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迫正在西安督促“围剿”红军的蒋介石放弃内战、一致抗日,张、杨两位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最终在我党的斡旋下得以和平解决,两党也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构建了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其实,在西安事变爆发前,东北军少帅张将军就有改良东北军的想法,1936年7月,张将军在东北军内部成立了“抗日同志会”,这是一个秘密的组织,主要成员是东北军内部的少壮派将领。这些少壮派将领大部分受过教育,因此更愿意把枪口一致对外。在西安事变爆发前,这些“抗日同志会”的将领就已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了,可以说他们都是西安事变的功臣。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苗剑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那么,苗剑秋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的结局怎么样呢?
苗剑秋出生于1902年,辽宁铁岭人,他早年就是一块读书的好料子,后来更是进入日本名校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虽然他身在日本求学,但日本对中国并不友好,而且还对东北虎视眈眈,苗剑秋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更使得他萌生出强烈的爱国心,回国后,他参军入伍,加入东北军,成为东北军的少壮派将领。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亲自飞到西安,督促张将军“围剿”红军,当时苗剑秋已经担任张将军的副官兼机要秘书,他极其厌恶内战,更愿意一致抗日。当时他向东北军的基层军官演讲,告知他们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尤其是东北军更应该把枪口对准日本人,因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是东北刻骨铭心的仇人。苗剑秋的演讲与蒋介石所要求的“攘外必先安内”冲突,他也因此被国民党特务告发,张将军为了保护他,特意把他送到北平,这才挽救了苗剑秋。西安事变爆发前,苗剑秋又来到张将军身边,当时张将军也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懊恼,但又无可发泄,因此难免会在苗剑秋面前唠叨。
苗剑秋告诉张将军应该与我党合作,张将军听后很吃惊,毕竟他觉得自己是国民政府的高级将领,因此不适合出面。苗剑秋听后非常生气,他大声告诉张将军,如果不一致抗日才是混蛋,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更应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在苗剑秋的劝说下,张将军决定发动西安事变。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也都清楚,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两党也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可以说,苗剑秋绝对是促成西安事变的大功臣。
不过,苗剑秋后来却又成为了东北军的罪人,这要从张将军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说起。返回南京后,张将军被扣押,当时东北军内部形成两种声音,一种是苗剑秋等代表的少壮派,他们主张武力营救张将军;另一派是于学忠为代表的谈判派,他们主张施加政治压力营救张将军,两派闹得不可开交,1937年2月2日,苗剑秋等人发动二二事变,杀害了东北军高级将领王以哲,给东北军造成重大损失,也让蒋介石有理由彻底改编东北军。
二二事变后,苗剑秋等人遭到通缉,不久后,他被迫前往日本,在日本创办刊物,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他流亡日本期间,苗剑秋曾经数次想返回祖国,不过都因为各种事件被迫留在日本。最终苗剑秋客死他乡,直到临终都没有返回祖国。参考资料:《西安事变》周家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