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普通劳动者收入很低,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劳动收入份额占比较低。
生产的要素一是劳动(劳动时间、受教育程度),二是资本(土地、厂房、机器),如果劳动拿走收入的60%,那么资本就会拿走剩下的40%。
假如国民收入是一个蛋糕,13.6亿的劳动者瓜分60%,剩下5千万拿走40%,这就是普通劳动者收入较低的原因:
蛋糕分的人太多,同时,先富的人也是这么富起来的。
一、蛋糕小:整体上人口基数大,人均少
与美国3.1亿人口相比较,中国有14.1亿人口。2021年,美国人均GDP70250美元,中国是12556美元,差距明显。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做大蛋糕,至少超越美国。
二、分配制度不合理,初次分配比例太高
1987—2019年,我国人均GDP由1987年的251.8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10216.6美元,名义增长3957.4%,在排除国际通货膨胀因素后实际变动倍数1932.2%,但是同时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持续扩大趋势,主要是第一次分配比例过高,从而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群体只见的收入差距。
2035年共同富裕阶段目标实现指数监测研究_
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切好蛋糕,增加二次、三次分配比例。
三、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事实上,中美收入占GDP比例差不多,那么中国工资普遍很低,问题出在分配制度上。
世界银行
(一)劳动收入占过低。综合来说,劳动收入占比都没有超过60%,而欧美发达国家是70%,这说明劳动回报率不足,反应在现实中就是制造业工人收入低于经合组织水平。
1995~ 2002年间,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稳中有降,但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然而2003-2006年,下降速度加快,2009年的劳动收入份额有所回升,可能与扩招之后大学生加入劳动有关。
最近十几年,劳动收入占比开始上涨,证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过低。
(二)不同行业劳动与资本收入比例不同。例如,农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一直保持在95%左右,这就解释了农民收入低的原因,资本投入份额太少。有学者发现,2007 年至2020 年在GDP 占比中增长最快的前10 个行业中的劳动收入份额如下。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之谜:技术进步还是结构转型?
上表中(1)公共管理、教育业,劳动收入份额比例最高,这也说明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收入增加的原因,在总体收入占GDP比例稳定的前提下,劳动收入份额越高,越能直观反映整体就业者收入的提高。
(2)而在建筑业由于劳动力基数大,所以普遍建筑工人收入较低而且没有保障。
(3)金融业收入较高是因为创造价值很高,加上从业人数极少,所以收入最高。
四、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与转移支付
提高普通人的收入,关键就是要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同时需要做的就是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也就是第二、三次分配。
劳动收入份额较低,很重要原因是国家拿走份额较高,比如中国烟草就是国家凭借垄断权力拿走的收益,这一块大多是财政支付的形式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在。
(一)有些行业要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比如制造业,比亚迪和特斯拉工人待遇的差距在于前者是不到50%或者更低,后者劳动收入份额占到70%。
(二)提高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和退税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尽量以现金支付的形式。
(三)对资本利得进行征税,也就是对资本收益进行征税,这是最快提高国家收入的方法,比如征收资本利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移民税等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