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问起芬兰最著名的人物,那毫无疑问就是圣诞老人(芬兰被誉为圣诞老人的故乡),而要问起芬兰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那就得数曼纳海姆与让·西贝柳斯,前者是政治家、军事家,后者是音乐节。要论起对芬兰国家发展的贡献,则曼纳海姆拔得头筹
曼纳海姆全名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是芬兰近现代历史时期的军事、政治人物。曾担任过芬兰共和国摄政和芬兰第六任总统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
但曼纳海姆的彪悍人生却不止于此,几乎整个芬兰共和国由独立到二战结束,任何一个关键历史节点上,曼纳海姆都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独立发光发热
曼纳海姆早年在沙俄军队服役,期间还曾以“马达汉”之名在中国东北、蒙古一带从事军事地理情报考察活动,也就是咱们通常理解的间谍,光这一条就足够拍成电影的了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曼纳海姆回到芬兰,参与了芬兰独立和芬兰内战。后指挥并改组军队,加强芬兰防务修建了著名的“曼纳海姆防线”。
曼纳海姆防线遗址
二战期间曼纳海姆指挥芬兰军队抵御苏联侵略芬兰的“冬季战争”和对苏作战的继续战争
芬兰对苏和议后,曼纳海姆又发动拉普兰战役,即芬兰对德国作战。在保证芬兰独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称为“现代芬兰之父”。
2005年的《赫尔辛基新闻》还将曼纳海姆列为“最伟大的芬兰人” 。由此曼纳海姆与让·西贝柳斯就一道成为了现代芬兰最著名的人物
那么曼纳海姆究竟做了什么竟能得此殊荣?芬兰现代国家形成当中的曼纳海姆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期咱们就来聊一聊“现代芬兰之父”——曼纳海姆的彪悍人生
在沙俄服役
1867年曼纳海姆出生在俄罗斯帝国境内的芬兰大公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曼纳海姆在家中七个孩子当中排行老三。
少年曼纳海姆(右)
他的父亲经商破产后跑到法国搞艺术,而母亲不久后去世。最终是舅舅一家抚养了曼纳海姆
1882年16岁的曼纳海姆进入了哈米纳武备学堂。1887年又考取并进入了圣彼得堡尼古拉骑兵学校
军官学校的曼纳海姆
1889年23岁的曼纳海姆毕业后,又进入圣彼得堡的骑士近卫团,尽管他本身是芬兰人,但当时整个芬兰也都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所以当时曼纳海姆的人生最高目标就是能为沙皇服务
1891年曼纳海姆就调入彼得堡近卫团任中尉,负责皇后的安保工作。当然真正让曼纳海姆出人头地的还是他突出的个人能力
彼得堡近卫团的曼纳海姆
1893年曼纳海姆被调到“王室马厩管理所”工作。这个看似“弼马温”的工作却为他赢得了声誉。因为在骑兵学校的经历让他对训马很有一套
因此他甚至还负责训练骑兵仪仗队,并以仪仗队伍的身份参加了1895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及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的加冕典礼。所以彪悍的大佬到哪都不同凡响
沙皇尼古拉二世
1904年,38岁的曼纳海姆被派往驻中国满洲里的第52龙骑兵团,期间正值日俄战争,曼纳海姆就在战争中屡立功勋(所以彪悍人生也需要天赋良机)
日俄战争
1906年在上级的指示下曼纳海姆又化名“马达汉”混进法国汉学家、探险家伯希和率领的考察队,主要任务就是进入中国进行间谍活动,为日后俄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做准备。
马达汉
考察活动进行了两年,期间曼纳海姆横跨了中国新疆、甘肃、陕西等八个省份,行程达1.4万公里!期间更是收集了大量重要情报
曼纳海姆与清政府官员
后来曼纳海姆就根据这些经历写了一系列著名报告跟著作,比如:
进行间谍活动的曼纳海姆
《奉陛下谕旨穿越中国突厥斯坦和中国北部诸省到达北京之旅的初步调查报告》
《俄国旅行家眼中的新疆》
《访撒里和西拉裕固族》
《1906-1908年马达汉西域考察图片集》
《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穿越亚洲——从里海到北京的旅行1906~1908》
《马达汉穿行丝绸古道的沙皇近卫》
因此他的仕途更加一帆风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波兰战场上任骑兵师长、军长等职务。
曼纳海姆军装
1917年,曼纳海姆最终被升为中将,但此时的俄国已经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跟十月革命,曼纳海姆于是辞去俄军一切职务,回到了祖国芬兰
芬兰独立
1917年的二月革命终结了沙俄,同时俄国内部布尔什维克跟孟什维克的斗争还在继续,同时曾经隶属于俄罗斯帝国的诸多地区也蠢蠢欲动,芬兰就是之一
二月革命
最终1917十月革命之后,芬兰立即宣布独立,前后相距也就一个月时间,而由此芬兰共和国成立,芬兰正式开启了的独立后的历史
十月革命
1918年刚刚独立的芬兰就任命从沙俄回国的曼纳海姆为芬兰军事委员会主席及自卫军总司令(也就是后来芬兰白军司令) ,并承诺:一旦战争爆发,曼纳海姆将会成为芬兰军队最高统帅,负责镇压工人阶级发动的武装起义。
1918年的曼纳海姆
但实话实说曼纳海姆本人还是颇有绅士风范的,他因为反对一战中芬兰高层的亲德举动(当时德国已经没几天好蹦跶了),又反对芬兰内战中白卫军大规模关押赤卫队的行为,于是辞去了总司令之职。
芬兰内战
果然随着1918年底德国在一战当中的战败,芬兰政府中的亲德派受到打击下台,芬兰政府就任命曼纳海姆为新的摄政长官。
曼纳海姆上台后的主要目标就是尽可能维持芬兰共和国的独立地位。等到1919年,英国、美国和日本都先后承认了芬兰的独立,随着曼纳海姆在国内的声望日隆,他也参加了1919年芬兰的首次总统选举
但出乎意料的是,曼纳海姆最后以微弱劣势落败,由此他也退出了政治舞台。同期芬兰国内兴起了反共产主义的拉普阿运动(类似于早期法西斯活动)。
当时的拉普阿运动者通过笼络了芬兰上层人物来试图发动政变,而作为芬兰军界重要人物的曼纳海姆自然也是他们笼络的对象。当时这群人甚至提出拥戴曼纳海姆为军事独裁者(类似希特勒一类的人物)。
尽管曼纳海姆对共产主义一直持有偏见,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交易。
本就打算不再介入政治中央的曼纳海姆没曾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再次将他推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苏芬战争
1931年曼纳海姆再度出任芬兰防务委员会主席,从而掌握了军队指挥权。在任内改组了军队,还在芬苏边境的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一条长达105千米的防御工事。即著名的“曼纳海姆防线”。
曼纳海姆防线
而这个“曼纳海姆防线”在日后的苏芬战争中起了很大作用。1933年曼纳海姆获陆军元帅的称号,并成为芬兰国防军总司令。这大概是一个芬兰军人能得到的最高职位了,但后来的历史证明,曼纳海姆的上限并不止于此
作为经历军旅生涯几十年的曼纳海姆,具有相当出色的军事才能与政治远见。他一直提出避免与苏联交恶,但芬兰议会并未完全听进去他的建议
于是乎在德国闪击波兰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1939年11月,苏联撕毁“莫洛托夫协定”,开始大规模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爆发!
苏芬战争
72岁的老将曼纳海姆临危受命,以指挥官的身份多次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当时芬兰正规军队仅仅不到20万,并且装备火力完全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
所以曼纳海姆充分发挥了几十年的军事经验,利用好芬兰独特的冬季气候条件来对抗苏军的钢铁洪流。加上当时苏军正经历着“大清洗”后的创伤,于是苏军被“曼纳海姆防线”所阻挡
“大清洗”
芬兰军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身着白色衣装、脚踩雪橇与苏军展开游击战。最终在老将曼纳海姆的领导下重创苏军:一举歼灭苏联第9集团军名将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部的两个整编师!
崔可夫
而芬军只以伤亡2000人的代价取得了胜利。由此芬兰军队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但战争打到最后打得还是国力,当时芬兰这个小国尽管重创苏军,还赢得了全世界舆论的支持,但终究无法与强大的苏联相抗衡。
最终苏军于1940年2月初在名将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指挥下,集中数百万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峡发动总攻,一举突破芬军防线。
铁木辛哥
最终苏联以惨胜的代价赢得了苏芬战争/冬季战争,芬兰共和国忍辱求和,割地赔款。合约签订后曼纳海姆痛楚地说:
“该条约给我国的战略地位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们丧失了本来可以保证我们阻止入侵军队前进的全部要地。新的国界使芬兰暴露在侵略者面前,而汉科则像一支指向我国心脏的手枪。”
继续战争
1940年12月底,纳粹德国的希特勒决心进攻苏联。鉴于苏芬战争期间芬兰给苏联的重创,德国就想把芬兰拉入轴心国(当时纳粹德国几乎横扫了西欧)。
希特勒
当时的德国代表团找到曼纳海姆,问芬兰是否愿意参加对苏战争,以及参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曼纳海姆表示说:芬兰将保卫自己,如果这样做将被卷入一场苏德战争,那么芬兰将什么也不要求,但若得到援助能收复被强占的国土,芬兰将会表示感激。
曼纳海姆
由此希特勒有了底气,于1941年6月22日凌晨发动了对苏联的大规模的进攻。随后希特勒在电台讲话中更是宣称德国军人“与芬兰同志结盟”,“共同战斗在北冰洋沿岸”
但实际上的芬兰并未与德国真正结盟,至少当时是如此。所以芬兰政府反复发表声明澄清,还宣布了所谓的中立,但苏联的斯大林哪管那么多,直接派苏联空军轰炸芬兰的军事基地
斯大林
而苏联的行动也就逼得芬兰向苏联宣战。芬兰军队在得到德国人的援助后(德国也派兵参加,但芬兰方面始终对和纳粹德国同流合污抱有警惕态度,于是仅接受物资等的援助),芬德联军就了夺回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兰国土
而芬兰收复了此前被苏联抢占的国土后,也不再进行积极的军事行动。所以芬兰在期间是恪守中立的,仅仅是跟苏联有着领土上的矛盾罢了
苏芬矛盾
而真正让芬兰态度转变还是因为希特勒的“诱拐”跟苏联的“侵略”。最终原本是芬兰人收复国土的正义之战,被机缘凑巧得跟德国人的法西斯战争搅合到了一起
尤其在1941年底,希特勒提出让曼纳海姆来指挥芬兰境内的全部德军,但极富远见的曼纳海姆最终拒绝,同时也多次拒绝了协助德国攻打苏联本土的请求,将战争仅仅局限在保卫主权独立、收复被苏占领土地上。
最终才让芬兰没有跟苏联结下深仇大恨,同时又避免了与德国直接冲突,所以才有了二战期间芬兰的相对独立。事实证明曼纳海姆此举为日后1944年的苏芬和平谈判留下了极大的回旋余地。
等到了1942年,也就是在曼纳海姆75岁生日的那一天,芬兰政府正式授予他“芬兰元帅”的军衔,这就是芬兰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高军衔,整个芬兰历史上仅此一例
纳粹德国的希特勒本人后来也亲自来“拜寿”。但曼纳海姆十分反感,就想着赶紧打发走了事
与希特勒的会面
据说希特勒看到曼纳海姆后直接非常激动地向他跑了过来(有那画面感了)。曼纳海姆却冷漠地对希特勒身边的军官说:“军官不应跑步,这有失身份,只有士兵才这样做!”
后来希特勒又发挥所长,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祝寿演说,曼纳海姆请他吃饭。饭后曼纳海姆还特地抽了雪茄(希特勒不抽烟也受不了烟味),最终希特勒草草回国,仅在芬兰逗留了5个小时(曼纳海姆:计划通)。
这也阻止了希特勒本来要向曼纳海姆提出的对苏作战计划,事实上芬兰打骨子里就跟纳粹德国不是一路,所以当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 曼纳海姆就私下断言德国必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
尽管曼纳海姆一辈子仇视共产主义,而又亲近德国,但在芬兰的利益面前,他还是试探性地与苏联修好
而希特勒也不是傻子,一直忌惮芬兰抛开德国单独与苏联媾和,于是早就在芬兰境内安插军队,一旦情况有变就即刻“接手芬兰”
几经权衡后,曼纳海姆明白了芬兰不能再继续与轴心国为伍,必须与其彻底划清界限,甚至不惜以战争为代价!
拉普兰战役
当1944年希特勒发现芬兰开始动摇后,他一方面给曼纳海姆授勋(给颗甜枣),另一方面加紧战备(准备好巴掌)
希特勒与曼纳海姆
1944年芬兰总统辞职。随后曼纳海姆当选为芬兰第六任总统,同时也干着总理和外交大臣的工作。
此时的他作为芬兰的全权代表与苏联的斯大林达成停战协议,以割让领土、支付战争赔款和削减国防军数量为代价结束战争。
据说斯大林之所以同意这种温和的方式处理芬兰,也是因为斯大林本人也敬佩曼纳海姆,斯大林甚至曾说:“你们芬兰人亏欠你们元帅的太多了!”
斯大林
1944年的9月曼纳海姆开始一步步履行跟苏联的和约,命手下得力大将亚尔马·西拉斯沃率领芬兰军队将盘踞在芬兰北部的德军全部驱逐,这就是著名的芬兰对德国的拉普兰战役!
功成身退
1944年11月芬兰的尤霍·库斯蒂·巴锡基维当选芬兰总理,曼纳海姆结束了在战争时期的高度集权,事后他也并没有紧抓住权力不放,而是积极隐退
尤霍·库斯蒂·巴锡基维
二战结束后曼纳海姆的健康状况就开始恶化。他先后去了斯德哥尔摩、葡萄牙去进行手术和度假,从而淡出了政治舞台
离开总统府的曼纳海姆
1946年3月,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下,曼纳海姆离开芬兰流亡瑞士,巴锡基维继任总统。而曼纳海姆本人的人生最后时光则是在异国他乡跟病痛中渡过的
巴锡基维
在即将历史的这段时期,曼纳海姆身边的军官们帮助他撰下回忆录,即《曼纳海姆元帅回忆录》
1951年1月27日,在曼纳海姆的回忆录即将完成之际,他最终逝于瑞士洛桑的州立医院,终年83岁。
2月4日芬兰政府为他在赫尔辛基参议院广场举办了国葬。当他的灵柩运回芬兰时,芬兰人民自发拥上街头,以芬兰最隆重的礼节来迎接这位芬兰英雄,随后曼纳海姆被葬于赫尔辛基的希埃塔尼埃米烈士公墓。
曼纳海姆国葬仪式
后世有历史学家评价他:每当芬兰处于重要的转折关头,他都能临危受命,引导国家走上和平独立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