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空军早年以红旗-64防空导弹为核心,加上舰载730近防炮,组建了红旗-6A弹炮合一防空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弹炮合一类的防空系统虽然很多,但本质上可以分为“导弹为主,高炮为辅”、“高炮为主、导弹为辅”两种。具体区分也很简单,前者往往有专用防空导弹,射程较远,后者则普遍装备单兵防空单位。红旗-6A毫无疑问是前者,不过其性能稍显过时,于是新一代红旗-11应运而生。其使用的导弹正是FM-3000自用版,配上火力更加强悍的1130近防炮,效果相当出色。此外,航展上还展出了以“一坑四弹”模式搭载的FM-3000舰用版,当年没竞争过红旗-17的FM-3000,在海空军装备序列中大放异彩,属实有点出人预料。
▲红旗-11体系中的FM-3000防空导弹
从定位上来说,红旗-17是典型的野战伴随防空装备,机动性强,能为跨区域活动的陆军部队提供实时防空掩护,但射程较近。而FM-3000则属于要地防空,以静止发射为主(舰载型理论上来说也属于行进间发射,不过超大的舰体降低了影响),射程更远一些。因此,没有绝对好或者坏的装备,主要看其应用在什么领域,是不是适合其特性。在红旗-6、红旗-11之外,国内还有不少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自用、外贸型号众多,比如CS/SA5、FK-2000/3000等。这些装备本质上是以高炮为主要武器,导弹只是用来“查缺补漏”,因此主要装备对象是陆军野战防空部队,这和红旗-6A、红旗-11以导弹为主要武器,有本质不同。
▲自行高炮搭载的单兵防空导弹始终是辅助武器
纯粹的高炮防空系统历史比较悠久,国内现有型号也很多,不过绝大部分都集中在25毫米、30毫米和35毫米三种口径。虽然载具、管数和弹药种类各不相同,但现阶段相同口径高炮的针对目标大致接近。具体来说,35毫米口径高炮单发杀伤大,主要用来攻击直升机;30毫米口径高炮在末端反导、拦截超音速导弹领域表现出色,25毫米口径射速快,最适合反制无人机。目前,国内自用高炮口径,逐渐向25毫米、30毫米倾斜,反直升机作战时略有欠缺的单发杀伤力,则通过更加密集的炮管数量来弥补。至于带有科幻色彩的激光防空武器,现阶段只有一款“寂静狩猎者”,已经在沙特取得反无人机实战战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