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有一个关于中方6代机的说法,流传的很广。
有人称,歼20总师杨伟最近在接受央视的采访中,谈到了中方六代机的研制和技术标准。杨伟称,1、6代机既能像普通飞机那样在机场起降,也能像空天飞机那样进行太空或者亚轨道轰炸作战;2、6代机可以根据飞行高度和空间进行变形,能够突破传统空间进行跨大气层作战;3、6代机将基于智能蒙皮,机身可自动修复;4、6代机将配备变循环发动机。
这个消息让人很开心,所以流传的也很广,很多作者以此为依据写了文章。只是,该消息里的说法,略显浮夸,真实性有些让人怀疑。
对于第一点,我国是在研发既能在地面机场正常起降,也能在太空飞行的飞机,但这并不是6代机,这基本上就属于空天飞机或者天地往返飞行器,而且研究也还处于早期阶段(白帝、玄女这几个,属于动漫“文创”产品,其设定是2050年抵抗外星人入侵):
美方在研制6代机之初,打算让其拥有最大4-5马赫的飞行速度,以及最大3-4万米的飞行高度,也就是接近高超音速飞行,以及临近空间作战。但是,最终,美方认为,这两个要求技术难度比较大,短期内技术不成熟,为了加快研发、服役进度,就放弃了。
然后美方对于6代机的要求,就集中在更大的航程、更强的隐身能力(全向宽频隐身)、更多的导弹挂载数量、更强的智能化水平、更强的联合作战能力、更强的电子战能力等上面了。而杨伟在谈到6代机以及中方6代机时,基本上也是这个理念。具体可见杨伟的相关采访以及其写的《关于未来战斗机发展的若干讨论》的文章。
现在如果杨伟突然说,中方6代机将能够像空天飞机那样进行太空作战,就会显得有些奇怪和突兀,感觉有点不太符合实际。
对于第2点,若说根据空间和高度进行变形,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变循环发动机,至于战机变形,我们前面熟悉的类似F-14、图160这样的可变后掠翼算吗?但其只是根据飞行需要,调整下机翼的后掠角度;我们也看到过“轰炸机的垂尾在需要时放平”的理念。对此,用变形一词,不知是否合适。
查找可知,以前杨伟在采访中,倒提到过变形一次。杨伟的话是——未来战机,可能是科幻片里说的变形金刚之类的,也可能是从我们手里创造的科幻片里还没有描述的。变形的说法可能来源于此,只是这里的未来战机是不是指的6代机就不好说了。
对于第3点,智能蒙皮一般指的是传感器信息探测方面。自动修复这个,容易让人想起液态金属啥的。6代机能达到这个水平吗?还需要资料。至于第4点,就比较正常了。
整体来说,这个消息有点不太正常。于是我查询了一下,该消息虽然传播很广,但却似乎并没有视频来源——即使有也只是旁白之类的。这就让人比较怀疑了,这么惊人的消息,其原视频应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大量的传播;而这次,似乎难以找到。
由此来看的话,不得不让人怀疑,杨伟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个消息,可能只是某网友自己编的,也就是“逗你玩”的。
作者:晨曦防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