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逆回购重启净投放 央行稳健货币政策方向没有变

0
分享至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7月19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

因今日有3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40亿元。

而此前一天,央行则开展了7天120亿元逆回购操作,结束了连续10个交易日开展的30亿逆回购操作。

对于央行逆回购小幅加量,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是为了对冲缴税对流动性的不利影响,而逆回购利率维持不变,则反映出央行货币政策总体仍是中性格局。

净回笼资金3850亿

在上下半年交替之际,央行为了维护月末及半年末流动性平稳,多次开展千亿级别逆回购操作。

从6月24日开始,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力度。其中,6月24日至6月28日连续三个工作日分别开展600亿元、1000亿元、1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对于央行提高逆回购操作量,彼时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受半年末时点考核、地方政府债券密集发行以及税期走款高峰等因素影响,银行间资金面边际收敛,主要回购利率有所上行。 因此央行通过逆回购等短期政策工具向市场补充流动性,有助于维稳半年末流动性和市场稳健宽松预期,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和满足流动性等监管指标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步入7月后,央行则对逆回购操作一改常态。

自7月4日开始,逆回购操作量由千亿规模缩量至30亿元“地量”水平,并在此后连续10个交易日内均投放30亿元。

由于是缩量操作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随即引发市场对央行流动性收紧的担忧。

其中,在7月4日至8日期间,央行每天均进行30亿元逆回购操作(共计15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当周有4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周实现净回笼3850亿元。

此后一周(7月11日至7月15日),鉴于每日都有3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则是零投放零回笼状态。

(数据自WIND)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央行大幅净回笼资金的主要原因在于二季度末应对流动性冲击释放的资金属于暂时性安排。实际上,自从二季度25bp降准以来,资金面长期宽松,资金利率价格降至2021年来最低位置,DR007的中枢价格一度降至1.5%附近,远低于央行的政策利率OMO利率50-60bp。

中泰证券研报则认为,流动性或迎阶段性拐点,央行逆回购持续低位。6月猪肉价格环比继续上行,驱动下半年CPI或仍上行,近期央行连续将逆回购维持在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国内流动性宽松的阶段性顶点或已出现,后续仍将维持框架内的宽松。

重启净投放

不过在7月18日,央行逆回购投放由30亿元切换到120亿元。至此,“地量”投放告一段落。

鉴于18日有3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90亿元,公开市场净投放重启。

广发期货研报认为,从30亿到120亿,表明临近税期央行增加逆回购投放,从信号意义上看或指向央行不急于收紧资金面,预期资金利率大幅波动的概率偏小,短期叠加财政支出加快,对资金面有支撑作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则认为,120亿对市场的影响并非其本身含义,而是未来宏观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进一步加码的信号,权益、债券市场正在为宽信用定价。“权益市场的复苏交易值得再次关注,债券市场多空交织,短期偏震荡的可能性更大。”

而7月19日,央行继续逆回购操作70亿元,实现净投放40亿元。

“今日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央行实施7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小幅净投放40亿元,主要是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公开市场小量净投放,释放央行继续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助于呵护市场情绪。”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表示。

“从趋势上看,央行调节资金面的工具多,后续央行将根据资金面扰动因素,灵活选用工具进行对冲,确保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周茂华称

资金利率仍维持低位

虽然央行逆回购投放明显放量,但资金面边际转紧。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上行2.4个基点,报1.2420%。7天Shibor下降1.7个基点,报1.629%。

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升至1.5967%,远低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也维持在1.5%至1.6%左右。

“利率层面,目前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加权平均利率DR007低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约0.5%,这说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目前保持在比较合理充裕,可能略微偏多的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债市方面,由于本月央行首次投放30亿元逆回购后,债券市场以迅速的下跌作为回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2.85%。

“一方面是经济复苏向好和通胀预期的升温。另一方面,央行的30亿本身释放了抑制空转套利,被动收水减量的信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30亿调整过后,市场反而更加乐观。120亿只是货币政策缓释风险的信号,更多的政策支持可能在后面。”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走向,央行行长易纲近日指出,中国通胀较低,预期保持稳定,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人民银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从宏观经济走势去研判,央行此次公开市场操作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夯实经济反弹的基础。上半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32%同比降0.31个百分点,稳中有降且创下历史新低。结合当前各方面综合因素,央行采取创新型货币工具精准施策,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巩固经济修复夯实金融条件基础,将会是下一阶段的重中之重。”陈佳称。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尼华人,正在“再汉化”

印尼华人,正在“再汉化”

诗意世界
2025-09-19 19:10:25
她这次造型大翻车?

她这次造型大翻车?

奋斗在韩国
2025-09-19 19:41:06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有戏
2025-09-17 17:48:36
河北省商务厅厅长张泽峰,新职明确

河北省商务厅厅长张泽峰,新职明确

鲁中晨报
2025-09-19 17:57:06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去世,年仅40岁,毕业于人大,死因让人感到可惜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去世,年仅40岁,毕业于人大,死因让人感到可惜

凯旋学长
2025-09-19 14:26:37
暴走团老人路上训练,交警劝不听,货车司机“不想走那就别走了”

暴走团老人路上训练,交警劝不听,货车司机“不想走那就别走了”

源远讲堂
2025-07-31 18:13:50
退休大爷迎娶28岁女子,3年后得子,亲子鉴定后大爷却被气晕厥

退休大爷迎娶28岁女子,3年后得子,亲子鉴定后大爷却被气晕厥

晓艾故事汇
2025-09-19 17:16:51
马特乌斯:瓜帅带队还是10多年前的风格,太慢了其他队不再害怕

马特乌斯:瓜帅带队还是10多年前的风格,太慢了其他队不再害怕

直播吧
2025-09-19 14:04:09
氢氟酸新后续:受害者不是去散步,律师发声,恐难追究丢弃人刑责

氢氟酸新后续:受害者不是去散步,律师发声,恐难追究丢弃人刑责

云景侃记
2025-09-19 16:14:00
勇士内乱!大逼宫啊,三大球星联合施压,逼管理层续约库明加

勇士内乱!大逼宫啊,三大球星联合施压,逼管理层续约库明加

球童无忌
2025-09-20 01:24:05
2-0!2-1!欧冠刺激1夜:巴萨曼城开门红 新军首秀1-4惨败

2-0!2-1!欧冠刺激1夜:巴萨曼城开门红 新军首秀1-4惨败

叶青足球世界
2025-09-19 05:00:46
近况才曝就突传噩耗!封杀近4年,赵薇被毁了的,不止事业和婚姻

近况才曝就突传噩耗!封杀近4年,赵薇被毁了的,不止事业和婚姻

阿伧说事
2025-07-24 08:04:53
2010年,柳州女神莫菁不雅照事件,后来男友入狱,她怎样了?

2010年,柳州女神莫菁不雅照事件,后来男友入狱,她怎样了?

阿胡
2025-03-14 12:24:33
朱时茂没想到,《731》上映仅1天,陈佩斯因一特殊举动口碑暴涨

朱时茂没想到,《731》上映仅1天,陈佩斯因一特殊举动口碑暴涨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9-19 13:32:48
郭凯敏二婚妻子现身,颜值爆表身份厉害,儿子是谁你知道吗?

郭凯敏二婚妻子现身,颜值爆表身份厉害,儿子是谁你知道吗?

橙星文娱
2025-09-19 15:10:21
失去“王储”位置,徐文婧连续3站无冠,中国女单面临“闹饥荒”

失去“王储”位置,徐文婧连续3站无冠,中国女单面临“闹饥荒”

真理是我亲戚
2025-09-19 15:55:37
女优望乃留衣闪亮出道!童颜丰满身材每周2次

女优望乃留衣闪亮出道!童颜丰满身材每周2次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20 02:59:45
人民日报亲自揭示全红婵真实境遇,郭晶晶的观点非常正确!

人民日报亲自揭示全红婵真实境遇,郭晶晶的观点非常正确!

乡野小珥
2025-09-19 14:39:18
一路走好!9月不到一半,又有4位名人传死讯,最大96岁,最小14岁

一路走好!9月不到一半,又有4位名人传死讯,最大96岁,最小14岁

春秋论娱
2025-09-19 16:17:34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2个症状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2个症状

宝哥精彩赛事
2025-09-10 16:48:27
2025-09-20 06:03:00
华夏时报 incentive-icons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由华夏时报社运营。
78558文章数 2829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数码
健康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