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的日本福岛地震导致了日本当地核电站受损,迄今依然后患无穷,特别是留下了百万吨核污水,日本前年决定排放这些核污水入大海,虽然中国、韩国及太平洋岛国等多国表示反对,但日本执意排放,预计2030年前要排放40万吨核污水。
当地时间2月4日,日本媒体福岛明友新闻报道称,东京电力公司(东电)近日公布估算数据称,为确保2030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拆除工程有足够的场地,核电站需在此之前向海洋排放40万吨左右处理过的核污水。
根据计划,截至2030年左右,东电需在福岛核电站留出约5万至11万平方米的空地,届时将撤去排空的核污水容器,设置拆除设施。
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有1066个核污水容器,涉及132万吨核污水,保存40万吨核污水的容器占所有容器的四成左右。
受地下水流入核反应堆建筑等因素影响,核电站每天产生100吨左右核污水。东电将核污水产生量也计算在内,估算了截至2030年需要排入海洋的核污水量。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排放时间预计将持续20年至30年,此举引发多方不满。
图自光明网
2023年1月13日,日本内阁决定,将在2023年春季到夏季前后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
有了日本政府为其背书,看来今年日本势必会将核废水排放入海。
这一大批核废水从何而来?这要追溯到10年以前,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那一天。
时间回到2011年3月11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沿海。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
新华社第一时间对灾难进行了报道,并以卫星视角揭晓日本核废水排入大海的影响有多大。
据报道,福岛核电站泄漏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已经产生深远影响。
迄今为止,仍有337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指定为“疏散区”,约有3.6万名原居民尚未返回家园。
图自新华社
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主要有三个来源,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事故后为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
发生辐射泄漏后,为控制反应堆温度,需要持续注水进行冷却降温,虽然核废水可以用来循环冷却,但是由于福岛核电站临海、地势低,地下水和雨水不断渗入,这样核废水就变得越来越多了。
以下的图片是2011年3月19日和2019年3月9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卫星照片,核废水的增加速度一目了然。
图自新华网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2019年时的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现在每天新增140吨“处理水”,估计到2022年9月将达到储存罐上限137万吨。这么多的核废水,让日本已经“无力承受”。
所以,福岛核电站已经成了日本政府巨大的包袱,既然是包袱就有背不动或者不想背的那一天,2023年春季或许就是这个全人类不得不共同面对的时间节点。
据新华社早些时候的报道,德国海洋研究机构GEOMAR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对核污水扩散速度和影响的模拟效果图。从图中可见,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时间持续扩散,进而蔓延至全球海域。
图自GEOMAR
德国基尔的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学者埃里克·贝伦斯于2012年领衔发表的一篇论文根据现有的海洋模型,对日本福岛排放的核废水流向做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排污两年后日本自身污染将不再严重,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会转移到美国西海岸附近。
根据该论文模型,一年左右,日本本土附近海域已经只剩几块红色,而大部分红色都抵达西半球。两年后,日本本土附近海域甚至变成了白色,意味着放射性物质已经基本检测不到了,红色的污染中心区域却还在继续东进,越过夏威夷一路高歌,冲向美国西海岸。
日本专家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福岛核灾时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铯(sè)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一路扩散至北极,并于2018年前后回流至日本东北沿岸。 分析指,福岛核污染对全球海洋环境构成威胁,日本自身亦难逃一劫。
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事故距今已有11年。11年来,关于该核电站核废水如何处理的问题一直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事实上,自日本政府宣布将核废水排放入海后,日本国内外的反对之声便不绝于耳。
而国际社会则普遍认为,日本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未全面公开相关信息、未与周边国家和国际机构充分协商的情况下,执意将核废水一排了之。这种行为极其不负责任,不仅会给日本民众的健康福祉和发展权益带来伤害,也会严重威胁全球海洋环境,使国际社会承受不必要的风险。
受到如此多的压力,为何日本政府还要“一意孤行”?答案也很简单:对日本而言,这是最简单且经济的办法。
为安抚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日本政府极力宣传核废水入海的安全性。但是,专家指出,核废水含有多达60多种放射性污染物,而且,这些污染物的半衰期在30年到5730年之间,基本上无法通过大海自身流动过滤掉。
总之,太平洋是世界的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威胁不言而喻。
● ● ● ● ● ● ● ● ● ● ● ● ●
点一点在看,
每天收获最新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