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类体温37℃成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体温降低意味什么

0
分享至

“体温正常!”这可能最近我们最常听到的话了。

疫情期间,每天少不了的是测量体温。一直以来,37℃是我们认知里面的人体正常体温,但是每次测体温反而在35℃~36.7℃之间浮动。

也有不少研究发现人类的体温都下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人的体温为什么在37摄氏度?

37℃被设定为人体体温,这一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呢?

要从19世纪50年代说起,德国内科医生温德利希收集了约25000人的腋下体温数据,然后算出中间值为37℃。就这样,37℃的标准体温被收录,并且慢慢成为了常识。

奇怪的是,为什么中间值偏偏是37℃,不是20℃,更不是40℃呢?

原来,在远古时候,哺乳动物也是冷血动物,经过不断的进化,才成了恒温动物。一项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通过推测化石的细节、耳朵里的一些细微管道,分析认为大约在2.33亿年前,适合恒温动物体温的内耳结构出现,恒定的体温也大约在此刻出现。

恒温动物能够调节自身温度,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自然界存在种类繁多的真菌,比如蛙壶菌、熊蜂微孢子虫、团孢霉等。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尽管可以接触4000多种真菌,但能被感染的大约只有500种左右,而且大部分不会致病。其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除了免疫系统,还有体温。

大部分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30℃之间,只有小部分真菌可以在37℃以上的环境中生存。也就是说,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体温提高的同时也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最终,在两者之间,人类似乎找到了平衡点。

当然,体温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包括深部体温和体表体温。临床上,体温指的是平均深部体温。比如,直肠的体温在36.5℃-37.7℃之间,最接近深部体温;腋下的体温在36℃-37℃之间;口腔舌下的体温在36.3℃-37.2℃之间。

二、研究发现:人体的体温已经下降

不过,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类的正常体温似乎下降了。

2020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从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人的体温就在不断下降,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就从37℃降到了36.6℃,下降了0.4℃。

此外,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也发现,生活在南美洲一个原始部落的人群体温也在不断下降。2002年开始,研究人员就开始对部落人群的体温进行记录,当时平均体温是37℃。16年后,到了2018年,他们的平均体温不再是37℃,而是下降到了36.5℃。其中,男性体温的下降速度比女性更快。

至于原因,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

一是与环境温度更适宜有关,现在一台空调就可以解决制冷制热的问题,人类的体温也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实际上人类依然处于物种演化的过程中。

二是与人体炎症减少有关,炎症会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使体温升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炎症减少,体温也有可能会降低。不过,这些说法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

除此之外,也有人觉得与现代人生活压力加大,运动量减少有关。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时候,皮质醇不断分泌,分解肌肉的同时还会储存脂肪,导致基础代谢率不断下降,体温也就不断降低。

三、体温下降的背后,可能是免疫力的减弱

日本医学博士石原结实在他的书《36.5度决定健康》中指出,医学研究发现,当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高5-6倍。相反,体温每下降1℃,免疫力就会降低30%以上。

为什么体温升高,免疫力上升;体温下降,免疫力也跟着下降呢?

原因可能与基础代谢率有关。体温和基础代谢率密切相关,体温降低,可能说明代谢不好。代谢不好,机体就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增加生病的风险。

事实上,人类体温下降是更有利于健康,更能适应环境,还是变得更弱,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研究数据明确答案。

虽然体温升高免疫力也会跟着升高,然而想靠升高体温去加强免疫力肯定是不靠谱的

一方面,体温异常升高会加快物质代谢的速度,影响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另一方面还会降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削弱人体的抗感染能力。

其实,体温下降不管好还是坏,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提醒,也让我们更加重视体温。如果日常生活中,出现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找到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将船拖走!中方下达最后通牒!西部战区司令被撤职,菲方彻底慌了

将船拖走!中方下达最后通牒!西部战区司令被撤职,菲方彻底慌了

慎独赢
2024-05-24 13:05:54
女教师“幼态字体”引发教育热议:字如其人,教育该何去何从?

女教师“幼态字体”引发教育热议:字如其人,教育该何去何从?

鬼谷子思维
2024-06-03 14:08:31
真实事件:汇率变动让所有资产瞬间清零

真实事件:汇率变动让所有资产瞬间清零

麟阁政经
2024-06-06 11:34:48
女子流产手术身亡,丈夫讨说法,医生大惊:她老公已拿走55万赔偿

女子流产手术身亡,丈夫讨说法,医生大惊:她老公已拿走55万赔偿

华人星光
2024-06-06 12:25:09
6月20日起 “静音车厢”服务拓展至92列动车

6月20日起 “静音车厢”服务拓展至92列动车

新京报
2024-06-06 10:13:09
郑伊健夫妇日本排队退税,50岁蒙嘉慧瘦了不少,日语好流利!

郑伊健夫妇日本排队退税,50岁蒙嘉慧瘦了不少,日语好流利!

娱圈小愚
2024-06-06 15:15:23
菲总统“怒”给谁看?

菲总统“怒”给谁看?

直新闻
2024-06-05 17:16:54
坚持价值投资,拿了两年的隆基绿能今天绝望割肉!销户不玩了

坚持价值投资,拿了两年的隆基绿能今天绝望割肉!销户不玩了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6-06 17:50:24
2024年养老金调整有些“意外惊喜”,企退人员上涨150元难吗?

2024年养老金调整有些“意外惊喜”,企退人员上涨150元难吗?

社保小达人
2024-06-05 11:56:01
英伟达市值破3万亿美金,取代苹果,而且所有人都认为它还会继续涨

英伟达市值破3万亿美金,取代苹果,而且所有人都认为它还会继续涨

硅星人
2024-06-06 10:20:19
普京新红线!若乌克兰用美国导弹攻击俄领土,俄罗斯敢对等还击?

普京新红线!若乌克兰用美国导弹攻击俄领土,俄罗斯敢对等还击?

鹰眼Defence
2024-06-06 18:34:56
中国篮协正式官宣!曲绍斌成为国家队教练,全力冲击亚洲冠军

中国篮协正式官宣!曲绍斌成为国家队教练,全力冲击亚洲冠军

体坛瞎白话
2024-06-06 13:35:39
维修人员检修公交车时不幸被压身亡

维修人员检修公交车时不幸被压身亡

新民晚报
2024-06-06 16:16:10
工业富联触及涨停,成交额超40亿!富士康科技集团与英伟达宣布将建立先进计算中心

工业富联触及涨停,成交额超40亿!富士康科技集团与英伟达宣布将建立先进计算中心

和讯网
2024-06-06 10:16:57
日本女优的一天:14小时赶三场,幕后内情让人唏嘘

日本女优的一天:14小时赶三场,幕后内情让人唏嘘

听风听你
2024-06-05 22:06:06
观看SpaceX发射第四次星际飞船升空测试

观看SpaceX发射第四次星际飞船升空测试

cnBeta.COM
2024-06-06 18:14:09
张锡峰放弃了“土猪拱白菜”,在浙大认命,直言高考很难改变命运

张锡峰放弃了“土猪拱白菜”,在浙大认命,直言高考很难改变命运

东东趣谈
2024-06-06 17:54:43
靠演“鬼子”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矢野浩二,跑回日本演起了中国人...

靠演“鬼子”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矢野浩二,跑回日本演起了中国人...

日本物语
2024-06-05 16:37:03
抵达北京,王艺迪请2人吃饭,曼昱独自等车,孙颖莎深夜归队

抵达北京,王艺迪请2人吃饭,曼昱独自等车,孙颖莎深夜归队

乐聊球
2024-06-06 11:18:11
台海观澜|谁给了台湾“海巡署”硬刚大陆的底气

台海观澜|谁给了台湾“海巡署”硬刚大陆的底气

经济观察报
2024-06-06 14:08:22
2024-06-06 20:46:44
39健康网
39健康网
引领健康,让天下人更健康!
19324文章数 6468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头条要闻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

体育要闻

2024年总决赛前瞻:绿凯VS独行侠

娱乐要闻

看这场笑话,经过王一博同意了吗!

财经要闻

理想汽车"撤回"部分裁员 再下调销量目标

科技要闻

嫦娥六号“地月巴士”护送月球样品回地球

汽车要闻

2025年将推10款新车 长安启源7个月累销破10万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教育
时尚
艺术

家居要闻

悠享时光 打造家的一隅避风港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教育要闻

高三同学高考完的愿望,写在黑板上,每一个愿望都值得被期待!

贾玲官宣喜讯,这回又争气了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