嗤之以鼻。

两个国家,两种不同的“羁押”让我们看到:扣在中方头上“错误羁押”的帽子,竟是美方秉公执法下的“现状”。

这样戏剧性的一幕,让我们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言行视如敝屣的同时,也不禁深思。反复摇摆的对外态度,甚至不惜损毁美方的国际信誉,这样的作法,究竟有什么目的?

为政府“打补丁”

态度反复、阳奉阴违,可以说是美国政府的常态。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此次访华,也算是在他本人的反颜相向下无疾而终。

至于在中国访问期间,布林肯与中国达成的“五项同意”,更是在公众面前只字未提,也没有联合声明的发表,没有会议情况的公开。

来访前拼命造势大张旗鼓,来访后就偃旗息鼓不言不语。只剩下布林肯在面对美国媒体时,冷冰冰的公开扬言。

这样的结果完全没有达到“布林肯访华”预期中的结果,既没有缓和中美关系,也完全没有解决实际性的问题。

有分析称,布林肯这一态度,极有可能是在为拜登政府“打补丁”。

算一算拜登政府上台的时日,很多人都会反映过来,明年即将迎来美国大选。或许只有在此背景下,我们才能够对美国恶劣的行径找到合适的解释。

因为在大选还剩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能否再次胜选进行连任,拜登政府近期的所作所尤为重要。

如果说先前,美国各高级官员对中方的示好是迫于美债的形势、迫于利益关系的话。

那么此时,对中国恶意诋毁,就是为了在美国国内争夺部分人民的支持和好感进行的讨好献媚了。

无论是由于美国政府的舆论导向,还是由于美国政客的肆意宣传,美国国内的确存在一部分群众不能客观认识中国,对中国没有什么好的印象。

就在不久前,美国众议院内的部分人士还在通过弹劾拜登的条款,企图对拜登家人的财务情况进行查证核实。同时,还试图厘清在阿富汗撤军一事中,拜登本人的责任。

共和党一贯作为态度强硬的代表存在。在美国的政治语境下,布林肯访华、甚至美国财务长耶伦也频频示意有访华意愿的行为,完全可以被定义为“对华政治软弱”。

一旦这个“对华政治软弱”被美国国内的舆论界所注意,并借题发挥造成影响,那拜登政府就很难在下一次大选中获得共和党的支持了。

那回顾今年中美的交流情况,这样的所谓“对华政治软弱”发生了其实不只一次。

这样的情况显然已经为拜登政府连任的“稳妥”捅了个窟窿,如此一说,布林肯完成访华后态度截然不同,无非是为摆脱“对华软弱”而“打补丁”,竟完全是在争取共和党的好感。

这一补丁究竟能否奏效,我们很难分说,只有到明年大选时才能见分晓。但这一次缓和中美关系的机会,却实打实的葬送在布林肯不负责任的言行里了。

这是身为美国国务卿的布林肯对美国外交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此次访华行程的不负责任。

而中美关系就在美国高级官员的一次次“不负责任”行为中,逐渐冷却。

新一轮的交锋

布林肯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派其实并不出人意料,反复“出招”背刺中方的背后,似乎是中美新一轮的交锋。

就目前的中美关系来看,局面并无缓和趋势。布林肯访华似乎想为中美关系画上“护栏”,可随后他的大放厥词,又没有对维护双方关系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在这场关系中,中方一直都是原则清晰、立场坚定,可美国一直都没有拿出应有的诚意。中方在意的“台海问题”避而不谈,其他的问题上也是屡屡挑衅,小动作不断。

有专家分析,若一直保持这样的情况,中美极有可能加速“新一轮的交锋”的到来。

我们仅就近两个月的时间来看,这种无中生有的“小动作”已经达到了令人厌烦的程度。

美国当地时间6月23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以涉嫌生产销售涉芬太尼化学前体为由,起诉多家中国企业和数名中国公民。这完全是美国的相关执法部分在第三方国家以“钓鱼执法”的形式诱捕中国公民。

巧妙的是,当天同一时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于“禁毒”的态度中方始终是坚决抵制的。美国将目光转向中国企业和公民的行为,让人出离愤怒。

28日,美国海军将一架航母直接开到了越南,展开对越南为期五天的访问。这一行为更是试图撬动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重要支点。

此后,美国还对媒体宣称,要组织启动名为“太平洋先锋队”的联合演训。就30日的报道来看,韩国、日本等纷纷发布了参与的官方消息。这样的演训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中国。

在军事上的示威恐吓,经济上的打压制裁,美国“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实在是让人不齿。

与此相矛盾的是,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美国企业的对华并购投资保持稳定中增长的形态。

对美国国内的企业来说,他们甚至十分抵触拜登政府对华企业限制投资的政策,并且对中国这个巨大而有韧性的市场极有好感。

但拜登政府对于人民的诉求视而不见,一度将敌意投向中国,其对华的根本立场和态度足以见之。

那就是完全把中国当作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持续的打压、诬蔑,这样的行径中暗含着对于中国保持快速发展的担忧和害怕,担心自己“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旁落,以致于罔顾了事实真相。

早在2022年,王毅部长就曾对中美关系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王毅部长指出,合作还是竞争,实际上是影响到中美双方关系的根本性问题。要守住和平的底线,就一定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中国一贯的原则立场就是,坚持选择和平共处。和平发展也是中方对于中美关系的一直期待。

可就今年的美国的做派来看,关于“合作”这一期待要实现还有相当的难度。反倒是“交锋”的可能性占了上风,且交锋和对抗频频出现。

尽管双方的利益关系不可能完全斩断中美的联系,但美国趾高气扬的态度,肆意妄为的做法,已经表示出了美国并不认为能够同中方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摆正态度

布林肯的大放厥词正是美国拜登政府,甚至是美国国内对华态度长期状态的一个表现。

经济上的密不可分,与政治上的摩擦不断,无疑给双方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就在近日,布林肯在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一次活动上再次谈到了他的访华之行。他这次又声称“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和平共处的解决方案。”

可这次,他左右摇摆的态度已经让公众对布林肯的发言失去了信任,媒体多把这一言语行为解读为是为美财务长耶伦访华造势。

可以猜测的是,短期内,中美关系缓和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美国仍需要摆正态度,认清现实,拿出应有的诚意,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今天,达成与中方合作互惠的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河北沧州一辆路虎车在路上疯狂乱撞,一男子被警方控制…

突发!河北沧州一辆路虎车在路上疯狂乱撞,一男子被警方控制…

火山诗话
2024-05-31 17:48:33
精致的脸庞、漂亮的可爱

精致的脸庞、漂亮的可爱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10 17:37:22
1179万大学生即将“涌向”社会,外卖、滴滴、快递员要更卷了!

1179万大学生即将“涌向”社会,外卖、滴滴、快递员要更卷了!

鬼谷子思维
2024-05-30 16:35:00
吃瓜!坐头等舱的“小学校”教授,身份被扒:曾被学生举报嫖娼+诱奸

吃瓜!坐头等舱的“小学校”教授,身份被扒:曾被学生举报嫖娼+诱奸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5-31 17:09:01
惨败日本!蔡斌连换四大主攻,朱婷上场无济于事,女排输在哪里?

惨败日本!蔡斌连换四大主攻,朱婷上场无济于事,女排输在哪里?

骑马寺的少年
2024-05-31 22:23:52
央视曝光市场“夺命毒衣服”,致癌物超标20多倍!可别再乱买了

央视曝光市场“夺命毒衣服”,致癌物超标20多倍!可别再乱买了

39健康网
2024-05-30 20:51:12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中国至少有10座城市拥有申奥实力,但机会更应留给其他国家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中国至少有10座城市拥有申奥实力,但机会更应留给其他国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31 14:08:07
说实话,我确实不大理解,今天看到相关新闻时很震惊。

说实话,我确实不大理解,今天看到相关新闻时很震惊。

火山杂谈
2024-05-31 23:29:47
商户注册“鼠头鸭”商标罚三万, 没收所有违法所得,处罚力度大?

商户注册“鼠头鸭”商标罚三万, 没收所有违法所得,处罚力度大?

普陀动物世界
2024-05-31 20:16:42
太会了吧!故意抵住桌子大秀事业线,孟姐太懂流量了

太会了吧!故意抵住桌子大秀事业线,孟姐太懂流量了

开心蕾蕾
2024-05-31 14:55:35
【奔流·调查】怀胎7月女大学生被当肾病医治后身亡 河南邓州市人民医院拒绝提供鉴定材料

【奔流·调查】怀胎7月女大学生被当肾病医治后身亡 河南邓州市人民医院拒绝提供鉴定材料

奔流新闻
2024-05-31 17:06:25
C罗哭成泪人!从世界杯到沙王冠,两年败给同一人,已3年无冠

C罗哭成泪人!从世界杯到沙王冠,两年败给同一人,已3年无冠

奥拜尔
2024-06-01 05:35:30
重磅!芬兰爆发大游行,要求政府出兵收复被俄罗斯侵占的领土

重磅!芬兰爆发大游行,要求政府出兵收复被俄罗斯侵占的领土

霹雳炮
2024-05-31 21:31:54
中国女排为何1-3溃败?前队长惠若琪一针见血,点名1人,球迷怒批

中国女排为何1-3溃败?前队长惠若琪一针见血,点名1人,球迷怒批

二哥聊球
2024-06-01 00:24:44
陕西渭南三岁半女童失踪2月有余,当地:案件一直在办理

陕西渭南三岁半女童失踪2月有余,当地:案件一直在办理

极目新闻
2024-05-31 14:20:26
249天努力功亏一篑,C罗丢冠悲痛欲绝,倒地痛哭+流着泪走出球场

249天努力功亏一篑,C罗丢冠悲痛欲绝,倒地痛哭+流着泪走出球场

侧身凌空斩
2024-06-01 06:01:32
5月31日俄乌最新:美国政策出现重大逆转+普京官邸被点

5月31日俄乌最新:美国政策出现重大逆转+普京官邸被点

西楼饮月
2024-05-31 15:00:13
央视三胎宣传片,网友:这可能是现在人不想生孩子的原因!

央视三胎宣传片,网友:这可能是现在人不想生孩子的原因!

史说新风
2024-05-31 09:23:42
恳请中国队退出!巴黎街头屎尿横飞,画面不忍直视,还开奥运会?

恳请中国队退出!巴黎街头屎尿横飞,画面不忍直视,还开奥运会?

青栀伊人
2024-05-30 22:13:48
这是当下普通人生活的一点真实记录

这是当下普通人生活的一点真实记录

清晖有墨
2024-05-31 11:59:32
2024-06-01 09:20:49
铁酱酱酱酱酱
铁酱酱酱酱酱
众里寻他千百度,翻箱倒柜找秋裤
1168文章数 13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见面后 美方第一时间发新闻稿积极评价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见面后 美方第一时间发新闻稿积极评价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外观内饰升级/六项权益 全新哈弗H6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手机
房产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别急着换机,下半年有6款迭代旗舰在路上,超声波指纹已成标配!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旅游要闻

美国华盛顿年内将迎来大熊猫“宝力”和“青宝”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