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双减政策试行一年,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全“A”,家长坐不住了

0
分享至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理,有学生的地方当然就有“排名”。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当象征着放假的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老师都会召开一场家长会,尤其是每年7月份涉及到升学的这场,班主任都会反复叮嘱家长出席。

而老师与家长在会上的交流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根据学生的期末成绩和平时表现,做一次“年终总结”,看看在接下来的一个学年里应该如何调整状态。

按理来说,老师通过家长会实现“家校联合”没什么问题,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家长会的存在无异于是道“坎”。

要知道,即便同学们都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但班、校两张排名表却将学生明明白白地划分出了三六九等。成绩优异的尖子生还好说,那些成绩倒数或者三天两头在课堂上捣蛋的同学,难免会接受一场“棒子炖肉”。

不过,随着如今家长的教育方式越来越科学,不管是父母本人还是相关部门也逐渐意识到了排名所带来的“弊端”,所以为了维护学生的个人尊严,学校的期末排名形式也发生了转变。

“减负”成了中小学教育的主旋律

如果翻看近两年的教育相关政策大家就能发现,从双减政策的公布,到“5+2延时服务”的出现,大家的最终落脚点就只有一个——减负。

尤其是双减政策的落实,在其中更是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一方面,它对校外“肆意生长”的学科类教学机构进行了严格监管,对于上课时间、授课内容、宣传方式、学费高低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限制,将原本“连轴转”的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任务中解脱了出来,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体会双休的快乐。

另一方面,双方也对校内教学任务重新进行了要求。

不仅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减少书本类的家庭作业、减少期中期末等“摸底考试”的次数,同时也禁止学校公布同学们的考试成绩与排名,希望可以还给小朋友一个快乐、单纯的童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中小学就开始借用ABCD四个等级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重新排名。乍一看,颇有些高考赋分制的意味在里面。

双减政策试行一年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以全“A”结束

其实“双减政策”不允许排名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期末考试排名除了能够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外,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人际关系以及家长、老师对他们的评价。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以“成绩占据话语权”的情况,减少同学的心理负担,不排名、不公布分数,采取评级形式显示期末分数的方案似乎确实行得通。

这样一来,学渣们守住了自己的自尊,不会再因为分数差异过大而被周围的小伙伴吐槽,接受家长“爱的教育”。

相应的,学霸们也能通过等级来判断自己的层次,并不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简直打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团圆”结局。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双减政策实行一年以后,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走上了“减负”的正轨,题目难度设置完全拉不开层次,甚至有家长直言表示:一场考试下来,班级里的学生都是A,看着实在是让人恼火。

学校的排名方式引争议

或许在同学眼里,期末“全A”成绩单代表着轻松、愉悦,毕竟这样大家就能够过个轻松的暑假了,可同样的“结局”不少家长却坐不住了。

在父母看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排名捂得严严实实,确实保护了孩子的隐私,同样也减少了他们因为成绩而出现的焦虑心理。

但换个角度想一想,中考、高考就在不远处等着大家,如果完全将学生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起一点打击,也认识不到自己的真正实力,那么“分流考”完全就是“拆盲盒”,就连报考也会徒增许多负担。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是考场上那个超常发挥的“幸运儿”,而一旦省内出题难度上升,学生适应不良,那么就会面临进入中专或者大专的结局,反倒是坑了学生自己。

笔者寄语

一直以来大家都强调:学习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中间没有捷径可走。

但现如今,排名已经成为了定局,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认清现实,让他们了解到自己在学业上的欠缺之处,并且慢慢弥补上这些不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文人无耻之最……

文人无耻之最……

小刀99
2024-06-18 06:12:26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金错刀
2024-06-16 15:47:42
3岁男童“肚子痛”入院14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将贵阳两家医院告上法庭

3岁男童“肚子痛”入院14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将贵阳两家医院告上法庭

红星新闻
2024-06-18 22:14:27
这个倒霉蛋!离开雄鹿,雄鹿拿了冠军,离开绿军,绿军也拿了冠军

这个倒霉蛋!离开雄鹿,雄鹿拿了冠军,离开绿军,绿军也拿了冠军

球毛鬼胎
2024-06-18 13:01:51
赴美AI调研总结:中美科技生态反差,人家拼命搞创新,我们拼命搞低价

赴美AI调研总结:中美科技生态反差,人家拼命搞创新,我们拼命搞低价

小星球探索
2024-06-17 14:55:09
堵路撒泼的“外交豁免权”大妈被人扒出来了!

堵路撒泼的“外交豁免权”大妈被人扒出来了!

麟阁政经
2024-06-18 18:55:23
世界第3又要内讧!队长输球后公开批全队:耻辱!然后转头离开!

世界第3又要内讧!队长输球后公开批全队:耻辱!然后转头离开!

风过乡
2024-06-18 07:24:14
中央批准,“70后”的他跨省出任省委常委!前任已进京履新

中央批准,“70后”的他跨省出任省委常委!前任已进京履新

鲁中晨报
2024-06-18 17:35:03
闹大了!大使馆车违停堵路,女司机被劝阻后叫嚣:我有外交豁免权

闹大了!大使馆车违停堵路,女司机被劝阻后叫嚣:我有外交豁免权

洛洛女巫
2024-06-18 14:53:07
15岁考入牛津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谈姜萍:没有“天才”,数学领域最易出“扫地僧”

15岁考入牛津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谈姜萍:没有“天才”,数学领域最易出“扫地僧”

红星新闻
2024-06-18 19:06:38
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跌破200万对,为近年首次

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跌破200万对,为近年首次

澎湃新闻
2024-06-18 16:28:26
地球局|先访朝鲜再赴越南,普京对两国开启“历史性”访问

地球局|先访朝鲜再赴越南,普京对两国开启“历史性”访问

齐鲁壹点
2024-06-18 16:56:15
看完甘肃天水这件事,才真的让我后怕!

看完甘肃天水这件事,才真的让我后怕!

顾礼先生
2024-06-18 16:11:00
闹大了,“使馆车”堵路引众怒,女车主被扒了个底朝天,摊上事了

闹大了,“使馆车”堵路引众怒,女车主被扒了个底朝天,摊上事了

阿莱美食汇
2024-06-18 14:55:15
卸任7年后,主动交代问题的市政协原主席被逮捕

卸任7年后,主动交代问题的市政协原主席被逮捕

上观新闻
2024-06-18 17:02:09
谁在给姜萍造神?方舟子“打假”遭打脸,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谁在给姜萍造神?方舟子“打假”遭打脸,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刚哥说法365
2024-06-18 17:48:55
抖音女装巨头停止直播带货,500万粉丝账号不要了

抖音女装巨头停止直播带货,500万粉丝账号不要了

电商报APP
2024-06-18 11:46:19
突然官宣!中澳免签后,暴增多条直飞航线!票价狂泄至不到2k,搜索暴涨80%,华人选择更多了!

突然官宣!中澳免签后,暴增多条直飞航线!票价狂泄至不到2k,搜索暴涨80%,华人选择更多了!

澳洲红领巾
2024-06-18 13:04:59
许可馨在美国发声:我移民了,也结了婚,我的运气真不错

许可馨在美国发声:我移民了,也结了婚,我的运气真不错

史二了
2024-06-18 11:13:02
这位满口“外交豁免权”的大妈,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位满口“外交豁免权”的大妈,到底是何方神圣?

麦杰逊
2024-06-18 21:37:50
2024-06-19 00:00:49
丽宝的妈咪
丽宝的妈咪
让你轻松带娃
1896文章数 20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媒体:回暖的中澳关系就是一面镜子 照出欧盟的愚蠢

头条要闻

媒体:回暖的中澳关系就是一面镜子 照出欧盟的愚蠢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官方:税务部门没有倒查30年的安排

科技要闻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直航加免签,利好中国—古巴旅游往来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在鞍山的每一步都有新发现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