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彼W4收到挺久了,也拿了这玩意在成都展作为一个试音工具,目前而言W4+WP2的组合已经是我心目中一个随身的参考级小尾巴套装,虽然我一直并不喜欢乐彼W系列的冷声风格,但不妨碍它确实在友商里一直以来都具备一骑绝尘的素质水准。
W4的“胶水DAC”一直争议挺大的,我的态度很简单,就是如果任何一个友商能够用胶水把成品DAC焊起来后还能提升性能、降低功耗、还不影响体积,那我也认为你牛逼且是自研。至于W4实际的硬件水平如何,还是上AP测一下。鉴于乐彼最近在风口浪尖上,再次强调,我不是科Hi党,我也不会用测试指标来衡量产品的声音表现。
有些东西我就不细写了,外观、工艺什么的,W4确实比W2系列漂亮很多就是了,而且音量旋钮虽小,但是做工和手感真的绝佳。鉴于更换了操作逻辑,W1/W2老用户们可能需要适应一下,不过总归离不开点按、长按、转动旋钮三种方式。据说是因为电源管理相关的问题,部分使用8Gen2的CPU的安卓手机可能无法识别,后续乐彼已经更新固件来解决这个问题。要说槽点嘛,原装皮套的质感和配色我都不太喜欢,而且乐彼这根原配线我觉得是时候换换了,不论是做工水平还是音色表现都比较拖后腿,虽然说乐彼通过一些手段让苹果手机也能够做到大功率的输出,但苹果手机作为音源设备的前提下配W4可能会“寡上加寡”,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声音韵味的HUFI佬、人声党,我建议考虑下W2-ACG,而不是非得买W4这个旗舰。
W4的硬件性能基本上已经到了我AP525的测试极限了,超过111dB的信纳比和133dB+的动态范围确实是我目前测过的硬件性能天花板。
平衡
单端
完整版的指标列表我放在这里了,说几个关键点。
平衡口的32欧负载实打实的测到了424mW,而且此时是不失真的,除了超低阻的情况,意味着W4的绝大部分音量下都是有效推力,而且即便是带负载的前提下也能够测到130dB的动态范围和128dB的夸张信道分离度,其中平衡口的满载失真表现不如单端优秀,单端口的满载也能达到0.000X%的失真、并且双声道的失真一致性极高。300欧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大概有54mW,高阻的功率表现倒是没有和W2系列拉开差距。
W4和W2在“听感”层面的驱动力表现是明显有区别的,W4一耳朵具备优秀的透明度、更好的声场表现,而且是横、纵高、纵深都拉的很开的那种,如果说W2推我的Erebus是勉强撑开的话,那W4就是“释放”开了,声场规模和大动态表现已经接近了高阶播放器的级别。但在基于默认模式的前提下,W4的声音其实和W1、W2是一脉相承的,依然是高纯净度、音色标准,偏线条感、声音略带锐度的路子,没有明显的暖意或者包围感、氛围感的加成。在平时拿来听歌的前提下,我更喜欢开启NOS模式(默认模式是FAST)。NOS模式下的W4和开启Tune01的表现还不太一样,NOS是全频段都更加宽松细腻的、而且不会明显削弱速度感,声音显得更加的安定、从容,大动态起来时候的那一下声压不会有明显的压迫感,而Tune01的表现则是会稍稍增益一点人声的润感和蓬松度、极高频部分的能量感也弱一点。
关于驱动力、素质表现的提升,除了总体的的动态、声场,其实从一些细节方面也存在能够显著感知到的地方,比如W4明明依然是一个略偏监听的底子,但其实低频的响应非常优秀,又沉、又实、动态也很澎湃,能够明显感知到Punch力度的区别,这个就好比给我的钰龙DA1加上官升电源后的提升一样,能感受到除了DAC的部分,W4在供电部分有进一步的加强。此外,即便是在原线下,W4在听交响时的大动态掌控力是比W2要明显更安定沉稳的、在用手机这种不具备供电优势的设备作为音源时,高频的部分薄碎感也抑制的更好。
总体而言,我还是建议各位去给W4换一根数字信号线,不必一下子考虑WP2这种金字塔顶尖的,便宜的扬仕、或者乾龙盛的L02、ddHIFI的TC09/07都是便宜实惠的选择,他们的共性都是能够削弱W4的攻击性、补足厚度和高频的耐听度。当然了,如果你不相信数字线的改变我也不打算规劝你,喜欢更温和安定一下的声音的话,不妨善用Tune01或者NOS模式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很多人并不在意便携设备的EQ模式,但乐彼的EQ如果你深入把玩的话,会发现他们是用心调了的,经友人提醒,FAST滤波+Tune02+Classic EQ下的器乐表现非常彪悍,不论是字面意义上的听古典、还是拿来听一些电影原声,它在大场面的爆发力层面都基本能够胜任我手头的各种难推的硬茬子,比如水泥佬的DM+、AK的Zero1、金平面的Zero1等很难用常规便携设备推出极限素质的型号。
很多人关心的功耗问题,外网正好有烧友对W4和老型号的功耗输出做过测试,能明显看出W4的电源效率要高了一截,同音量下的W4功率更小、而在同功率下,W4的音量要高很多,基于这个道理的话,就能明显看出W4的电源效率比W2系列更高了。至于具体播放多久耗手机多少电,这个根据耳机的阻抗、手机的电量储备、电源衰减曲线、手机型号什么的情况就太多了,没办法给出一个特别具体的测试结果,因此这个功耗的测试应该有一定参考意义。
为什么要说“重拾”巅峰呢,因为在W4更新之前,行业里也是存在一些能够和W2掰腕子、甚至在部分情况下小幅度胜出的型号的,比如iFi的Go Bar、Earmen的蜂鸟,前者驱动力极强、后者的自带供电在大动态和密度方面也胜过了W2系列。W4的综合素质在我看来完全对得起2999元的售价,我的原则是,只要你比第二名强,你就可以定最高的价格,更何况也只不过贵了几百块而已?毕竟以前也没有四万块的耳塞和播放器嘛。虽然我知道自带供电的尾巴们在物理优势层面无法忽略,但归根结底所有的产品需要为使用体验去服务,而且不论带不带电池、不论声音是否合你口味,就产品论产品、就素质论素质而言,W4又帮助乐彼回到了小尾巴T0的行列。
因为微信公众号目前无限期关停留言开通渠道,所以想咨询或者交流音频相关内容,可以扫一扫添加我的个人微信,也可以手动搜索我的名字缩写“lilingjiaqi”,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微信烧友交流群“+7耳聋病患群”,欢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个人微信私聊获取入群途径,加好友时请备注“烧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