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徐銤院士 逝世

0
分享至

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快堆首席专家徐銤逝世。

徐銤,中核集团公司快堆技术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视“事业高于一切”,50年坚守快堆,与团队一起成功研制了代表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快中子反应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这50年来,快堆的发展起起落落,徐銤始终坚守,呕心沥血,无怨无悔,被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赞誉为“当代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徐銤1965年开始从事快堆研究。1971年,与快堆研究课题有关的科研人员举家从北京搬迁到四川夹江。由于当时快堆科研陷入了经费不足、方向不明确的窘境,研究人员一拨接着一拨离开,原本300余人的队伍在短短一年中只剩下100多人。就在很多人选择放弃的时候,在不断有待遇和条件更好的单位向他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他总是淡淡的一句话:“快堆我确实放不下。”徐銤不仅坚守着发展快堆的信念,还积极鼓励身边的同事不要放弃,继续研究。

为了更多了解快堆技术的进展情况,在夹江山沟里工作的徐銤每年至少出差20多次,坐着绿皮火车四处奔波,有时一坐就是30多个小时,而且还常常因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由于频繁出差,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有一次外出归来,女儿仰着头看着他的脸,竟然怯怯地叫了一声“叔叔”。

1987年,“863”计划支持下,“快堆”项目开始了预先研究。徐銤从四川重回原子能院,他没有太多家当,而有关于快堆的资料却堆满了整个房间。经过多年研究分析,在徐銤心中,一幅宏伟的快堆发展“三步走”蓝图逐渐清晰:第一步,建实验快堆,打基础,目的是建立装置,掌握技术,培养人才,开展实验;第二步,建原型快堆或示范快堆电站,实现工业应用;第三步,建大型商用堆,实现商业化推广。

2000年,中国实验快堆工程浇下第一灌混凝土,这一年,徐銤63岁;

2011年,快堆并网发电成功,这一年,徐銤74岁;

2014年,示范快堆研发立项,这一年,徐銤77岁。

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历和见证了快堆发展的每一个重大节点,与大家分享着成功带来的欢欣和喜悦。紧张的工作是他最大的幸福,快堆技术的每一点进展是他最大的快乐,让国家掌握世界先进的快堆技术从而突破能源瓶颈是他最大的心愿。

你很难想象,一个多年从事科研工作,常年与数据、图纸打交道的老科学家,为了掌握、分析工程第一手资料,随时处理技术问题,每天不止一次在十几层的厂房爬上爬下,检查施工和安装进展情况。他的“005号”安全帽都布满了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伤痕,几年来先后换了5顶。

你很难想象,在实验快堆运行调试期间,一个患有高血压、每天都靠药物维持血压正常的古稀老人,多次日以继夜坐镇现场,指挥调试和试验。在堆本体打压、堆容器加热和充钠、反应堆装载燃料、首次临界和首次发电试验这些需要连续运转的重要时刻,他和这个团队一起神采奕奕日夜鏖战。

徐銤带领团队完成了国家的嘱托。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快堆,形成了我国快堆的实验研究能力,建立实验装置40多台套;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快堆设计和安全分析软件系统平台,开发软件程序近80个;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快堆设计标准规范,制定安全设计准则36个,编制设计标准规范600余个;掌握了快堆设计技术,形成技术文件6000余册,技术报告2000余份,取得专利授权90多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50余项;形成了实验快堆规模的工程建设能力,实现了设备国产化率70%和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行。

工作中的徐銤执着追求,忘我奉献;生活的徐銤却是极为简朴、无欲无求的。在他的词典中,没有“享受”这个字眼。他常说,“国家已经给予我很多,我自己能办的事,就不要给国家添麻烦了。”他的家朴素得令人惊讶,70多平米的房子,没有装修,水泥地面,简单家具。在他家里一部电话有两个账户,私用长途自己交费。他现在仍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上下班。在他眼里,这个虽然老旧但身体还够硬朗的“老伙计”早已超越了朋友的情谊。从1973年到现在,从四川到北京,他们不分冬夏寒暑,风里来,雨里去,共同走过了快堆发展的每一步。考虑到徐銤年纪大了,单位领导同事都劝他不要再骑车,他总是呵呵一笑:“骑车可以锻炼身体。我还骑得动车,说明我还干得动工作啊。” 而生活这样简朴的徐銤,却将自己获突出贡献奖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了快堆科技创新奖。在他心中,装着的全部都是快堆事业。

徐銤用他50年的执着坚守,半个世纪的破波斩浪,引领着我国的快堆事业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登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他奉献的不仅仅是我国第一座快堆,更用他的执着坚守生动诠释了“事业高于一切”的爱国情怀!

沉痛悼念徐銤院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胖胖说他不胖
2025-09-15 14:58:33
打脸了?2015年专家预测:一旦开放二胎,中国新生人口将会激增

打脸了?2015年专家预测:一旦开放二胎,中国新生人口将会激增

一针见娱
2025-09-14 21:44:59
俄罗斯议员:如果对华免签,将有大量中国男性涌入俄联邦找对象

俄罗斯议员:如果对华免签,将有大量中国男性涌入俄联邦找对象

头条爆料007
2025-09-16 05:46:15
莫言:女人接近男人,不过图这两样东西,那她也不缺一个祖宗供着

莫言:女人接近男人,不过图这两样东西,那她也不缺一个祖宗供着

诗词中国
2025-09-04 17:56:45
黄多多在纽约地铁被偶遇了,网友夸赞她很有气质,透着股清冷感

黄多多在纽约地铁被偶遇了,网友夸赞她很有气质,透着股清冷感

娱圈小愚
2025-09-16 08:59:12
重大转变:特朗普首次称普京为侵略者

重大转变:特朗普首次称普京为侵略者

微微热评
2025-09-15 21:43:30
霍华德:2020年夺冠非常艰难,我们只能和六个人一起庆祝

霍华德:2020年夺冠非常艰难,我们只能和六个人一起庆祝

雷速体育
2025-09-16 11:22:41
女子散步误踩氢氟酸后离世引热议!官方通报!事发原因正在调查!

女子散步误踩氢氟酸后离世引热议!官方通报!事发原因正在调查!

振华观史
2025-09-16 09:00:46
孩子升入初三才恍然大悟:限制小孩用不用电子设备,差距超乎想象

孩子升入初三才恍然大悟:限制小孩用不用电子设备,差距超乎想象

今天说故事
2025-09-15 18:20:00
俄无人机飞入罗马尼亚,特朗普向北约发出"最后通牒"

俄无人机飞入罗马尼亚,特朗普向北约发出"最后通牒"

山河路口
2025-09-14 17:40:24
后续!这就是西贝的真实水平,厨师不但会炒菜还会擦锅边灶台。

后续!这就是西贝的真实水平,厨师不但会炒菜还会擦锅边灶台。

花心电影
2025-09-16 11:03:21
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小餐饮老板,仿佛约好了一样,集体“醒”了

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小餐饮老板,仿佛约好了一样,集体“醒”了

阿伧说事
2025-09-15 15:25:30
超300万人抢 iPhone 17:是跟风还是刚需?看完这几点你就懂了

超300万人抢 iPhone 17:是跟风还是刚需?看完这几点你就懂了

大卫聊科技
2025-09-14 11:52:14
医生对你暗示过什么?网友:我两次做阴超都是遇到男医生

医生对你暗示过什么?网友:我两次做阴超都是遇到男医生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4 00:15:04
3亿汉人被300万八旗统治276年,为何不反抗?清朝只用了四招

3亿汉人被300万八旗统治276年,为何不反抗?清朝只用了四招

老达子
2025-09-14 06:50:03
中美谈判第四轮期间,中国甩出第二张王炸,特朗普这下真要破防了

中美谈判第四轮期间,中国甩出第二张王炸,特朗普这下真要破防了

南宫一二
2025-09-15 20:53:09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百态人间
2025-09-15 11:52:34
蛇为什么要进化成这么适合被吃?除了头和内脏,全身都是肌肉

蛇为什么要进化成这么适合被吃?除了头和内脏,全身都是肌肉

怪罗
2025-09-15 23:54:21
江苏一县政协副主席,任上被查

江苏一县政协副主席,任上被查

扬子晚报
2025-09-15 17:19:44
十分魔幻:当代美国的“极左”和“极右”,连希特勒看了都懵圈

十分魔幻:当代美国的“极左”和“极右”,连希特勒看了都懵圈

黄娜老师
2025-09-14 23:09:45
2025-09-16 14:08:49
核电那些事 incentive-icons
核电那些事
重工业 轻阅读
3923文章数 75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头条要闻

欧盟交易员绝望:现在中国能卖10公斤锗都谢天谢地了

头条要闻

欧盟交易员绝望:现在中国能卖10公斤锗都谢天谢地了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宋祖英事业巅峰隐退?李谷一道破原因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汽车要闻

优质智能体验/1.5T增程 别克至境L7正式亮相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6考研,到底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岸?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2025秋冬靴子八大流行趋势!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