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电子书快速提供、英文论文撰写查重以及语法校对服务,全部免费!快快联系小编(文末二维码添加)。
第一作者:Li Jian
通讯作者:Li Jian; Yu Jihong
通讯单位:斯德哥尔摩大学;
安徽中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吉林大学
DOI:10.1126/science.ade1771
全文速览
报告了一种名为ZEO-3的新型高度稳定的纯二氧化硅沸石,它具有多维、互连的超大孔系统,通过由16元环和14元环硅酸盐四面体制成的窗口打开,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密度最小的二氧化硅多晶型物。这种沸石是由链状硅酸盐通过前所未有的一维到三维(1D 到 3D)拓扑缩合形成的。比表面积超过1000m2/g。ZEO-3与其他沸石和金属有机骨架相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和回收性能更高。
背景介绍
经过几十年的广泛和系统的沸石合成研究,仍然没有关于通过从1D前体缩合获得3D 沸石的报道实例或预测。我们报告了从ZEO-2(一种直接合成的复杂“沸石”链状硅酸盐)到 ZEO-3(一种完全连接的3D超大孔沸石(“ZEO-n”指材料)的这种1D到3D拓扑缩合由中国安徽ZEO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现并获得专利)。这种缩合不会改变链状硅酸盐的拓扑结构,由此产生的稳定沸石ZEO-3具有非常低的密度,是一个由相互连接的超大孔隙组成的多维系统(图1 ),以及在其结构中存在双四元环单元(D4R),它们是二氧化硅的小立方体。
图文解析
使用三环己基甲基磷(C19H36P+ , tCyMP)作为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在175°C下加热下,以摩尔组成为1SiO2 : 0.5tCyMPOH: 10H2O的凝胶合成了复合链二氧化硅沸石前体ZEO-2。ZEO-2是一种复杂的一维链硅酸盐,装饰有硅醇和硅醇盐基团(图2A),通过相邻链之间的大量H键将结构保持在一起(图2,B 和 C)。ZEO-2中的一维纯二氧化硅链沿 [001] 方向排列(图2A ),并在ab平面中被四个相同的链包围(图 2C)。在 ZEO-2 链的边缘,四个硅醇或硅醇盐形成一个四元环 (S4R),该四元环面向下一条链的相同 S4R,略微移位,H 沿 [110] 和 [1- 10]连接相邻链的方向(图2B )。ZEO-2的29 Si MAS NMR 光谱的高分辨率(图2D)揭示了四个Q 3 Si位点(–94.2、–95.8、–98.6 和 –100.4 ppm)跨越了Q 3前所未有的化学位移范围在沸石中,通常集中在–102 ± 1 ppm左右。然而,这些值完全在硅酸盐 的一般Q 3范围内。该光谱还显示了七个Q 4 Si 位点(从–106.8到–116.8 ppm),因此与晶体学结果非常一致。 29 Si{ 1 H} 交叉极化 (CP) MAS NMR 光谱证明在ZEO-2中存在这四个Q 3 Si 位点(图2D,顶部)。
在热处理过程中,ZEO-2中相邻的S4R通过末端Si-OH基团的缩合相互连接形成D4R(图3A),从而产生ZEO-3的全连接框架(图3,B和C)。 浓缩固体是真正的、不间断的 3D 超大孔沸石。ZEO-3的通道系统是3D的,具有16-×14-×14 元环 (MR) 通道(图3,B 和C),通道之间完全连通(图1)。缩合过程的实现由ZEO-3的29 Si MAS NMR 光谱证明,它揭示了完全缩合:所有Si原子都是Q 4位点(图3D,底部),具有可忽略的量Q 3可归因于连通性缺陷。
STEM印证了假想的结构模型,其中还确定了对应于tCyMP(C和P)的微弱信号ZEO-2的链(图4A)在ZEO-3中缩合后成为14-MR孔的地方。无法获得 ZEO-2 沿[001]的可视化,因为它受到较大厚度(因为这是长针方向)和不同z水平原子结构中存在的阻碍,这些原子沿x和y方向。ZEO-3的14-MR和16-MR 孔清晰可见(图4,B和C)。
ZEO-2链在拓扑结构上与β沸石的多晶型物B中发现的链相同,它不是孤立的链,而是嵌入在3D框架中。我们在这里使用首字母缩略词BEB来指代该多晶型物。BEB和ZEO-3中的链条由一个大型复合构建单元(图5A)构建,该单元交替旋转+90°和–90°(图5B,虚线箭头)。如果旋转始终以相同方向进行(即,始终旋转+90°或–90°;图5C, 虚线箭头), 然后会产生手性链, 它实际上嵌入在β沸石的手性BEA多晶型物中 (空间群P 4 1 22 或P 4 3 22)。因此,以类似于ZEO-2缩合的方式缩合这种链将产生新的手性16-×14-×14-MR假想沸石。ZEO-3(图 5D)和这种假设的手性沸石(图5E )分别对应于β沸石的多晶型 BEB(图5F)和BEA(图5G)的σ扩展)。由于ZEO-3已经实现,我们认为假设的超大孔σ-BEA沸石可能是未来研究的合理目标。
甲苯和水蒸气在ZEO-3上的吸附平衡容量大于在孔隙较小的 β 沸石上的吸附平衡容量(图6A)。ZEO-3表现出比β沸石更长的突破时间(更好的动态容量),几乎没有水的干扰(图6B )。ZEO-3的甲苯主要解吸峰发生在比 β 更低的温度(图6C),使其热再生更容易。因此,就吸附容量和再生潜力而言,ZEO-3优于用于此应用的参考沸石β。
总结展望
ZEO-3 的成功合成表明,可能被认为无法通过直接合成获得的材料可以通过合成后转化获得。这一观察使我们能够预见通过1D到3D拓扑缩合开发的新材料,就像使用 ADOR 过程所做的那样。值得一提的是,ADOR过程的最后一步是2D到3D冷凝,类似于此处报告的1D到3D过程,但会系统地减小与母体材料相关的孔径。
全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1771
向环材有料投稿,即可在文献电子书直达群享受免费文章查重以及校对服务!
关注环材有料视频号,提供会议、讲座等直播服务!
环材有料为广大环境材料开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发人员提供信息交流分享平台,我们组建了环境材料热点领域的专业交流群,欢迎广大学者和硕博学生加入。
进群方式: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为好友,邀请入群。请备注:名字-单位-研究方向。
扫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邀请入群,获得更多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