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精读——1000万人订阅的公众号(微信、网易、知乎同号),关注“职场精读”,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关注“职场精读”微信公众号!欢迎随时提问,知无不言,有问必答。
笔者曾在老家县城事业单位工作五年,而后通过公考上岸省直公务员,在省直单位工作近一年,又被陆续借调到同级两家省直单位去工作过几个月,有些真实感受想跟大家分享。
01工资福利区别大
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工资福利,毕竟工作不谈钱,不是傻就是装。
县城事业编,技术岗十二级,工龄8年,年薪到手约6-7W。
单月公积金双边2200元,单位有食堂,早餐2元,中餐3元,无晚餐。此外一年有2000元的工会福利物资,除此之外,无其他福利。
省直公务员,公检法系统,试用期,年薪到手约10W-12W。
单月公积金双边1600元,单位有食堂,提供一日三餐,每月饭卡里充值300元,女生饭量小,一般是够的。两个单位食堂伙食都还行。
工会福利是一样的,除此之外,新单位上班需要穿工装和工鞋,新入职的员工会发两大箱衣服、鞋子,以后每年有1500元的额度可以购买工装、工鞋。
02工作氛围区别大
在县城事业单位,工作氛围是能者多劳,谁提议谁干,压榨新人严重。多年媳妇熬成婆,当年低眉顺眼的好媳妇最后都熬成了恶婆婆。
我们县局更是如此,我那一批之后,有好几年单位都没有再招新人,所以我在单位一直属于新人。干最多的活,加最多的班,熬最晚的夜,拿最低的工资。特别是每个月到手那不到2000元的工资(当时五奖是年终发),看着局里大部分人都是到点下班,周末休息,而我一年到头也没休几个完整的周末。
周末加班时,那种整栋办公楼都静悄悄的,只有我的办公室电脑键盘还在啪嗒啪嗒响,材料改完了,电子版发给领导看。领导一个电话来了,让打印出来送到他家里,我就得屁颠屁颠地送过去的心酸感,真的很难形容。
而在省直单位则是职能分工明确,每个人负责只用负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用担心耕完自家的地,还要被领导抽去犁别人家的田。
除此之外,有新手保护期,新人刚上岗,一般会分到相对执法风险没那么大的岗位上去工作一段时间,才会真正上一线。即使是到了一线,也是从副班先做起,熟悉了之后才会转成主班,而且有师带徒协议,大部分师傅都是手把手教的。毕竟我们新人早点上手,也可以早点分担老员工的工作量。
03请休假区别大
在县城事业单位,请休假都相对容易。我记得那几年小孩小经常感冒发烧,家里老人一年也要去几次医院住院,每次因为这种事情请假的时候,领导都还比较体谅我。一两天假,也没有扣过工资。
虽然我们部门因为忙,领导带头不让休年休假,说“如果谁想休年假,就得把之前的病假和事假先扣掉,再看看还剩几天年假。”所以,我在那里工作了五年,一次也没休过年假。但是县局其他部门,别人都休年假,疫情之前全国各地旅游。
而在省直单位,可能是一线执法单位的缘故,一个萝卜一个坑。病假事假都扣钱,迟到缺岗问题严重。如果确实家里有事或者自己生病了可与同事换班。
去年12月份那次,有一位同事阳了之后导致心肌炎,医生建议休息一个月。她请了一个月的病假,最后那个月的工资扣了一大半不说,还影响年终的绩效考核奖金。
今年有几位同事甲流导致陆续高烧,确实没法上班。那几天她们就请了病假,最后通过加班来补班。请了一周病假的那位同事最后那个月还被扣了工资。
04工作压力区别大
在县直事业单位,工作除了差错,顶多就是挨骂,严重点就是警告、处分,这么多年也没看到我们县有因为工作出差错而丢了饭碗的公职人员。
而在省直执法单位就不一样了,如果你是负责刑法执行方面的工作人员,你因为粗心大意、马虎等非主观原因导致的某一项法律文书出错了,那可是会被认定为玩忽职守,导致受到开除公职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等严重后果。
在这里,警告、处分都不算啥,中层以上的领导几乎人手都有。就算你工作再怎么小心翼翼,有些差错还是很难避免,所以只要不丢饭碗,都不算是大事。
05工作强度区别大
在县直事业单位,工作时间是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半,中午还有两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一天工作七小时,周末双休。就算晚上加班,加班到九、十点就已经算是比较晚。
而在省直执法单位,如果是在一线工作,早上5点半上班到晚上10点,中间没有午休,可以换班出来吃饭,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6小时。如果上24小时班,那就真是24小时,中间能够睡觉的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而且是断断续续的5小时,凌晨0点要起床,2点要起床,4点也要起床,5点半起床开工,直到早上8点之后有同事来换班,你才能回家休息。
有同事说,回家累到话都不想说,只想倒头就睡。去年封闭上班的时候,我在单位连续上了38天的班,每天工作超16小时,最后回家的时候,人都瘦了一圈。
06想晋升同样难
在县直事业单位,机关加几个二级单位一起,大概一百来人。晋升路线是职工(工作人员)—副股(副主任)—正股(主任)—副科(副局长)-正科(局长),工作几年的大多停留在副股这一级,大部分人止步于正股,至于副科则是县城体制内绝大多数人的天花板了。
我所在的省直单位,有五百多人,同样是僧多粥少。晋升路线是职工(工作人员)—副科(副科长)-正科(科长)—副处(班子成员)—正处(单位主要负责人)。
想晋升,最好是下一线,一线的(副科)职位数相对多一些。如果在机关,除非是在政治处这种核心部门,否则工作十几年可能都轮不上副科。
07笔杆子和技术人才同样缺乏
在县直单位,大多数人都不想去办公室,一是不想写材料,二是经常加班随叫随到。同样的很多人也不想去业务科室,拿一样的工资,经常加班,下班之余还要学习业务,不然没法开展工作。
在省直单位,很多一线的职工,都想通过写材料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如法务、财务、基建等)来调离一线,到机关科室去上行政班,过正常体制内人的生活。但是一线太忙太累,光是主职工作就已经疲于奔命,根本静不下心来准备法考或钻研公文。
至于专业技术工作,则护城河更深,因为是边缘业务,科室里的人少,所以,来干活的人需要懂整个行业里的各个工作,不需要精通,至少都要懂一点。以基建为例,需要懂项目立项、招投标、工程预决算、审计等项目全周期的运行模式,还要懂一点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设备运行等专业知识,不说会画设计图吧,至少要能看懂图纸。
08体制内的处事方式同样适用
体制内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握三个关键人”,处理好与直属领导、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之间的关系。后面两位领导,在新人阶段一般接触很少,所以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和直属领导的关系。工作汇报注意逐级上报,不要越级汇报。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在县直单位工作上可能更偏向于“按规章办事”,而在省直单位,我则是切身体会到了“用制度管人”这一条的好处。表面上看,我们请休假不方便了,实际上大大打消了那些想要偷懒耍滑头的人的摸鱼想法。相对来说,在县直单位,是有事年轻人干;在省直单位,是该你干的活就得是你来干,活归你干,字该你签,责任由你承担。这样一来,单位有工作,大家一起干。
工作留痕。不管是在县直单位还是在省直单位,这一条都特别重要。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迎来各种检查,而很多资料压根没法补,只能是当时做得时候,就记得留痕管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