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写手如林,内容繁杂:明代文人璀璨,文学作品的含金量究竟如何?

0
分享至

引言

明代(1368—1640)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之中文学作品创作的一个高峰。按照今天的说法,无论是创作者、传播者还是阅读者数量,明代文学作品都达到前近代社会的巅峰,可谓文化史上的灿烂辉煌之篇章。

那么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相比,明代的文学作品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如何看待明代炙热的文学内容创作?

碧窗灯火照经史,肯以暇逸虚流光

首先,就单纯从传统文学的诗词歌赋形式上说,明代的文学作品确实质量上不如前代。这个毫无疑问。

现代穿越网文中,震动文坛的永远是唐诗宋词,鲜有明代诗词。其实这也反映出现代人的主观意识。

明代的皇帝对诗歌普遍缺乏兴趣。据载,有明十六帝中,有诗留世者7人。明太祖和明太宗最初还都是“不识字的文盲”(教员语)。

明太祖

虽然明代的皇帝从明宣宗开始,历朝都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明代皇帝的经宴制度可以说比现代教培机构的1对1培训还要残酷,5岁的孩子早上4点起床……题字作文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和唐宋皇帝重视诗词歌赋不同,明代皇帝普遍都对诗词歌赋不感兴趣。即便和清代康、乾二帝动辄上千首诗歌、到处留情相比,明代皇帝也是惜墨如金,不吐一字。

其次,从文学作品的实际功效来说,由于明代皇帝并不看重诗词歌赋(可能除了嘉靖皇帝的青词需求外),也没有对于诗歌的推扬鼓励。

加上诗词歌赋并不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所以广大的读书人并不以诗词取悦君王,用来作为进阶上位的主要工具。

官员和民间写诗作词的目的,主要是社交需要和自我娱乐。这个和唐宋时期尤为不同。

像李白、苏轼这样的人,写几首诗就可以得到认可,见到皇帝并赏识,在明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明代一个学霸的标准要求不是写诗,而是能不能写八股文章。

最后,即便是文章四科八体,以及衍生的数十种文体,如策、疏、表、序、记、传及碑铭、祭文、行状等。

明代受到蒙元的影响,皇帝对行文的主张历来就是“通俗易懂”,不要求辞藻华丽,所以要求上较唐宋自有不同。

剧照

即便是科举考试中的八股取士,也是四平八稳。逻辑通顺,文字平畅,义理正确,就有可能登科录取,并不是说文章辞藻华丽就能录取的。

老去一官催白发,兴来千首欲留诗

明代文学内容创作特别是中后期兴盛的原因有三点。

1、 朝廷治理制度的成熟。

文治传统的复兴。明代继承唐宋正统,对读书人十分重视。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起身布衣,没有多少文化,但是这个道理他是懂的。

因此他在灭元和建国初期,争取淮西和浙东文人,恢复唐宋礼制。明代文治传统的复兴,意味着读书人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再次被抬高,这点对于文学创作的繁荣是毋庸置疑的。

现代对明代科举制多有批评,认为八股取士,“禁锢思想”。这种说法有点强人所难,难道现在高考语文题以说明和议论为限,难道不“禁锢思想”?

科举考试制度自隋唐后,宋代光大,明清鼎盛。作为人才选拔机制的一种,因为其公开、公平、公正,所以得以持续。

明代科举制对文学的影响,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越来越多人读书,读书肯定要进行或多或少的文学创作。

明代的言路宽松也是文人创作繁盛的一大原因。传统的风闻言事被明朝廷继承,民间胡说八道也是置之一笑。

只要不触及大明律的法律。明代的官员特别是御史可以自由地上书、或者在公开场合评论国家大小事务,而且以死谏为荣,根本不怕皇权。

反倒是皇帝,一旦“舆论震荡”,整日惴惴不安。

2、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社会自成化以后商品经济有了极大发展,社会需求推动文学消费。

商品经济促使明代社会中后期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也让久遭禁锢的消费和享受欲望汹涌澎湃泛滥起来。

这股社会思想浪潮强烈地冲击了明代前期凝固停滞的社会风气,对促进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均有积极的意义。

印刷业的发展。明代印刷业非常发达,其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各个朝代。

印刷有三:官刻业是文学类图书生产的有益补充。官刻机构中的刊刻图书最多,地方官刻书籍数量亦巨大。

坊刻是俗文学作品得以保存的主要力量。坊刻图书既有以精英阶层为主要受众的经史子集等雅文学,也有以粗通笔墨的市民阶层为主要受众的戏曲小说和日用类图书,还有以在校生员为主要阅读主体的科举考试类用书。

现今存世的小說、戏曲等俗文学作品多赖坊刻得以保存下来。

家刻是明代诗文等雅文学生产的主要力量。 有明一代,凡做过官的基本上都刻有文集,这就是官场上流行的“戴纱帽而刻集,例也”。

城镇人口的激增。从城市发展史上看,国内古代城市发展的最后一次高潮在明代。城市化水平亦为全国最高。

明代的工商业城市已遍布于全国各地,主要有南京、苏州、杭州等,此外还有景德镇、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四大名镇。

全国大概有农村集镇四千到六千个,小城镇两千个,大中城市一百个左右。

城市的繁荣,给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明代娱乐场所的大量增加,为说唱、戏剧、评话等提供了场地和就业机会,对市井文化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3、文化教育的长期普及。

学校的普及。明代学校建制较之唐宋更加完备,除中央的国子监及地方的府州县学外,还有宗学、社学、武学等机构。

对于国子监生员,明最盛时,数字达数万人。宣德时规定,地方学校中在京府学60名,在外府学40名,州学30名,县学20名。成化时期捐资入学例开,以后生员成倍甚至十数倍增长。

明代建制府140,州193,县1138;羁縻之府19,州47,县6,5 据此推断明代府州县生员在数十万人。

顾炎武即认为明代后期全国在庠县生员当不下50万人(此数不含府州生员)。这一数字还不包含市镇、里中社学在校人数,如果加上市镇、里中生员学生数量,则明代学生总数会更多。

识字率的提高。明后期接受过一定教育的市民不下100万人。明代后期全国人口约为1亿,城镇人口占1/20~1/10,即500万~1000万,则这不下100万受教育者占到了城镇人口的1/10~1/5。

私人藏书的风气。据清人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记载,明代藏书家除藩王外达427人,今人范凤书在《国内私家藏书史》一书中则统计为897人。

又据《国内藏书通史》记载,明代私人藏书家在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二省,分别有142家和114家,此外,福建22家、江西20家、上海19家,其余省份均在10家以下。

吾生此地应閒懒,漫讶明时有弃才

明代文学内容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华文化历史上刻下了璀璨的一笔。

1、海量文学作品的百家齐放。

据统计,《列朝诗集》全书81卷共收诗人1743家,诗24060首,实收明代诗人1685家;明朱彝尊《明诗综》100卷共收诗人3334家,诗10178首,实收明代诗人3155人;

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32卷著录明人诗文别集达5252部有5207部,即黄氏一书收录明人作家5207人。

《国内古籍善本书目》分经、史、子、集、丛五部分,共收明代善本经部2240种,史部5504种,子部6764种,集部8285种,丛部249种,合计23042种。除去复本和稿本,实得明代著述18621种。

另有学者统计,现存唐文集278种,宋文集347种,辽金文集100余种,元文集324种,而明文集就有2000多种,几乎是唐、宋、辽、金、元诸代总和的2倍。

2、推动文学思想的百家争鸣。

明代中期有“复古”和“解放”的文学争论。复古派以“前七子”与“后七子”为代表,提倡文学复古,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此后的文学皆为末流,不值一读。

剧照

解放派则反对复古,推崇“唐宋八大家”的文体解放,因此,也被称为“唐宋派”,代表人物有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

他们讽刺复古派“颇好剪纸染采之花,遂不知复有树上天生花也”。复古和解放之争,古已有之,今后还要反复。

文学复古思潮是明代诗文发展的主流,从前期的前七子到中晚明的后七子,再到明末的复社、几社,明代三次文学复古浪潮持续文坛百余年,席卷大江南北,其规模和时效超过中唐和北宋两朝的诗文复古运动。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深入持久,影响深远。

3、文学创作形式的跨界融合。除雅文学兴盛外,明代俗文学人口较之雅文学人口成倍甚至数十倍增长。

明代中后期,整个社会沉浸在小说、戏曲等通俗读物的狂热中,上至皇帝、士大夫,下至普通市民,均对之如醉如痴。

目前已知存世的明代三大通俗读物中,《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水浒传》有14种刻本,《西游记》有9种刻本(如果加上散佚版本,这些数字还要高)。

畅销书的数十次出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晚明消费人口的庞大。

结语

明代文学较唐宋时代有了飞跃发展。作为科举制度和商品经济交互作用的产物,雅俗文学创作下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趋向和阅读需求。

明代中后期,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他们除了追求物质享受外,也有精神娱乐的需要。

这一庞大人口的消費需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消费意识而注入了的精神世界,从而成为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推动着文学去提高质量、丰富品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世联赛总决赛赛程出炉:中国女排打揭幕战!与巴西同区+避开4强敌

世联赛总决赛赛程出炉:中国女排打揭幕战!与巴西同区+避开4强敌

我爱英超
2024-06-17 00:12:23
再热5天!山东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中西部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再热5天!山东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中西部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闪电新闻
2024-06-16 16:36:05
如果你是55-70岁的退休族,就一定牢记下面15条,你会受到启发的

如果你是55-70岁的退休族,就一定牢记下面15条,你会受到启发的

爱情大使馆
2024-06-16 10:00:43
3年1.2亿美金!马刺追求超级助攻王,波波维奇要为文班组建三巨头

3年1.2亿美金!马刺追求超级助攻王,波波维奇要为文班组建三巨头

康泳哥看体育
2024-06-16 23:35:08
全跑光了,一家7口套现20亿,把公司卖给了17万股民

全跑光了,一家7口套现20亿,把公司卖给了17万股民

灰鸽观察室
2024-06-15 20:09:36
男子卧铺脱衣面对女乘客裸睡,活该被行拘

男子卧铺脱衣面对女乘客裸睡,活该被行拘

直截评论
2024-06-16 18:11:06
1-1!爱神王者归来,一战2大纪录,丹麦无缘开门红,死磕英格兰

1-1!爱神王者归来,一战2大纪录,丹麦无缘开门红,死磕英格兰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4-06-17 01:55:43
乌情报总局局长:俄最新型S-500防空系统部分部件已运抵克里米亚

乌情报总局局长:俄最新型S-500防空系统部分部件已运抵克里米亚

红星新闻
2024-06-15 20:16:15
怒了!地铁抢座大妈凭一己之力,把上海送上了热搜,评论区炸锅

怒了!地铁抢座大妈凭一己之力,把上海送上了热搜,评论区炸锅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6-16 19:10:11
英媒奉劝美国:与其把精力放在压制中国科学上,不如放在推动自己进步上

英媒奉劝美国:与其把精力放在压制中国科学上,不如放在推动自己进步上

参考消息
2024-06-15 14:03:26
欧洲杯5大豪门全赢了!诞生首场冷门,英格兰登顶,荷兰逆转绝杀

欧洲杯5大豪门全赢了!诞生首场冷门,英格兰登顶,荷兰逆转绝杀

侃球熊弟
2024-06-17 05:22:36
首次!大批俄军被包围,“正处于投降的边缘”

首次!大批俄军被包围,“正处于投降的边缘”

近距离
2024-06-16 13:12:55
气人!凌晨接了2单共4.5元,网约车击穿地板价了

气人!凌晨接了2单共4.5元,网约车击穿地板价了

网约车生活
2024-06-16 11:16:10
江苏新增号牌“苏X”?

江苏新增号牌“苏X”?

常州大喇叭
2024-06-16 16:05:55
笑死了!河南专家建议中午不要浇地,结果在评论区被骂惨

笑死了!河南专家建议中午不要浇地,结果在评论区被骂惨

文雅笔墨
2024-06-16 00:17:39
第一次性生活有多痛?进不去怎么办

第一次性生活有多痛?进不去怎么办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12 09:53:49
字节员工:怎样才能轮到自己被裁,拿到“大礼包”?

字节员工:怎样才能轮到自己被裁,拿到“大礼包”?

蚂蚁大喇叭
2024-06-16 13:24:08
1-0领先就死守,英格兰丑陋登顶!欧洲杯17日赛程:法国今夜亮相

1-0领先就死守,英格兰丑陋登顶!欧洲杯17日赛程:法国今夜亮相

侃球熊弟
2024-06-17 05:56:50
外贸熄火,内需不足,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究竟是谁的责任?

外贸熄火,内需不足,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究竟是谁的责任?

娱乐圈的大爆炸
2024-06-17 06:29:43
25万人参加!法国爆发大规模游行,反对极右翼崛起!马克龙:正处于非常严峻时刻!股市已蒸发1.1万亿元

25万人参加!法国爆发大规模游行,反对极右翼崛起!马克龙:正处于非常严峻时刻!股市已蒸发1.1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6 13:44:10
2024-06-17 10:38:44
红色史令
红色史令
解读历史真相
1242文章数 94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枝江酒业的补税单,张道红的下马威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游戏
手机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AC:影》弥助头盔收藏品亮相 玩家:他不是武士

手机要闻

苹果AI功能只是PPT发布 iPhone 16先用阉割版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亲子要闻

看了清华附中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后,网友:大学典礼都没这隆重!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