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进入后疫情时代,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回归常态、提振汽车消费政策的连续出台,汽车行业逐步复苏回暖,这一切将给车险以及车险理赔市场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后疫情时代,车险理赔迎来新挑战
银保监会在2022年12月底发布二次综合改革的通知,车险仍然是财险公司的主要业务来源,车险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疫情后随着人们出行的恢复,车辆出险明显增多了,再加上新能源车销量不断攀升,车辆出险后车均换件率和维修费用也在上升,这些势必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理赔压力。
另外,近期新车轮番降价,造成二手车价格下滑,但维修成本并不会降低,保险公司从配件费用、工时费用方面去收紧支出以实现减损的空间将越来越小。而随着国内平均车龄逐年增加,保险公司采用推定全损的方式进行事故车理赔将带来更大的减损收益,再加上车主推定全损的意识逐年增强,可以预测,未来车险理赔中推定全损的概率应该会大大增加。
推定全损创新服务,助力大案处置效率提升
众所周知,推定全损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理赔减损、提高理赔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很多保险公司在大案处置中都已经广泛应用。大案处置工作用四个词概括就是前置保全、快速估损、高效结案、精准送修。博车网作为保险公司事故车辆拍卖服务的重要合作伙伴,结合多年积累的经验与保险公司的需求,在配合保险公司通过推定全损进行大案处置的过程中提供多项创新服务,帮助保险公司在大案处置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大案处置的核心是如何制定推定全损早期判断的规则。为了方便保险公司第一时间识别出“大案”并对车辆推定全损是否有利快速做出判断,博车网根据历史数据给出了推定全损早期判断的规则的建议,其中包括“气囊弹出就会触发规则”。在报案环节或车辆事故现场,大案定损人员应用推定全损早期判断规则,通过事故形态等判断,可快速将部分大案识别出来,并对车辆进行集中的前置保全。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变化,这个规则需要不断迭代优化,未来对于一台十年以上的车辆可能损伤到水箱就要进行前置保全。
前置保全是“大案集中化”的首要环节,在车辆出险后的第一时间,保险公司将符合推定全损早期判断规则的车辆从第一现场、停车场、修理厂集中拖到保险公司指定的保全场地,掌握大案处置的主动权。据了解,博车网早在疫情前就已经在全国与多家财险公司开展了前置保全项目合作,帮助保险公司在缩短案件处置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减损降赔、管控维修资源、管控风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前置保全这种方式在多次大规模水淹车处置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验证。目前,博车网在全国已有130多个保全场地,更加方便车辆就近保全,更好地服务于保险公司。
对于大案定损来说,快比准更重要。博车网还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快速估损工具,结合车辆残值,定损人员可快速明确最优理赔方案——对于推全有利的案件,保险公司可以快速与车主沟通,确定推定全损赔付方案,客户尽早拿到赔偿款,车辆得到快速拍卖处置,实现高效结案。此举在提高车主满意度的同时,还能有效规避理赔流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渗漏。对于维修有利的车辆实现精准送修,能对前端业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前置保全、快速估损、高效结案、精准送修,整个流程能够避免车辆拆解导致的理赔时效延长、费用增加、残值贬值等问题,还能增加保险公司对车辆处置方案的主动权。面对可能来自于业务前端的压力,保险公司可以先从电网销和代理渠道来源的车辆着手,再逐步推向其他渠道车辆。
“一次竞价、二次拍卖”,让事故车辆残值得到合理定价
“一次竞价、二次拍卖” 是目前保险行业普遍采用的事故车残值定价模式,这是保险行业理赔条线的各级领导专家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次竞价”是指保险公司将残值车辆发给合作的多家拍卖公司进行询残,通过一次竞价得到市场化的合理价格。如果车辆符合推定全损标准,保险公司便将残值车交给报价最高的拍卖公司处置。“二次拍卖”是指拿到车辆处置权的拍卖公司将车辆面向市场去拍卖,通过充分竞价确保残值最大化,帮助保险公司实现减损。
根据博车网的历史数据,通过推定全损处置能给每台车带来直接减损2万元,通过“一次竞价”获得的残值帮助保险公司遏制4S店或修理厂变相垄断的高额维修费用,每台车能间接减损1万元。按照每年询价量50万台计算,其中推全20万台、未推全30万台,通过“一次竞价、二次拍卖”为保险行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减损多达数十亿,预计加大推定全损的力度后,能为行业带来近百亿的减损。
事故车处置备受舆论关注,拍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在保险公司通过推定全损处置事故车的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社会和舆论的关注。例如在7.20郑州暴雨之后保险行业处理的水淹车多达四五万台,很多媒体在问“车去哪了”,被淹车辆的去向和后续流通情况一时间成为“热点话题”。
拍卖是一项中介服务,事故车拍卖企业在服务好保险公司、确保残值最大化的同时,也要维护好下游买家的利益,让下游买家以合理的价格获取到维修资源,同时还要肩负社会责任。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事故车的流通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备受社会舆论的关注,尤其是保险全损事故车辆通常被认为都是报废车辆,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博车网非常注重损伤严重车辆在流通中的风险管控,为此做了以下三件事:
1)经过对多年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博车网制定了企业级《不可修复事故车标准》,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进行判断,把损伤严重的车辆面向拆解企业拍卖做拆解,车辆拆解后的可利用零部件可以循环再利用,避免严重事故车辆过度维修后上路带来交通安全隐患、保险欺诈风险。目前博车网已与国内300多家拆解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上拍的车辆近30%是通过拆解处置,累计拍卖的拆解车辆达10万台。
2)博车网还基于平台内车辆的历史询价和拍卖记录,建立了车辆风险等级库,并面向市场提供“帮查车”数据查询服务。博车网将数据通过智能模型分析后,结合车龄、事故形态、车损赔付比例等多重因素,将车辆划分风险等级,帮助用户排查车辆风险,确保车辆流通时的信息透明。2022年博车网已累计为客户提供100万次车辆查询,仅今年2月就提供了15万次查询。
3)博车网定期向车管部门同步重大事故车辆信息,通过数据库对可疑车辆的历史记录进行查询,协助车管部门查获了很多利用全损车辆做非法拼装、套牌、骗保的车辆,合力打击违法行为,遏制不法分子对保险公司和社会的危害。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推定全损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北美每年有近500万台车辆是通过推定全损方式处置的,在国内每年仅30万台左右。巨大的差异主要因为车龄、车价、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比如中国的平均车龄还不到7年,而美国的已经达到12年。另外,美国每年推定全损处置的500万台车辆中有50%做了拆解,拆解后的零部件循环利用也已经很普及,而这些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当下,很多保险公司有更长远的战略规划,重视企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通过推动更多损伤严重的车辆以拆解的方式处置,将可循环利用的零部件广泛地应用在老龄车上,减少全新配件生产造成的排放,助力降碳减排行动,是践行ESG的有效方式。我们也希望相关方面能够出台政策,对于使用旧件维修的老龄车的车险保费给予优惠,推动全社会形成“老龄车维修用旧件,节约资源”的共识,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