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泗洪风情”加关注 ■ 商家合作 宣传推广 联系电话:0527-86235555 ■ 网站事务 投诉爆料 联系电话:0527-86289202 ■ 业务范围:商家/单位宣传、推广、合作、活动策划
来源 | 泗洪先锋微信公众号(sihongxianfeng)
编辑 | 向会文 审核 | 马响响 窦雪洁
近日
泗洪县石集乡汴水社区
“五优五度”激活乡村振兴“治理效能”
被推介为“第二批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相关特色做法如下
针对苏北农房改善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难问题,汴水社区以迎难而上的拼劲、开拓创新的勇劲、善作善成的韧劲,通过调优组织架构、建优党建阵地、树优示范标杆、整优功能资源、做优创业项目“五优”,实现提升治理精度、加大投入力度、跑出先锋速度、彰显服务温度、拓展致富广度“五度”,切实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乡村治理各环节、全过程,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019年7月,宿迁市泗洪县石集乡成立全县首家新型农村社区——汴水社区。社区安置居民8796人,人口来源于全乡各村及外乡人员,其中党员326名。
社区难治理,难在居民均是新进城农民,自我管理、适应能力较弱;也难在这些居民来自不同的村,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矛盾;还难在整合而成的新社区,管理服务能力还较弱,且居民没有归属感。针对这一难题,汴水社区以“五优五度”为抓手,切实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乡村治理各环节、全过程,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水平。
调优组织架构 提升治理精度
化“两张皮”成为“一盘棋”
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强,科学构建“汴水社区党委+3个小区党支部+15个楼栋党小组”组织架构,避免组织架构与社会治理“两张皮”。一是成立统揽全局的汴水社区党委。从原3个合并村“两委”中择优选聘产生社区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委两站五岗”职责分工,社区党委书记史苏文入选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二是划分网格化小区党支部。合理划分3个小区党支部,配备“一长六员”,推动社区干部下沉到社区治理网格,常态开展民情大走访,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三是按片区成立楼栋党小组。深入摸排选配26名政治觉悟高、群众口碑好、责任感强、热心公益的社区党员担任楼栋长,创新积分管理制度,积极履职社区“红管家”。
建优党建阵地 加大投入力度
用“红纽带”织就“一张网”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建阵地建设至关重要,社区积极打造有态度、有人气的党建阵地。一是兴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500余万元建成3500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便民大厅、政治生活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展厅和多功能休闲文化室。二是增设小区党建工作站。投入100余万元,在汴水新村小区内建成小区党建工作站,为小区群众提供物业维修、休闲娱乐新去处,连续两年在此举办新春“晾晒承诺”活动。三是实施文明楼道提升工程。在各小区楼栋入口墙面增设党员楼栋长信息栏,楼栋内“五美庭院”等优秀家庭也一并展示,同步公示所有楼栋党员及社区便民事项,有效延伸至社区治理最末端。
树优示范标杆 跑出先锋速度
将“满天星”拧成“一股绳”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社区注重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引导鼓励社区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一是充分发挥党群议事作用。小区党支部牵头,整合党员楼栋长、物业公司、群团组织等多方力量,组建党群议事队伍,创新开展“小板凳议事会”,通过党群议事成功开辟“一分地”民生小菜园,圆满解决农民上楼后各种难题。二是建强党员志愿队伍。对社区党员实行村居和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定期开展“1+10”党员联系走访、“三生”公共空间治理、疫情防控等各类先锋志愿活动。三是用好社会群团组织。组建热心婆婆劝导队、和事佬志愿队等自治组织,积极选树社区最美人、新风文明户等先进典型,白事吹喇叭、天价彩礼等不良风俗逐渐成为过去。
整优功能资源 彰显服务温度
以“零距离”凝聚“一家亲”
基层治理,重中之重是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画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社区全力将优质资源整合转变为更有温度的民生服务。一是围绕服务暖心。排定八大类社区和村居双向服务清单,逐步将服务事项转至新社区办理,实现社区干部多干事、办事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社区群众归属感。二是围绕发展宽心。按40元/人标准从原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公积公益金,按照小区内各村居人口比率在全乡面上统筹二次分配,结合社区及乡镇财政资金,兜底保障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围绕物业贴心。成立乡级状元物业公司,组建红色物业党支部,同时将小区内物业管理的人事、财权全部交由社区小区党支部自主管理,每年物业费收缴比例均在95%以上。
做优创业项目,拓展致富广度
凭“带头干”撑起“一片天”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基层治理成效的“试金石”。社区以“双领”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村居发展、社区致富。一是创办社区集体公司。以“两保留三不变”作为理顺集体经济关系准则,按照“党建联盟创先锋、业务联动创增溢、利益联结创共赢”的“三联三创”工作思路,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全县首家社区集体公司,自主经营打造稻米全产业链。二是深化合作社带富成效。采取“合作社+企业+大户+农户”经营模式,引领特色产业发展,在有力带动原村居发展增收的同时,每年还为全乡所有低收入户提供项目分红25万元以上。三是拓展项目增收渠道。发挥国家级电商创业园78家在孵企业的带富效应,成功联建6个规模以上优质企业,带动1000余名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社区年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500万元,力争下年度冲刺800万元。
点转发周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