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风证券
集成电路半导体、新能源和高端机械装备的快速发展,也给相关检测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沙利文咨询预测,到2026年我国X射线检测设备除医疗健康领域外的其他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为241.4亿元,2021-2026年CAGR约为15.2%。
相关领域,我们对国外的依赖度还比较高,但国内公司已经开始奋起直追。有些公司实现了技术突破并开始产业化应用。
X射线工业智能检测装备:
X射线检测设备:通过X射线穿透不同密度(或厚度)物质的衰减差异,即X射线探测器探测到的X射线穿透被测物体后的剩余光子数量不同,可以得到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成像,通过影像分析而判定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类型、等级。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使用寿命一般3-8年:在线式的检测设备由于使用频率高、运行时间长,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一般在4年以内;离线式的检测设备视客户的检测需求不同使用寿命有所差异。在线型设备的X射线源使用寿命一般在1-3年。
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涉及环节众多,行业人士认为,X射线检测装备40%左右的成本来自X射线源,探测器则占成本的20%左右。
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和工业无损检测,其中工业无损检测领域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公共安全及其他(如食品安全等)等领域。
行业增长趋势:
根据沙利文咨询的统计和预测,除医疗健康外,2021年我国X射线检测设备的市场规模约为119亿元,受到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影响,预计到2026年,我国X射线检测设备除医疗健康领域外的其他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为241.4亿元,2021-2026年CAGR约为15.2%。
一、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驱动需求增长:
X射线检测可以用于晶圆检测与封装后检测工艺中。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封装测试约占整体集成电路销售规模的26.4%。目前,设备以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外厂商为主,特别是百纳米级检测精度的检测设备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外厂商。
PCB产业发展带动电子制造检测需求:据Prismark数据,中国市场PCB产值持续稳定增长,从2010年的201.7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51.0亿美元,CAGR≈5.7%,高于全球市场平均增速,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从2010年的38.4%持续上升至2020年的53.8%。PCB产业发展带动SMT贴装行业同步发展,对X射线影像检测设备的需求同步上升,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设备需求有望稳步增长:
半导体行业逐渐成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在相关扶持政策加持下,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行业有望蓬勃发展,对X射线检测设备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根据沙利文预计,到2026年,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1.2亿元,22-26年CAGR将达23.0%。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X射线检测设备逐步从国外垄断走向国产替代:国外企业起步早、技术经验积累深厚,根据沙利文的统计,目前中国X射线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设备领域有超过75%的市场被海外企业占据,尤其是在X射线高端电子制造及集成电路检测设备领域。中国企业中,日联科技(688531)以约6%的市场占比处于中国企业领先水平,包括日联科技(688531)、善思等在内的少数中国企业进入该市场。
日联科技(688531)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厂商,掌握基础算法和源代码,不断升级迭代。
二、新能源电池领域:国产X射线检测设备商占主导地位
动力电池检测:随着新能源汽车大面积普及,动力电池装机量迎来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锂电池检测设备需求。2017-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量CAGR为43.5%。根据沙利文预计,2022-26年,动力电池装机量CAGR为34.93%,在2026年达到762GWh。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逐步完善,在线式检测方式取代原有的离线式检测,进一步提高X射线检测设备的需求量。
消费电池检测:智能手表、TWS耳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电子烟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带来一定增长空间。
储能电池检测:受益发电、输配电、5G 基站、数据中心等场景,根据沙利文预计,2022-26年储能电池装机量将保持高速增长,CAGR达53.0%,在2026年达到新增装机量55.3GWh,储能电池的发展将会带动相关X射线检测需求。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驱动检测设备高速增长:根据沙利文统计和预测,2021年,X射线检测设备在电池检测领域的市场规模为13.2亿元,其中中国设备占主导地位。伴随着动力电池及储能企业产能的高速扩张,X射线检测设备在该领域的需求量增长迅猛,且设备技术迭代快,根据沙利文预计,2022-26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8.9%,预计至2026年,X射线检测设备在整体电池检测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8.0亿元。
中国企业占比超9成:电池X射线检测设备受到下游行业集中度的影响,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得益于中国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业上下游的高速发展,以及该领域对X检测设备的非标定制化需求较强,使得中国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的X射线检测设备国产化程度较高,中国企业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
根据沙利文的统计,2021年,正业科技(300410)市占率行业第一,日联科技(688531)在中国新能源电池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规模位列中国市场第二。
三、铸件、焊件及材料领域:国外X射线检测设备商占比约60%
大量应用于各类缺陷检测诊断:①金属铸造件(包括汽车各类零部件、一体化压铸成型车架、工业机械零件、轨道交通轮毂等);②敏感结构件(如航空航天、军工零部件等);③压力容器(如高压锅炉、气瓶、气罐等);④管件焊接等场景检测。
汽车制造业带动需求:X射线检测设备的需求量也随着汽车市场、航天航空等整体规模的扩大逐渐增加。在汽车向新能源、智能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同时,以X射线检测技术为主导的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也在不断保障汽车制造业的更新换代,X射线检测技术与汽车生产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
根据沙利文的统计和预测,2021年,中国工业领域(铸件、焊件及材料)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近21.1亿元,国外企业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整体市场占有率均较为分散。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4.2亿元,2022~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将接近17.0%。
国外企业处于市场主导地位:蔡司,依科视朗、菲尼克斯,其设备技术先进且单台设备价值高,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国企业中,日联科技(688531)、华日理学、丹东奥龙较为领先,是国外企业市场地位的主要竞争者及挑战者。
相关公司:
日联科技(688531)、善思、正业科技(300410)、华日理学、丹东奥龙等。
风险提示:国产微焦点X射线源进口替代不及预期;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的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