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五蠹》有言:“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任何一种在法律制度之外的暴力行为,不管它的目的是什么,都是在违反法律。有一些群体,打着“侠”的旗号,实际上也是在仗势犯禁,放在现在,也就是黑恶势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活跃于香港地下社会的“广州仔”,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彼时,香港还是一个令大陆人非常神往的地方。许多那个时候的年轻人通过“录像带”看到的香港是一片繁华,黄金满地。有讲义气的江湖兄弟,有传说无数的香港富豪,有或美丽或帅气的男女明星。尖沙咀、铜锣湾、九龙城、新界,这些名字就算是一次也没有去过香港的人也耳熟能详。
▲香港九龙
01
当时的香港有港英政府管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比许多大陆人好很多,有一些人便想方设法的偷渡到香港去淘金。在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原本就是不法之徒,他们到达香港以后,很快便成为了当地的黑恶势力。不但可以与香港本地的黑社会对抗,而且连当时的港英政府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被称为“大圈仔”,因为其中广东人居多,所以又被称为“广州仔”。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的黑恶势力十分猖獗,本土的三合会帮派14K、新义安、和胜和将香港平分,广纳门徒,各管各的生意。这些帮派将香港的地下社会的产业链牢牢掌握在手中,势力庞大。自从“大圈仔”纷纷来到香港,香港的地下势力又增加了一个大圈帮。不过,大圈帮只是一个统称,并不像香港本土的其他帮派一样是有组织的黑社会帮派。
▲香港黑帮的影视形象
02
与香港本土的黑社会帮派势力相比,“广州仔”没有组织和专门的负责人,犯罪行为随机,这也导致了他们不但与港英政府的警队有冲突,而且也与香港的本土黑社会势力有许多矛盾。因为有不少“广州仔”曾经从军,所以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当时港英政府的警察对于他们的抓捕并不成功。
随着“广州仔”的各种犯罪行为,他们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不但不把警察放在眼中,还曾经打算铲除其他的黑社会,自己独揽天下。他们开始不断有人到各大香港本土黑帮的势力范围内寻衅滋事,上门踢馆。由于这些人好勇斗狠,悍不畏死,大多在香港也无亲无故。所以许多本土帮派也只能忍气吞声。
▲香港黑帮剧照
一时之间,“广州仔”在香港风头无两,他们的行事也越来越偏激,越来越乖张。港英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动用全港的警力铲除“广州仔”。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成体系的“广州仔”溃散起来也很快,许多成员便突然在香港“集体失踪”了。
03
经过在香港十几年的积累,他们也拥有了不少财富。到了90年代初期,大批“广州仔”携带资产分批逃离香港,远赴温哥华、加拿大等地。这些人到了海外之后,大多生活在唐人街。当时越南黑帮横行于唐人街,垄断了所有的物资与经济。是当地最大的黑恶势力,从香港到海外,“广州仔”发现他们依然需要对抗当地势力。
▲唐人街照片
多年的江湖拼杀,让这些人根本不可能从事正当职业,就算有了钱也难改其本质。很快“广州仔”便与当地的越南帮发生了剧烈冲突,有了钱就有了武器。他们采购了各种枪支器械,组织起人员直接与当地的越南帮火拼。
在数次冲突后,当地越南帮的许多管理层都被杀害,当地警方的火力根本不及黑帮,对于这种黑帮火拼,也许他们也乐见其成。所以这样的火拼连续了几个月,华人街有许多无辜百姓在这种火拼中丧生。
▲香港黑帮剧照
对于“广州仔”来说,他们是又打下了一片江山,不但从此与越南帮势均力敌,而且还隐隐有越过之势。到了现在,随着各国法治的建设,对黑恶势力的打击越来越重,“广州仔”作为一个黑恶势力已经逐渐消失。他们的这些经历,曾经被作为电影《省港旗兵》的素材,搬上大荧幕的电影故事虽然曲折动人,江湖义气和兄弟情谊看起来令人感动,但实际上“广州仔”的本质依然是犯罪分子。
结语
如果说,古代的游侠剑客还多少有那么一些劫富济贫的正义感,颇有兼爱之心。那么现在的黑帮分子很多都是生活所迫,混黑道无非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文艺作品归文艺作品,现实还是要分清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