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沪太路某小区的汤阿姨,前往天目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补办社保卡。让她惊喜的是,过去在中心办理业务,扫码、亮证、登记、取号、再亮证……环节多达5、6个;而现在,只要进门时在“数字哨兵”上扫一次随申码或出示一下身份证,即可通过新开发的“一码通”系统,直接到接待窗口办理所有事项。
“省掉了这么多办事环节,
实在是太便捷了!”
据了解,本市“一网通办”推行四年来,通过增加“随申码”应用场景,实行“两个免于提交”等便民措施,居民在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事便捷度上有所提升。
但是,多数应用场景都是分门别类的个体,每个环节都要独立出示证照,或亮随申码。加上近几年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扫码、亮证、登记等频率、环节也相应增加了一些。”
天目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居民来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业务,至少要出示4次随申码或身份证——进门前先扫“数字哨兵”、进门后再进行防疫登记(是否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等)、办事取号、到受理业务窗口再次“亮”码(出示“随申码”或“身份证”),才能正式开始进入业务办理环节。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居民办事环节和等待时间,业务办理高峰时段还容易造成排队聚集,引起居民不满,同时带来防疫风险。
为进一步减少居民办事环节和时间,提高窗口服务工作效率,天目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对居民在中心的整个办理环节进行了梳理,充分发挥“随申码”多应用场景优势,提出了整合设备功能、优化办事环节、打通信息壁垒的“一码通”创新方案,在市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中心邀请专业开发团队对原有办事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全面打通“数字哨兵”、防疫登记、办事取号、“两个免于提交(电子证照调取)”等环节,开发出一套具有“一码通”功能的贯穿整个办事环节的信息登记系统。
据了解
天目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一码通”登记系统非常高效便捷。居民来受理中心办事时,只要出示一次随申码或身份证,即可完成:“数字哨兵”身份核验、防疫登记信息留存、窗口办事取号、受理系统信息录入、“两个免于提交”电子证照调取等多个办事环节,无需再携带各类相关纸质材料,办理业务时效比系统改造前提高了80%,真正实现了“‘一码’在手,办事无忧”。
记者:顾武
图片:顾武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