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考765分学霸军训中暑离世!悲剧的发生再次给千万家长敲响警钟

0
分享至

初次看到这则消息是震惊,再读一遍是痛心,刚刚步入高中,还没正式步入轨道,就停止在了轨道上,生命就此定格!

中考成绩765分,满分810分,从成绩上来看该同学是一名十足的学霸,成绩优异自不必说。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高中生活刚开始,甚至说还未开始之际,一场军训无情地夺去了他的生命,让人痛惜不已。

正在军训之时,王某某“扑咚”一声倒地,随后被带到树荫下休息,出现了呕吐情况,随即被送往医院抢救,确诊为热射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突然陨落,生命永远停留在了高一开学前夕。

据了解,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

学校办公室主任说,当时包括2名教师在内共3人一同前往医院,到院后立刻抢救,不存在缴费后再救治的说法。目前,军训已经推迟,所有学生均已归家。

01

军训意外到底谁之过?

我粗略搜索了一下,历年来因为军训出意外的事情还真不少。

2017年,浙江乐清某中学女生高某某,参加军训时猝死。

● 2016年8月13日上午,陕西泾阳一16岁男生黄某在学校军训时突然头晕、呕吐,送医抢救1小时后不幸身亡。泾阳县教育局称,班主任查宿时发现黄某有异常,但对方称自己有些头晕,吃些药就好了,并未申请免训。

● 2015年9月15日上午8时许,广州白云区钟落潭的某学校一名张姓新生在军训时突然晕倒,校医随后赶到施救,并拨打120求助,急救一个多小时之后,医生宣布该男生不治死亡。至于该男生死因,校方称将与家长协商后再作进一步调查。

● 2015年9月21日6点左右,在东华理工大学,一名大一男生像往常一样去参加军训,不料刚到军训的篮球场就突然倒地死亡。据当时跟死者一起的同学介绍,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也没有听到死者说有哪里不舒服。

● 2014年8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在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滦镇十字西边的西安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某中学的一名高一新生在军训时突然晕倒,随即被送往医务室、并拨打120,后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

● 2014年8月26日,河南省某中学军训后1小时,14岁男生飞飞(化名)栽倒在学校餐厅内猝死。学校表示,军训前没有组织体检,但讲过“特殊体质不参加军训”。县教育局体卫艺股股长表示,该县正研究“军训前体检”等问题。

同样令人咋舌的还有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初高中入学军训中的一幕:晕倒。

某市某高中招收了1300余名新生,军训期间,前后竟有130多名学生晕倒,还有一些同学也出现了头晕乏力、体力不支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

10%的“晕倒率”,引起了家长与校方的高度重视与深思。这群本该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在军训中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体质状况令人担忧。

这是一个警钟,敲给学校管理者听,也敲给家长听。

02

青少年体质下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但身体素质的部分指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全面下滑;在全国中小学中,近视眼和肥胖的比例仍不断上升。

北京体育大学(招生办)校长杨桦指出:

“现在青少年的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高,跑得却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大,力量却越来越小;智力开发越来越多,灵敏素质越来越弱……”

如今学生的体质比20多年前差了一大截。究其原因,学业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

1、不良生活习惯

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中国学生最喜欢做的3件事是:

上网聊天和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

时下火爆全国的《王者荣耀》坐拥2亿用户,其中大学生用户就占了25%,14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占据3.5%。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参与其中,相比于游戏带来的娱乐体验,耗时费力的体能锻炼的魅力不值一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征兵体检中,医生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小伙子们在体检间隙,一有空就会掏出手机。

部分应征青年更是争分夺秒,在等待的几分钟时间里玩游戏,直到被叫到名字才恋恋不舍地站起来接受检查。

更有一些同学坦承,暑假期间自己除了上补习班,大多数时间都宅在家里,看书、玩游戏,体育运动时间少之又少,这直接导致了身体素质下降,不堪承受烈日军训之苦。

2、学业负担沉重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真正挤占运动时间的不单单是电子荧屏,还有学习。

研究显示,中国小学生除了超长的上课时间外,平日课余时间里至少要花费3小时学习,不仅要完成学校作业,还要加班加点地补习,到了周末则要花费至少4小时。

因学习时间挤占运动时间而造成的体质健康问题非常明显。

华东师范大学一项体质健康问题的现状调查表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得分随年龄增长出现上下波动,但波谷一致地出现在5年级、6年级和9年级,也就是所谓的小升初和初升高阶段。

(图片来源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在家写作业。家长说,由于作业多,孩子们写作业时很难长时间保持正确坐姿。孩子的脊柱小小年纪就变形的,有很多。

(图片来源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

两名中学生正在课前吃“早餐”。孩子说,他们经常很早就起来写作业,如果没有时间吃饭,就只能带些小零食“对付”一下。

这些高热量零食的后果就是小胖墩越来越多。

(图片来源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

“作业量大,用眼过度”,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问题逐年加重的首要原因。

某校五年级就有许多孩子戴上了近视镜。面色不佳、肥胖、近视、不快乐,这似乎成了大多数孩子的标签。

(图片来源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

中学的孩子早晨六点就要起床,草草洗漱一下后匆匆吃点东西就要往学校赶,下午近六点才放学,回到家时匆匆吃口饭,又有数不清的作业,一直做啊做啊至少要做到晚上十一点。

这还算早的,偶尔到深夜零点都没做晚,第二天清早又得起床。

起码的睡眠无法保证,一位学生上学路上疲惫地打起了呵欠。

3. 体育锻炼缺乏

单一的升学和教育模式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在升学压力面前,中国学生宁可牺牲身体素质。

(图片来源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

学校运动会上,运动健儿在跑道上冲刺,许多看台上的初中生却在“冲刺卷子”上埋头“冲刺”。调查显示,除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外,其他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几乎都不参与。

相比之下,英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更有远见,“运动第一,学习第二”是它们倡导的教育宗旨。

有人这样描述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成长差异:

1-4岁:基本相同。

5-8岁:中国孩子开始上培训班;美国孩子跟老爸去打棒球。

9-12岁:中国孩子继续上培训班;美国孩子放学就打球、跑步甚至健身。

13-18岁:中国孩子还在上培训班;美国孩子的肌肉开始成型。

19-23岁:中国孩子摆脱长年的考试压力,宅在宿舍里;美国孩子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健身锻炼。

最终中国的孩子长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的孩子也长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让孩子多一些运动吧!

因为运动不仅仅可以提高体质,还可以提高智商,并使人精力充沛,效率提高,不但不浪费时间,还会为你赢得很多优质时间。

一位名校校长在介绍经验时说,他们学校成为名校的秘诀是游泳!

他们觉得应该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刚好有擅长游泳的教练,就每个年级成立了一个游泳班,这个班大部分安排都跟其他班别无二致,就是每天放学后还要留在学校游一小时的泳才能回家。

这个班的小孩身体开始慢慢变好,很少生病请假,意志力比其他班的小孩坚强。到最后,发现学习成绩也是全年级最好的!年复一年,每年如此。

开始家长都怕孩子游泳浪费做作业的时间,只有对孩子不太上心的家长,才“稀里糊涂”让孩子被分进游泳班。

几年过后,校长说:

“因为家长知道游泳班=优等生班,打破头都要进来。所以这便成了我们学校出名的最大特色,也成为了我们校的传统。”

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总结运动给人带来的好处多多:

运动使人快乐,快乐使运动持久;运动使人坚强果敢,更具决断力。

运动也完全可以促进学习,很多世界级的名校里都是运动成风,无论所学什么专业,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几项热爱的运动。

04

好的运动习惯是一生的财富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如此,好的身体,优良的运动习惯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我们家长切勿目光短浅,要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这个比起给孩子上补习班,拿奥数冠军甚至高考状元更有价值。

奥数冠军的价值是一时的,而良好的运动习惯是一世的。

有个网络段子:

“要让中国足球在十年内赶上世界一流?高考加一门足球!”

虽说是玩笑,但由此也能看出,学校、家长更愿意孩子把时间花在能带来“具体好处”的事情上,至于身体嘛,以后“成功”了,再慢慢锻炼吧。

然而体育是一种“童子功”,是有敏感期的。

北京师范大学的运动学教授毛振明说,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速度、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发展的敏感期,错过这个时期,很多孩子极有可能要用一生来承受体质孱弱的恶果。

但愿我们的孩子,都不要等到吃了体质孱弱的苦果后,才意识到运动的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锁定奥运第3档!中国女排最差分组:抽到巴西+土耳其,小组难出线

锁定奥运第3档!中国女排最差分组:抽到巴西+土耳其,小组难出线

侃球熊弟
2024-06-17 06:58:13
不作恶!南医大校长当就处分医生一事果断出列!莫让留学生打脸

不作恶!南医大校长当就处分医生一事果断出列!莫让留学生打脸

声情专递
2024-06-16 16:17:52
文班求教克6身材引热议:美记直言增肌不少 预测下季25+12+4帽

文班求教克6身材引热议:美记直言增肌不少 预测下季25+12+4帽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4-06-18 08:41:46
为什么说离职见人品?网友: 她离职后全公司的人都在抓她!

为什么说离职见人品?网友: 她离职后全公司的人都在抓她!

时尚的弄潮
2024-06-17 14:05:47
南医大处罚教师后续:黑人留学生举报?知情者透露:远没这么简单

南医大处罚教师后续:黑人留学生举报?知情者透露:远没这么简单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4-06-17 23:20:28
今天安徽大部雨水上线沿江江南局地雨势猛烈 淮北地区需防高温天气

今天安徽大部雨水上线沿江江南局地雨势猛烈 淮北地区需防高温天气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18 08:37:04
未来三年,最好的投资,是守家

未来三年,最好的投资,是守家

洞见
2024-06-17 21:24:44
36岁倪妮被偶遇判若两人!小腹隆起像怀孕,皮肤很黄显老仪态差

36岁倪妮被偶遇判若两人!小腹隆起像怀孕,皮肤很黄显老仪态差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7 17:03:19
TVB老夫少妻林祖辉姚嘉妮结束18年婚姻,女方身材美貌仍在巅峰

TVB老夫少妻林祖辉姚嘉妮结束18年婚姻,女方身材美貌仍在巅峰

八卦宝宝
2024-06-18 01:24:57
反击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宣布断供盾构机,这次轮到欧美被卡脖子

反击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宣布断供盾构机,这次轮到欧美被卡脖子

兰子记
2024-06-17 23:00:29
新加坡门将桑尼在上海吃了煎饼、逛了南京路,透露太爷爷正是中国人

新加坡门将桑尼在上海吃了煎饼、逛了南京路,透露太爷爷正是中国人

新民晚报
2024-06-17 20:21:14
欧盟疯狂针对中国,德国传来重大涉华消息,美国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欧盟疯狂针对中国,德国传来重大涉华消息,美国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新财迷
2024-06-17 10:28:17
一觉醒来,本届欧洲杯开赛迄今最大冷门出现!

一觉醒来,本届欧洲杯开赛迄今最大冷门出现!

奔流新闻
2024-06-18 09:12:39
曝张碧晨和小鬼恋爱了,两人相差10岁,出国录节目手牵手

曝张碧晨和小鬼恋爱了,两人相差10岁,出国录节目手牵手

木木夕木可
2024-06-17 14:29:17
2年6000万,3年1.3亿,哈登做出正确选择,我现在只想要冠军!

2年6000万,3年1.3亿,哈登做出正确选择,我现在只想要冠军!

邮轮摄影师阿嗵
2024-06-17 23:35:09
浙江一男孩频繁腹痛,谁知医生看完影像后:准备后事吧

浙江一男孩频繁腹痛,谁知医生看完影像后:准备后事吧

纪实录
2024-06-14 20:43:32
直击河北邯郸抗旱一线:部分玉米地现1厘米宽裂缝,村民凌晨3点抽井水浇地

直击河北邯郸抗旱一线:部分玉米地现1厘米宽裂缝,村民凌晨3点抽井水浇地

极目新闻
2024-06-17 22:42:35
SpaceX正在建造规模庞大的火箭!马斯克警告:在全球核战爆发前必须实现殖民火星,确保人类文明延续【附商业航天行业现状分析】

SpaceX正在建造规模庞大的火箭!马斯克警告:在全球核战爆发前必须实现殖民火星,确保人类文明延续【附商业航天行业现状分析】

前瞻网
2024-06-17 18:03:11
第26名邓乐言,前30名中唯一的初中生,为何关注度没有姜萍这么高

第26名邓乐言,前30名中唯一的初中生,为何关注度没有姜萍这么高

飞鱼的说说
2024-06-17 12:00:22
新型卖淫方式,让人预想不到,但却真实存在!

新型卖淫方式,让人预想不到,但却真实存在!

雪影的情感
2023-11-18 11:51:16
2024-06-18 09:24:49
苍穹利刃
苍穹利刃
非法集资防范,反传防骗指南
89文章数 1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外媒炒作:中国首次将核弹头置于高度战备状态

头条要闻

外媒炒作:中国首次将核弹头置于高度战备状态

体育要闻

24年后,他们终于又在欧洲杯赢球了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广汽也想“掀桌子”了?

科技要闻

低价“6·18”没有狂欢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时尚
数码
艺术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夏季流行单品西装短裤的N种穿法,你学会了吗

数码要闻

两大苹果专家同一天发文:iPad只是开始 iPhone和手表也将努力变薄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