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4月2日,四人写下遗言:本人是自杀,与他人无关。
4月4日凌晨3时,陈某(唯一女性)在朋友圈发了照片,文案是:晚安世界,我决定要当一个睡美人啦。
临跳崖前10分钟,陈某在朋友圈发照片,文案是:你好世界,再见。
4月4日下午一点半左右,四人在天门山跳崖,女生虽被拦下,但最终还是毒发身亡。
四川的陈某,23岁,家庭贫穷,六口之家,弟弟还在上学,母亲月收入2000多元父亲是名保安,几个月前检查出癌症中期,陈某本打算辞职回家照顾父亲。
福建的张某,23岁,家庭贫穷,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河南的刘某,年龄最大,34岁,家中独子,有个13岁的儿子,和前妻已离婚,家庭贫穷,父亲在年轻时就半身不遂,最近又遭中风,奶奶今年90多岁。
河北的彭某,33岁,家庭贫穷,兄弟姐妹四人,彭某常年在外跑大货车,很少回村。
这四名年轻人,代表了我国近些年来发展中最苦逼的一类人,那就是原生家庭贫穷,父母没有见识,家乡经济落后。
上面三条但凡少一条,日子都会好过些。
比如有些虽然原生家庭贫穷,但父母多少有些见识,早早给孩子打好思想基础,孩子从象牙塔出来后,不至于太迷茫,心里清楚自己要奋斗的方向。
或者是出生在经济繁华地区,尽管原生家庭不行,但只要勤劳些,混点人脉、达到小康不成问题。
最差的就是以上三条都满足的那些人,父母没钱没见识,家乡也找不到合适工作,只能去异地成为牛马,每月还要上交社保,养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而老家父母可能每月只有一两百的养老金。
要是运气不好,家人有个什么病灾的,基本上随时破产。
而且社会上到处都有骗局等着他们,一不小心就存款归零,甚至背负巨债。
这种“人生配置”,很少有人能够靠实力翻盘,大部分玩家等摸清楚游戏套路时,都已年过三四十,错过大量机会。
况且还有不少玩家,可能一辈子都深陷生存危机之中,根本没有精力思考游戏本质,就更别说觉醒了。
网上不少人劝“穷人少生孩子”,然后总有人反驳说,“生育权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
他们中甚至有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多生几个,出“能人”的概率总会高些。
是啊,生育本应是自由的,是个人的事,多生确实翻盘的概率大些。
但他们有没有考虑过,那些不是“能人”的孩子的感受,他们以后苦逼的人生该怎么办?难道要天天活在“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的自我麻痹中吗?
况且狗也是会嫌家贫的,只因它们大多没见过世面,以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才觉得现主人家庭挺好。
而且话说回来,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趋近成熟,甚至不少行业已过饱和。
如果家长一无所长,孩子即使天赋异禀,以后也很难出人头地,因为,他压根没有机会。
举个例子,以前不少地方缺医护,只要是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一点问题都没。
如今呢?不少地方“付费”都不一定能进得去,况且那些从小就在高知家庭长大的孩子,对这一行的理解必定胜过底层家庭的孩子,更别说父母给他攒的人脉资源了……
所以,靠多生来增加翻盘概率的这种思维,曾经可以,如今真的已过时。
各行各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简单的工作有AI和机器人,复杂的工作一般人连入门机会都没。
而且在现有土地制度下,有工作的地方,政府持续紧缩土地供应,甚至提出远期建设用地净减少的目标。
如果父母现在没能力在大城市买房,孩子长大后面临的困难只会更多,到时候迎接他们的是一场零和游戏,老家没工作,大城市工资还不够花销,只能回家成为“啃老族”,到时候还要背负“废物”的骂名,找谁说理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