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金星:做变性手术的那段时间,每天都像做一次人流

0
分享至

1

1995年,在北京的一所医院里,金星拿到了一份小册子。

上面有一千多个问题。

答对百分之六十,你有女性倾向,但不适合做手术。

答对百分之七十五,你偏向女性,可以通过治疗纠正过来。

答对百分之八十,基本上达到女性标准,可以做手术了。

金星看了看自己的分数:94分。

医生很绝望,“去吧。”

手术前,她打电话给正在北京出差的父亲。

“我住院了。”

父亲来了,见了她的面,“你是被烧伤了吗?怎么到整形医院来了?”

金星冷静地说,“我要做手术,我要做女人了。”

父亲抽着烟看着她,愣了两分钟,“总算对上号了。”

金星很惊奇,“什么对上号了?”

父亲说,“你小的时候,我怎么看你怎么像女孩子。28年后,你找到了你自己,对上号了。”

有了父亲的理解,金星坦然地躺在了手术台上。

不久,母亲赶到,是来给他打气的。

16个小时后,手术做完了。

父亲问:“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

金星说,“回老家的时候,帮我把身份证上的性别改过来吧。”

从此,金星成了名正言顺的女人。

和一个疑似二级残废。

2

原来手术中间出了一次大事故。

金星的左腿被压了16小时无人发觉手术之后,小腿肌肉到脚趾尖的神经全部坏死。

医生很自责,把一代舞蹈天才给毁了。

金星却不这样想。

“我一条腿价值一千万呢,说瘸就瘸了?”

她暗自祈祷,“老天,我就这一条命,你看着办吧。”

因为全身都痛,她要求护士给她打杜冷丁。

“天天打杜冷丁,上瘾了怎么办?病治好了,你就成了瘾君子了,得不偿失。”

金星实在痛得难受,就要求再打一针。

护士很机灵,给她打了一针蒸馏水。

此后,每天打的都换成蒸馏水,金星却一无所知。

因为心理作用,她好像也不觉得痛了。

她每天盯着自己的左脚看。

每次集中意念,就能看好一会儿。

看到靠意念驱动的脚趾稍微动一下,她就能开心好久。

可是,整条腿还是不能动,每个来看她的朋友,既难受又无奈。

过了好几个星期,金星眼看着脚趾一点点动起来,才开始有了希望。

“我觉得,我的腿一定能恢复过来。”

她赶紧把医生叫过来,让他们赶快治疗这条腿。

医院里没有运动医学,只好转院。

新的医院里,治疗方案是扎电针灸。

就是用电针灸刺激她腿部的神经。

效果不错,半个月后,金星可以下床活动了。

但还是不能走路。

金星怎么也不想整天坐轮椅,她选择杵拐杖。

每天下午,一瘸一拐地在院子里绕圈,与朋友聊聊天,和父母说说话。

这还不算什么,她还要忍受其他的痛苦。

为了下体的伤口能尽快愈合,每天都得换纱布。

医生对她说,“你每换一次纱布,就等于女人做一次人流。”

休息的时候,他就在想,“死亡的痛苦,也不过如此吧。”

煎熬的日日夜夜里,她一心想着,不管多么痛苦,一定要挺过去。

果然,一年后,她回到了舞台上。

恢复训练时的痛苦,如坠地狱;经历过,任何困难都不值一提。

现代舞《红与黑》的排练找上了她。

她二话不说,接了。

当时,她心想,“我一定跳出个奇迹给你看。”

为了跳完整场,她找了一个按摩医师在化妆间等着,每跳完一幕就赶紧帮她按摩腿,然后再上台。

谢幕时,她整个人热泪盈眶。

左腿是凉的,右腿是热的,感觉相当奇特。

有人说,“金星怎么没以前跳得高了?”

有人回答,“你不知道,她能重新站在台上已经是个奇迹了。”

3

金星6岁学跳舞。

对于舞蹈,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依然心怀感激。

“只要跳过舞,往台上一站,都有舞蹈的底子。很多人会赞叹,‘一个女人在台上怎么能这么美,这么优雅?那是因为她跳了半辈子的舞。’”

她随时随地都可以跳舞。

在练功房,窗帘一拉,转身,跳跃,旋转,那就是她自己的天地。

她把舞蹈当做排解痛苦的出口。

生活上只要感觉有些过不去了,她就把所有的痛苦,委屈,发泄到舞蹈创作中来。

一遍一遍地跳,将怨气、愤恨当作毒素,从体内排出。

大众对现代舞,一般都有以下几种分歧:

要么觉得,“艺术是圈子里的事,咱老百姓看不懂。”

要么认为,“是你们不会欣赏我的作品,我只是做给懂它的人看的。”

在金星的眼里,舞蹈绝不是这样的。

舞蹈必须是面对大众的艺术。

“最美的艺术,一定是发生在和最平常的人碰撞的那一刻,忽视了别人反应的作品,不过是件半成品。”

正是因为有这个念头在心中,她的创作敞亮多了。

1985年,她凭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首届“桃李杯”的第一名。独创了男子足尖舞,还获得了去法国演出的机会。

1987年,她被公派去美国纽约学习现代舞。

1992年,她攒够了钱,决定定居欧洲。

在欧洲,金星一直有活可干,关键就在于她接不接。

但多年漂泊后,她突然选择了回国。

她说,艺术必须有根,没有根的艺术走不了多远。

而她的根就在中国。

回国后,她就傻眼了。

她曾遇到一个摄像的师傅。

“扛个摄像机就号称自己是做录片的,搞先锋艺术的,却连自己的观点都说不出一二。

她知道,任重道远。

4

为了舞团的经营,首先要钱。

国内市场不稳定,她每年最多只能演上一二十次。

她没有放弃。

钱不够了就出国演,每年演出四五十场。

就这么硬撑下来。

有一次,她的舞团演出碰上了喊场次的事,有人问她,“回来这么难,为什么非得回来。”

她说,“因为我要告诉世界,中国有艺术、有艺术家。”

到了2000年,金星已经带着自己的舞团,跑遍了全世界。

每次演出都爆满。

每场谢幕时间长达15分钟。

表演完了很久之后,观众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2004年,她的《上海探戈》在欧洲巡演,引起轰动。

金星坦白说,“不否认有些人是抱着对我个人的好奇心走进剧场,但只要他们肯坐下,给我一个多小时,我肯定能用舞蹈打动他们。

等他们走出剧场的时候,记住的一定是我的舞蹈。

她自始至终挚爱舞蹈,从男人到女人。

5

走过了人生的上半场,她的人生,已成奇迹。

但在下半场,她继续创造传奇。

她以一个女人的身份,重新生活,重新恋爱。

做变性手术之前,有一段时间,金星在纽约学习现代舞。

为了帮助一个朋友拿到美国身份,他(彼时只能说他)与朋友的女友假结婚。

拿到身份以后,他们离了婚。

之后,他成为女人。2005年遇到德国人汉斯,选择再婚。

与汉斯的相逢,也是缘份。

两人在飞机上结识。

汉斯很节省,平时只坐经济舱。

但那次很不巧,经济舱机票售罄,才破例买了头等舱,坐在了金星身边。

一路上,两人聊得特别投缘。

临别时还互留了电话号码。

当天夜里,汉斯从一个舞团的助理那儿得知了金星的人生经历——包括做手术的那部分。

他感动又敬佩。

之后,两人走近。

15年前,她结束一场十年的婚姻,与一个女子。

15年后,她迎来一场崭新的婚姻,与一个男子

如今两人结婚17年,恩爱如初,互相扶持。金星领养了三个孩子。

她终于成了名义上的“母亲”。

在家里,孩子是第一位的。

她直言不讳地告诉汉斯,“孩子的地位永远是第一位,孩子永远比你重要。”

2015年,结婚十年,她开启了新的事业,在个人风格浓烈的《金星秀》里做主持人。

麻辣点评,文娱热点,关注民生都是她的拿手戏。

她骂人的段子,成为微博热点。

她的动作与表情,成为新款表情包。

朱茵与星爷的热点,从她这里开始火起来。

而她做过变性手术这件事,也人尽皆知。

她没有遮掩,还写下《掷地有声》的自传,为公众的猜测补充实际材料。

书里,她谈对艺术的热爱。

书里,她谈改变后的坚持。

书里,她谈自己的人生。日常的,痛苦的,辉煌的,黯淡的,骄傲的,挣扎的......写尽生命百味。

她说,手术之前,她也有过犹疑。

她毕竟是舞蹈家,面对自己可能会成为二级残废的结局,她不可能不绝望。但她用一种近乎冷血的聪明去应对。

“这个社会,不会看重你为此付出多少艰辛,只要失败了就成定局了。

失败者的痛苦,很少有人会同情。

成功者的喜悦,才有人分享。”

6

而她终究成功了。

在个人生活之外,她的事业,一直乘风破浪。

2006年,她拿到了第一个艺术博士学位,这是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达廷敦艺术学院授予的。

她是得到这个博士学位的第四个中国人。

同年,她创办了“舞在上海”国际现代舞蹈节。

她在纪录片《金星小姐》里出境,演自己。在邓超的电影《分手大师》里客串。在《我的女神我的妈》里的演配角。

她参加《舞林大会》,实现了舞蹈不应该束之高阁,应该与大众交流的目的。

现在的她似乎离艺术,离舞蹈很远,全身上下都散发着娱乐的气息。

她活得凶猛而独特。话语犀利而毒舌。

28岁变成女人。

50岁活成金句大妈。

前半生是舞蹈家,后半生做毒舌女王。

每一样都很成功——艺术上、世俗上、影响力上、名利上都成功了。

很多人不喜欢她,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活得风生水起,气场万千。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金星说,“杀不死我的,使我更生猛。”

她活了两辈子,一次以女人,一次以男人(用她的话说,就是在男人的世界里做了28年的卧底)

做男人时,她比多数同龄男性都拼命。

做女人时,她比多数同龄女性都酣畅淋漓。

她说,“人世间走一遭,准确地活着,没有浪费一点时间。没有比这更棒的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越来越多进口药退出国内市场,有些人却还在为此纷纷叫好!

越来越多进口药退出国内市场,有些人却还在为此纷纷叫好!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0-29 08:52:35
教育部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名校实验1个月0作业,结果出人意料

教育部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名校实验1个月0作业,结果出人意料

新东方
2025-10-31 11:31:27
马筱梅肚子大了,汪小菲在北京给玥儿姐弟看学校,终于跟S家和解

马筱梅肚子大了,汪小菲在北京给玥儿姐弟看学校,终于跟S家和解

青史楼兰
2025-10-31 17:37:10
国家将重点布局六大行业!未来专业选择,终于找到方向!

国家将重点布局六大行业!未来专业选择,终于找到方向!

教育导向分享
2025-10-28 22:01:27
江疏影舞蹈排练意内衣不小心漏出,态度能否抵过形象管理争议?

江疏影舞蹈排练意内衣不小心漏出,态度能否抵过形象管理争议?

娱乐领航家
2025-10-13 17:15:03
重锤!武汉“世界级”规划要来了!

重锤!武汉“世界级”规划要来了!

越乔
2025-10-31 23:10:52
复合11年后,李嫣谢振轩联手,撕碎了王菲和谢霆锋仅剩的“体面”

复合11年后,李嫣谢振轩联手,撕碎了王菲和谢霆锋仅剩的“体面”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1 02:59:35
59岁甄志强突发离世,前一天飞上海备赛,知情人称运动诱发心脏病

59岁甄志强突发离世,前一天飞上海备赛,知情人称运动诱发心脏病

萌神木木
2025-10-31 14:28:30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风信子的花
2025-10-24 23:59:39
关税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中美大决战,决胜于未来五年

关税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中美大决战,决胜于未来五年

诡谲怪谈
2025-05-02 15:35:06
亏损1.2亿,知名零食品牌降价也卖不动了?

亏损1.2亿,知名零食品牌降价也卖不动了?

快刀财经
2025-10-31 22:56:49
开拓者记者:杨瀚森需要适应开拓者的节奏并且跟上其他球员的速度

开拓者记者:杨瀚森需要适应开拓者的节奏并且跟上其他球员的速度

稻谷与小麦
2025-11-01 02:26:07
太讽刺,荷兰抢完安世芯片厂,本田立马停产,18天就从硬刚变求和

太讽刺,荷兰抢完安世芯片厂,本田立马停产,18天就从硬刚变求和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0-29 17:02:22
杭州富豪为瘫痪女儿招婿,穷小伙咬牙接受,新婚当晚他却傻眼了

杭州富豪为瘫痪女儿招婿,穷小伙咬牙接受,新婚当晚他却傻眼了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03-10 11:10:01
桑姐的整容后遗症来了,结婚才几个月,贝佐斯就要甩开她一个人走?

桑姐的整容后遗症来了,结婚才几个月,贝佐斯就要甩开她一个人走?

烟浔渺渺
2025-10-30 10:01:16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削桐作琴
2025-09-08 15:05:36
中美会晤一结束,特朗普宣布对华降税,给会谈打高分称赞中方伟大

中美会晤一结束,特朗普宣布对华降税,给会谈打高分称赞中方伟大

历史有些冷
2025-10-30 21:30:05
6000平方公里领土将回归,邻国接二连三干预我国,我方:寸土不让

6000平方公里领土将回归,邻国接二连三干预我国,我方:寸土不让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5-10-10 07:30:50
哭灵人李美珍:一场3000,跪出两套房一辆车,却没人敢碰她

哭灵人李美珍:一场3000,跪出两套房一辆车,却没人敢碰她

君好伴读
2025-10-30 14:41:42
俄军攻入乌东重镇红军城

俄军攻入乌东重镇红军城

参考消息
2025-10-31 11:47:09
2025-11-01 05:27:00
文艺馆 incentive-icons
文艺馆
一个文艺又理性的公号
3956文章数 2184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邻国百余人死亡 阿根廷将启动边境最高警戒

头条要闻

邻国百余人死亡 阿根廷将启动边境最高警戒

体育要闻

在无数明星的注视下,他们踢着“意大利最好看的足球”

娱乐要闻

和龚俊演完《暗河传》,她终于红了

财经要闻

以前买不起房,现在卖不起房

科技要闻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汽车要闻

东风日产“油电同智”战略首车 天籁·鸿蒙座舱亮相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亲子
旅游
时尚

NS2版《动森》仍为30帧!网友:可能会影响底层逻辑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3 岁幼儿肾藏复杂病变!机器人手术精准“微雕”极限保肾

旅游要闻

尼泊尔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希丽思·帕塔:探索洛曼塘古城

越遮越高级,搞穿搭原来真不看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