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伏波将军马援有定南疆,开拓南疆之功!
他在交趾南边立一铜柱,刻铭文“铜柱折,交趾灭”。
后世赞道:“千百年来,交人顾视铜柱,信如蓍龟,终不逾跬步,以争尽寸之地。”
“伏波铜柱,照耀千秋,宜哉。”
由此可知,伏波将军马援是有不世之功的,得后人敬重。
在南方有不少伏波将军马援的庙,湖南株洲县伏波岭上的伏波庙就是伟人在做农民运动考察的旧址,也是运动中心。
而在岭南规模横州市的伏波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的建筑,是广西仅存的五座明代木构架建筑之一。
汉章帝年间,安广县(汉朝安广县包括现横州市、南宁一部以及邕宁区一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县,汉武帝以安定广阔的地方而命名为安广县,县治在今横州镇)官府和老百姓一起修建了伏波庙。
汉代交州安广县地势与现今对比
我以前曾听老教师讲故事:马援在剿灭叛乱维护祖国南疆领土之后,他凯旋回师在经过安广县的乌蛮滩时,他驻足而望。
这是险滩,暗礁很多。
马援感叹在蛮荒之地还有如此肥沃的土地,他便下令士兵疏通河道,教当地人怎么种植庄稼,传播先进的中原农耕文化。
马援留下了部将和士兵驻守南疆,史称“马留人”,因此还产生了“伏波文化”,还有一种叫做“伏波信仰”。
马援当时所站着的地方,在他的外孙汉章帝年间修成了一座伏波庙,也就是现在横州市伏波庙的现址。
汉代建的伏波庙毁于火灾,面貌已不得而知,历代都有修建。
就在2023年5月17日,2021年12月修的伏波庙前牌坊忽然倒塌了,才一年半的时间,根据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因为白蚁咬蛀造成的。
有人说:伏波将军不高兴把他的庙变成商业化!白蚁咬?这就是伏波将军表示蛀虫太厉害!
以前可以带香和祭品进去的,现在却不同了,要在里面买香,说是为了安全……
当初人们修庙除了感念马援疏通河道,教导人们先进的耕作技术之外,还有保佑航运平安之意。
船只路过伏波庙都会点鞭炮的,焚香以祷告祝愿平安。
船上会放一只狗到水里,然后开船到前面,等狗游回来上船。
经历得多了的狗狗都习惯了,只要下水游一游,回来后就能得到主人奖赏好吃的。
以前我在船上玩耍时,我见到死党放狗,我也问过他的父母,然后也问过老人,答案是一样的:传说伏波将军的儿子很喜欢吃狗肉,要是不放一只狗下水里,恐怕得不到将军的保佑。
久而久之,就有了这习俗。
关于船只过伏波庙烧鞭炮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明朝皇帝的一个老臣告老还乡,明朝皇帝赐靴给他。
为了让人们对这位老臣的尊重,御赐的靴子就挂在了伏波庙附近江边的大树上,凡是过往船只,人员必须致敬!
谁敢抗旨啊?人们便是船头致敬,并且烧炮。
后来,人们觉得应该以这种方式来对伏波将军表达敬意,路过伏波庙烧鞭炮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当然这是老人所说的民间故事,未必有史籍相支持。
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的王阳明这是有史记载以来最为神乎其神的一件事。
那就是王阳明在15岁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他自己去伏波庙去拜谒伏波将军,并且作诗:“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诗尚不磨。”
云埋铜柱正对应马援的铜柱铭文:“铜柱折,交趾灭”。
时光飞逝,42年后,王阳明在广西平叛因为肺病发作,他上书请辞回乡,正好是路过乌蛮滩伏波庙。
忽然王阳明一个惊醒!天啊!这不是我42年梦见拜谒伏波庙的情形吗?我可是没有来过这里的!这是我第一次来!
王阳明抬头一看,“伏波庙”三字赫然映入眼帘!
正应了王阳明15岁梦伏波庙时所作的诗第一句“卷甲归来马伏波”。
王阳明惊讶了!42年前15岁的我怎么就梦到了这一情形呢?一模一样啊!
王阳明越发觉得这不是偶然!这一定是上天冥冥之中就注定的事!
当时的伏波庙当然不像现在要在庙里买香烛和祭品的,随便带进来。
1990年依样重塑的四神像,非明朝千古完人王阳明拜谒时的神像
王阳明拜祭偶像伏波将军马援并作诗:
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
徂征敢倚风云阵,所过须同时雨师。
尚喜远人知向望,却惭无术救疮痍。
从来胜算归廊庙,耻说兵戈定四夷。
正是王阳明的题诗令得横州伏波庙名声大噪!
被称为乾隆私生子的清朝名臣福康安在任两广总督的时候也曾慕名来到伏波庙,并且立了安民碑一座。
福康安希望伏波将军保佑两广百姓安居乐业。
福康安
旧桂系首领陆荣廷也曾来此,并且亲自题字:“风静波平”、“力挽狂澜”“佑我平安”
陆荣廷响应蔡锷倒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电报给各国大使,令得袁世凯借不到款,没钱打内战,随之攻占广东,成为两广总督。
详情可见拙作:袁世凯看不起陆荣廷,没有想到是陆荣廷致命一击粉碎袁世凯皇帝梦
陆荣廷把“南巴仔”的威名传扬于广西省外之后,运气正旺的陆荣廷相信伏波将军“佑我平安”,他坐镇广州时去睇相,“陆荣廷睇相,唔衰攞嚟衰”,他最终走向败亡!
应了老话“命越算越贱”。
在1918年,李宗仁来伏波庙拜祭。
此时的李宗仁是旧桂系的军官,他祭拜马援,并且亲自题字:“铁胆寒心”,后来制成扁悬挂于庙门之东。
同时也在庙中拜了马援的夫人葛氏娘娘,葛氏娘娘被称为送子观音,当地传闻求子十分地灵验。
夫妻求子的必来拜祭葛氏娘娘。
葛氏娘娘神像为1990年民间集资重塑
说也奇怪,在1911年就和李宗仁结婚多年未孕的李秀文在李宗仁拜祭伏波庙的次年1919年为李宗仁诞下一子,取名李幼邻,李宗仁亲生的唯一儿子,后来的次子李志圣据传是李宗仁和郭德洁领养的。
1921年李宗仁在六万大山玉林地区拥有七县地盘,就任司令,与黄绍竑合作,走向历史舞台。
老年李宗仁
也不怪有人说,看看大人物李宗仁来伏波庙求子,第二年就喜得贵子,这么灵验,平常人更得去了!
李宗仁也和陆荣廷一样求前途,历史证明李宗仁比陆荣廷更牛!更不得了!
在王阳明等历史人物来拜祭之后,又有了陆荣廷和李宗仁等于是给伏波庙增添活招牌。
伏波庙中殿正中坐着的是伏波将军。
三位执锐将军是谁,没有定论,只说是马援将军生前的爱将。
而在伏波将军身边的小童据说是伏波将军过险滩遇险时,舍命救他的小童,为报恩便收留小童,待如亲子,故最为亲近在身边。
少侯祠则是马援的儿子,马援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马廖、马防、马光、马客卿,也不知供奉的是哪个儿子,还是四个儿子一起供奉。
说是大相公,难道是大儿子马廖?
明德马皇后没有供奉,她是嫁出去的女儿,虽然贵为皇后直至太后,可是没有供奉。
马援儿子爱吃狗肉,这就是过往船只把狗扔下去的传说。
前殿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女子雕像,即是叛乱要分裂的征氏姐妹,征侧征贰乘中原大乱,光武重建汉朝,百废待举之际起兵造反,占了交趾,又攻占九真、合浦等郡,自称为王,自立为国。
马援兴师剿灭,并在交趾立铜柱铭文“铜柱折,交趾灭”
因此,在伏波庙两根对称的圆形石柱刻有字立于钟鼓楼的内侧,这是象征马援立铜柱。
而立征氏姐妹的雕像守在门前,一副拱手迎宾的样子,这是作为古代流传至今的惩罚方法:那就是将犯错然后失败的人以小雕像或跪或作其它仆人所做的形状,这种情况在千古以来出现在很多历史名人,或者是神话人物庙宇之中。就连国外也是这样的方式。
另外说一下,现在的神像并不是明清时期的神像,因为在疯狂的十年中被毁,如今的神像是在1990年民间集资塑造的。
据当地的好几个老人说:当时毁神像的人都是在十年动荡结束后接连死去,死得十分地凄惨,作着乞求原谅的样子,嘴里直念叨着,对不起伏波将军!
当然这也只是几个老人异口同声所说的往事,谁知又有没有口口相传,或者是记忆有错而失误呢?
也从一方面印证,这些人毁神像,是因为发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无可奈何,可在人们的心中是深恶痛绝这种行为的!
身为同一村的亲人的老人在说到他们死时,一副解恨的样子。
这就是伏波信仰,而伏波信仰曾在抗击日寇入侵的时候起到作用。
1944年,日军攻占贵县,南宁周边只剩下横县还没有沦陷,打着中国的旗帜。
日军二四大队280名日军挟占领贵县的得胜之势,乘船向横州扑来,在伏波庙附近遭受到了民众的围歼。
据官方的记载,在我地下党组织下,国民政府横县县长广东人张树椿全部听从。
我外公当时也参与了这一场民众参与围歼日军的“镇江之战”。
我也听过亲历的老人讲述,还有翻阅资料,当时的伏波庙镇江之战人数对比下,民众这一边人数上占着优势,数倍于敌。
农民最先进的武器有一些国军撤退时所抛弃的枪支,面临严重的缺枪缺炮缺弹。
如临江阵线和宿龙阵线都是彼此之间械斗的,这两个阵线先放下武器了,然后莲塘的杨澎村和张村,长寨与旺洞都放下武器一致先对抗日军。
我听老人说过,当初他们认为自己从小习武,长年械斗,战斗经验丰富,且参加过民团训练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数倍于敌,又占据优势地形,而且全县各地的人们赶来支援,鬼子再凶残,我们还不能轻松地消灭鬼子啊?可是真打起来,就发现自己错了!
人们先是埋竹签想要刺伤鬼子的脚,可是鬼子穿的是厚厚的靴子,根本就伤不了他们。
反倒是赤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大多被刺伤,因此只好拔掉竹签,不再设这样的陷阱。
队长还有首领都会在伏波庙前鼓励人们:“伏波将军保佑我们!我们一定可以打败小鬼子!”
出于对伏波将军的信仰,拿着削尖的竹子,菜刀的人们都振奋异常!
可是当鬼子到达伏波庙前的乌蛮滩,双方一交上火,就知道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百姓们的土炮大多是用平常炒菜的铁锅在地下挖个坑放在上面,利用绳子或者是弹簧等产生势能弹起来,把锅上的自制土炸弹给投放出去以炸伤对方。
试问一下,这样的土炮能比得上对方的迫击炮之类吗?
土炸弹就是用硫磺、火药、硝,很久的土屋老房子墙上削下来的,以制作土炸弹。
这样的土炸弹,威力自然比不上手榴弹。
猎枪、弓箭、投掷的竹、长矛之类的能比得上三八大盖射得远吗?
而国军溃散时抛下的枪自然是少之又少,又面临没子弹的窘境。
往往连鬼子的影子都没有能看中就中弹,中炮了。
战损很大。
幸好人多,还占据着有利地势,利用乌蛮滩暗礁众多,让鬼子的船触礁沉没。
乌蛮滩
有时无奈地明知远远打不到鬼子,也得打。
这样一来,江面上的鬼子最怕暗礁,根本不怕百姓的土枪土炮。
等鬼子上岸之后,伏兵四起,只要一接近,就有办法了!
大刀长矛菜刀就能发挥作用了。
日军的迫击炮、轻机枪、重机枪却在不断地收割人命。
因为有竹林有树林,这样就给予了百姓们很大的机会,可以说占据了地势的优势,山地战密林战对百姓来说是很熟悉的。
“伏波将军看着!他保佑我们必胜!”
你可以说他们迷信,可是因为有了必胜的信念和信仰,他们就有了继续战斗的勇气。
更重要的是队伍中争相推选出曾经当过兵,当过军官的人来指挥作战。
有军事经验,打过很多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当指挥,自然战斗力就提升了。
如当过国军连长的黄开达、邓群等出来担任队长,临江村村长李述卿当了副队长,李述卿以后成为土匪对抗解放大军被俘最后被枪毙。
鬼子自然清楚在竹林、树林里,他们的迫击炮和轻重机枪威力就减少了,不能大量地收割人命,更重要的是密林之中,不知几时被人包抄并被送去地狱报到。
日军毕竟人少,又处不利地势,最后只能仓皇败退到江头村、新村、沙子村三个村子,以房屋固守待援。
横县各地闻讯而至的各个自卫队,民众的人数是在不断地增加。
当时人们收集战场上的碎钢片,在一辆辆的牛车运来了自制土炸弹之后,组织了敢死队。
按照官方的资料说的是,地下党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先进性站在战斗的最前列,起到了组织战斗的作用,最终经过四天三夜的围歼战,打败来犯的日军!
亲历的老人说:“鬼子有好的武器,我们没有,只是土枪土炮大刀,根本就不能全部杀死鬼子兵,只杀死了一百多鬼子和首领度部市藏,其余的都逃跑了。”
溃败的鬼子兵逃到贵县境内又被贵县自卫队伏击,死伤惨重。
1944年11月3日贵县县城沦陷,可是还有自卫队在抗日。
当时有很多的伤员来不及救治而死去,事后,也没有人给伤员善后,贫穷的家庭根本没钱疗伤,这些伤员大多不幸离世。
见识到日军武器的厉害,加上受伤和战死都没有抚恤和赔偿,等到下一次日军以鬼子兵加伪军700多人前来复仇。
据老人说,日军的先锋一个侦察小队人数很少,可是人们都往深山里逃,实行坚壁清野,再也没有伏波庙的镇江之战那么拼命了。
最终横州城失守,因鬼子找不到食物,只好撤退,临走在床上、米缸里拉屎以示鬼子对坚壁清野抢不到东西的愤怒!
镇江之战牺牲的人有埋在了当时的乱葬岗,后来建罐头厂,制药厂,大量牺牲于此的英勇先辈尸骨不知去了哪里。
而一些70后出生的人在儿时不懂,见到这么多骨头带回家,被父母打得很惨,然后由其父母择地安置。
一位70后的哥哥说起往事还摸摸屁股,他说当时父母焚香祷告:“你们是保家卫国牺牲的英雄!小孩子不懂事!请你原谅他们吧!我们定然祭祀!”
这就是发生在伏波滩抗日的“镇江之战”。
伏波庙周围绿树成荫,古木参天。
按说这样的环境下,会沾有落叶的,可是一年之中任凭四季更替,任由风往哪里吹,始终没有一片落叶掉在瓦顶上。青青的瓦面上,永远是整洁干净。
专家解释就是伏波庙周围有气流,令得树叶不落下来,并不是封建迷信说法伏波将军神力所致。
在每年的四月十四伏波诞这一天,不管天气多好至少会下一场雨,据说是为了冲掉污秽,洗涤庙宇。
也有一说是想要风调雨顺,万一这一天连一星点雨都没有下,这是不祥的。
横州的伏波庙除了建筑风格以及历史悠久之外,有着传说以及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还有历史人物文人墨客的到访,令其在众多的伏波庙中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