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红白喜事要随礼,也许你不知道,“随礼”其实应该写作“襚礼”

0
分享至

今天刚上班,办公桌还没有来得及抹一下,就接到电话里传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一位同事的孩子要结婚了,请我去喝喜酒吃大餐。

坏消息是,喝喜酒得随礼500大洋。等吃完这顿大餐,这一两个月就甭想再吃肉了。

礼簿

吃一个月斋饭,做几天苦行僧,这倒也没什么。可这种好消息隔三差五就给你来那么一下子,弄得你钱包空瘪瘪的,肚子气鼓鼓的,喝凉水都塞牙。

那么,这个恼人的随礼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刮起来的呢?在古代,咱们的老祖宗也随礼吗?

襚礼

哦,对了,也许你不知道,今天我们常说的“随礼”,在古代叫“襚礼”。

什么是襚礼

襚,读作suì(音同“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襚,衣死人也。从衣,遂声。”是说“襚”即为死者穿衣。

具体如何“穿衣”呢?

据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仪礼·士丧礼》,致襚时,赠衣衾者左手执衣领,右手执裳腰,入室将之覆于死者的敛被上,主丧者拜而还礼。

古代典籍《仪礼》

可见古人致禭,其初衷是向死者赠送敛尸的衣物,所谓的“穿衣”,是一种象征性的动作,即把衣衾覆盖在死者身上就可以了。

这种向死者赠送衣衾的礼节,就叫襚礼。

宋朝吕大忠《吕氏乡约乡仪·礼俗相交》载曰:“丧葬始丧,则用衣服或衣段以为襚礼。”是说丧葬在开始发丧时,使用衣服(素衣或素袍)或衣段(上下两段素衣)作为禭礼。

古代典籍《吕氏乡约 乡仪》

《新唐书•秦琼传》亦载:“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是说秦琼最初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做事,他的母亲死了,来护儿便派遣使者向他的母亲赠衣被来凭吊她。

关于襚礼,《左传·襄公》中有一段记载特别有意思,说鲁襄公于二十八年(前545)十一月前往楚国参加“宋国之盟”,他在半道上听说盟主楚康王薨逝,便想返回鲁国,但为了“远图”,即长远打算,仍勉强前往。不料想这次赴楚竟滞留至第二年夏五月才返鲁,共历时达七月之久。这期间,他亲自参与了楚康王的丧襚之礼。

古代典籍《春秋左传》

这件事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是这样记载的:“鲁襄公朝楚,会楚康王卒,楚人使公亲襚,公患之。穆叔曰:‘祓殡而襚,则布币也。’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殡。楚人弗禁,既而悔之。”

诸侯之间,有遣使致襚之礼,今“楚人使公亲襚”,即强迫鲁襄公亲自向楚康王致襚,这就略带侮辱的性质,因此襄公“患之”,即心有顾虑,当然就不高兴了。后来襄公听从穆叔的建议,先让巫祝用“桃茢”,即桃枝扫帚祓除殡之凶气,然后再致禭,这是君临臣丧的礼制规格。这一点,在《礼记·檀弓下》规定得很清楚:“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

本来楚人欲以臣礼侮辱鲁君,结果反被鲁君所戏,所以楚人大为悔之。

春秋战国时期车马人物浮雕画

你看,古人就是这么有意思,给死人送个衣衾,都能弄出这么大动静的“国际玩笑”来。

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俗十分繁复庞杂,这个“致禭之礼”,只是其中的“赙赗礼俗”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赙赗”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什么是“赗赙”

“赙赗”,也叫“赙赠”,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不见了,但在古代文献中,俯首皆是,不胜枚举。

《仪礼·既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知死者赠,知生者赙。”

明代《幼学琼林》亦载:“以财物助丧家谓之赙,以车马助丧家谓之赗。”

古代典籍《说文解字》

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助也,从贝尃声。”是说“助”,即帮助的意思,读音为“尃”,即fù(音同“覆”)。

赗,读作fèng(音同“奉”),《说文》云:“赗,赠死者。”《仪礼·既夕注》:“赗,所以助主人送葬也。”

“赙” “赗”二字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向死者或死者家属赠送财物,以表示哀悼和吊唁,同时也有“助葬”“助丧”之意。

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这在《荀子·大略篇》中解释得很详细:“货财曰赙,舆马曰赗,衣被曰襚,玩好曰赠,玉贝曰含。赗赙,所以佐生也;赠襚,所以送死也。”

战国四山纹铜镜

根据《周礼》的记载,在贵族死后,周王、诸侯、卿大夫或方国的首领要前去吊丧,并赠送衣被、财货、车马、珠玉等给死者作为陪葬品,这种礼制,就叫“赗赙”。

据文献记载,当时所赙赠物品大体可分为五种:送给逝者财物叫“赙”,送车马叫“赗”,送衣衾叫“襚”,送玩好,即玩赏之类的物品叫“赠”,送玉贝叫“含”。

什么是“含”呢?北宋官修韵书《广韵·堪韵》解释说:“琀,送死口中玉,亦作含。”就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

玉含

为什么要在死者嘴里放这个东西呢?东汉经学家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诂》中这样解释:“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

是说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活着的人不忍心死者死后口中无实,所以要用“含”来充实死者的嘴。一般情况下,天子用珠,诸侯用玉,大夫用璧,士用贝。庶人地位低下,经济能力也非常有限,便用谷物,叫“饭含”

含、襚、赠是针对死者的,因和死者有深交,财物是送给死者的,要随死者尸体埋葬,供其在“另一个世界”使用,是为“送死”。

战国玉佩

赗、赙是针对生者的,因为与和死者亲属有深交,财物是送给丧主的,用来助其操办丧事,是为“佐生”。

这种赗赙礼俗,只是在先秦时期某一段时间内存在过,主要施行于诸侯王一级以上的人群中,但这种国家礼制对社会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不但涉及到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祖先崇拜、灵魂崇拜,更主要涉及到了宗法制度下的血缘关系和一系列社会关系。

所以,到了东周时期,即便周王室衰落,礼崩乐坏,宗族制开始瓦解,但这种以原本维护宗族的稳定为基础的助丧制度,并没有因为宗族制的瓦解而消亡,而是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发扬光大,并由国家制度转化为民间习俗,为广大人民世代相传。

战国编钟

在过去,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拿得出手的助丧物品,也不过就是几尺布帛,所以说“襚礼”是下层贫穷百姓最主要的助丧物品。久而久之,“襚礼”便成了赙助丧家之钱物的代称,一直流传到今天,只不过人们忘记了本字怎么写,便用同音词“随礼”来代替。

看到这里,好像有点明白了,在古代,给死人送财物表示哀悼,这叫“襚礼”。但红事呢?给结婚的新人送财物也能叫“襚礼”?

喜事也可以“襚礼”吗

没错!在古代,给活人,甚至给刚刚结婚的新人送财物表示祝贺,也可以叫襚礼。

东汉《白虎通》:“襚之为言遗也。”汉代《春秋说题辞》也说:“襚,遗也。”这里的“遗”,就是给予、赠送的意思。

《吕氏乡约》相关记载

《吕氏乡约》载:“凡遗物婚嫁及庆贺,用币帛、羊酒、蜡烛、雉兔、果实之类。”是说凡婚嫁及庆贺所送财物,可用币帛、羊酒、蜡烛、雉兔、果实之类。这里的“遗物”,就是赠送物品的意思。“币帛”,是一种织物,叫“缯帛”,在古代多作为礼物,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等,后来泛指财物。

襚字“从衣”,也就是说它的表意偏旁是“衤”,所以所赠送的物品一般是指衣服、被子、布帛等。送这类物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用以助丧或贺喜。

《广雅》:“襚,送也。货财曰赙,车马曰赗,衣衾曰襚。即袭也。”这是说助丧礼俗中的“襚”,就是赠送衣衾,也叫“袭”。

古代典籍《西京杂记》

关于为新人贺喜襚礼的记载,比较著名的用例,见于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赵飞燕为皇后,其女弟昭仪在昭阳殿,遗飞燕书曰:‘今日嘉辰,贵姊懋膺洪册,谨上襚三十五条,以陈踊跃之心。’”

《康熙字典》“襚”字条下,引用《西京杂记》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写信上襚一事,并解释说“按此则襚不独助死之礼”,是说襚礼不只是用来助丧的。

《康熙字典》中“襚”字条

有个常见成语,叫“环肥燕瘦”,这个“环”,指的是唐朝杨贵妃;这个“燕”,就是指赵飞燕,她跟唐朝杨贵妃一样,美得不得了,体态轻盈飘逸,舞姿如燕飞凤舞,据说还能在人的手掌上跳舞,把个汉成帝刘骜迷得神魂颠倒,只看了那么一眼,就将她带回宫中,夜夜临幸,并封为婕妤。

婕妤是宫中嫔妃之首,据《史记·外戚世家》:“常以婕妤迁为皇后。”“迁”就是“升”的意思。果然,两年后,即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汉成帝刘骜不顾群臣的强烈反对,将赵飞燕立为皇后。

《四库全书》引《西京杂记》“昭仪上飞燕香物”

赵飞燕有个妹妹,叫赵合德,比赵飞燕更美,也被汉成帝刘骜召入宫中,姐妹“俱为婕妤,贵倾后宫”。再后来,赵合德又被封为昭仪。昭仪是皇后以下最高位。

赵飞燕荣立皇后,其女弟,就是妹妹赵昭仪便在昭阳殿,给姐姐飞燕写了一封信说:“今日嘉好时辰,贵姊盛承册封,恭谨上赠三十五条礼物,以陈达踊跃欣喜之心。”

这三十五条“襚礼”,有衣帽,有枕头,有被褥,有席子,有面纱,有首饰,有扇子,有屏风,有香炉,有香料,还有“七枝灯”,样样都是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宝。

战国早期镂空龙凤纹玉戈

皇帝家里当然有的是钱,出手大方,贺礼非常奢侈。那么,普通老百姓呢,又是如何具备贺仪的呢?

古人结婚收礼吗

先秦时期,也就是在秦朝建立之前,有一种婚姻礼俗观念叫“婚礼不用乐不贺”,是说在婚礼上,不用乐队演奏,也不让人来庆贺,这跟今天请戏班子敲锣打鼓、设账房收取贺仪的结婚场面完全不一样。

据《仪礼·士昏礼》,先秦婚礼十分肃穆和程式化,又相当简朴,不仅夫妇成婚的菜肴仅有数品,而且没有庆贺和举乐的仪节。

战国玉龙

这一点在《礼记·郊特牲》也有记载:“昏礼不贺,人之序也。”

这个“昏礼”,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婚礼。

《说文》解释说:“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白虎通·嫁娶》也说:“婚者,昏时行礼,故曰婚。”

战国时期的玉器

古代婚礼多在黄昏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五六点钟太阳要落山的时候举行,据说这是上古先民“抢婚”风俗的遗存。抢婚多在黄昏的时候,用夜色来做掩护,所以就把这个礼就叫做婚礼。

为什么婚礼不贺呢?清朝孙希旦《礼记集解》解释说:“序,谓相传之次第也。昏礼,舅姑授妇以室,子有传重之端,则亲有代谢之势,人子之所不忍言也,故不贺。”

是说新娘进门以后,公公婆婆要把管理家庭的权力移交给她,儿子自然也意识到父母衰老了,不仅不贺,还有淡淡的哀愁。

孔子石像

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也曾这样说过:“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意思是说,妇家因女儿出嫁而离别,父母思念,无心举乐;夫家则因娶新妇而取代年老的母亲在家中的地位,不免哀戚,也无心举乐。

古人娶亲,不但不举乐,而且还要以哭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哀愁,是为“哭嫁”。直到今天,还有一些地方遗有这种“哭嫁”的习俗。比如土家族,在婚礼上要唱哀婉断肠的《哭嫁歌》,德昂族甚至要唱哀歌。

土家族的哭嫁

当然,所谓的“不贺”,并不是说没有一个人上门道贺,而是说当时所看重的,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兴也”,亦即婚礼对于宗族后世延绵以及巩固宗法制度的作用。因此,先秦时期的婚礼上尽管也有人前来道贺,但不追求锣鼓喧天以及宾朋满座、争相上礼的喜庆场面。

那么,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凑份子”恭贺婚礼呢?

贺礼之风从何而来

类似我们今天这种程序化的“送份子”,还有“随礼”这一具体称法,到底始于何时,这个事情还真说不准。

清朝的礼簿

有人说汉宣帝刘询曾下了个《嫁娶不禁具酒食诏》,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

大意是说,现在民间嫁娶禁止摆酒席,搞得百姓都没有生活乐趣了,这样不好,要改。

这一改,人人都来闹洞房,新婚三天无大小,新人也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大方方地收取贺仪。

朱元璋蜡像

也有人说,凑份子这事是明太祖朱元璋搞起来的。他曾经发布了个《教民榜文》,声情并茂地说:“一乡里人民,贫富不等,婚姻、死丧、吉凶等事,谁家无之?今后,本里人户,凡遇此等,互相赒给。且如某家子弟婚姻,某家贫窘,一时难办,一里人户,每户或出钞一贯,每户一百,便是百贯;每户五贯,便是五百贯。如此资助,岂不成就?日后某家婚姻,亦依此法,轮流赒给,又如某家,或父或母死丧在地,各家或出钞若干,或出米若干,资助本家,或棺椁,或僧道修设善缘等事,皆可了济。”

其实,这种乡里之间互助互济的善举,早在朱皇帝之前,就在华夏大地上广为盛行。

清朝的时候,人们用大清宝钞来凑份子

据相关史料,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佛教结社广为流行。社内成员以集资造像供佛为号召,又兼施经济和生活的互助,其中最重要的是营办丧葬,有的还兼营社人的婚嫁、立庄造舍的操办襄助,以及困难的周济,疾病的慰问,宴集娱乐,远行回归的慰劳等

这类社邑,以“女人社”最为著名。敦煌遗书中保存了两件唐五代时期的女人社社条,社的主要活动已不再是佛教活动,而是帮助社人营葬,若有其他生活困难,社人之间也要互相赒给。

敦煌遗书

到了宋朝,这种相邻之间礼尚往来、互帮互助的风气也比较盛行。宋人吕大忠在熙宁九年(1076)写的《吕氏乡约》中,就明明白白地提及此事,他说:“凡行婚姻、丧葬、祭祀之礼,礼经具载,亦当讲求。”

今天我们常说的“随礼” “凑份子”这些词,出现得比较晚,大致在明清的时候才出现。

比如,《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抚臣到任,各盐商公缴贺仪一千两,随礼二百两。”这个“世宗宪皇帝”就是清朝雍正皇帝,他死后庙号世宗,史称世宗宪皇帝。

《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中出现“随礼”一词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三出《秘议》:“便是杜老爷去后,谎了一府州县士民人等许多份子,起了个生祠。”

清朝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道:“归姑爷爷也来行人情,出份子。”全书十个章回,有的章回出现四五次“份子。”

红白喜事上礼

“凑份子”的本质,是古代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较为低下时,民众的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的一种觉醒和体现。最初是以助葬或助丧的形式出现,是原始村社互助的产物。后来国家产生,将这一风俗制度化,遂成为国家礼治的一部分,用以维护宗族的稳定。

再后来,婚礼作为“礼之本也”,不仅对个人家庭有着“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重要意义,对于漫长的人类社会,也是保证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手段,所以人们便把婚礼看的越来越重要,其礼仪习俗也越来越繁杂,贺仪金额也水涨船高,成为一种令人不堪重负的人情债。(张文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沪指失守4000点整数关口

沪指失守4000点整数关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1:05:41
丁俊晖也没想到,28岁赵心童再破“天花板”,让整个台球圈沉默了

丁俊晖也没想到,28岁赵心童再破“天花板”,让整个台球圈沉默了

梅亭谈
2025-11-10 14:28:49
巴萨官方欢迎梅西回归诺坎普:里奥,我们随时欢迎你回家!

巴萨官方欢迎梅西回归诺坎普:里奥,我们随时欢迎你回家!

懂球帝
2025-11-10 20:46:09
发布仅4个小时后,梅西造访诺坎普社媒动态点赞已突破1000万

发布仅4个小时后,梅西造访诺坎普社媒动态点赞已突破1000万

懂球帝
2025-11-10 22:33:08
新型“卖淫方式”出现了!让人防不胜防,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

新型“卖淫方式”出现了!让人防不胜防,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9 10:50:12
境外投资者被要求补税是真事,税率20%

境外投资者被要求补税是真事,税率20%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0 23:14:06
神算子:13岁上北大,给自己算命后果断抛妻,并成功把自己算死

神算子:13岁上北大,给自己算命后果断抛妻,并成功把自己算死

兴趣知识
2025-11-09 14:44:23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又白心疼了!何超莲和老公在悉尼度假,窦骁秒变望妻眼,甜的呦

又白心疼了!何超莲和老公在悉尼度假,窦骁秒变望妻眼,甜的呦

瓜农娟姐
2025-11-10 16:00:06
中国男人捧红的“羽绒服贵族”,成功截胡加拿大鹅

中国男人捧红的“羽绒服贵族”,成功截胡加拿大鹅

金错刀
2025-11-10 16:18:13
全红婵缺席全运会开幕式挨批!队友透露辛酸内幕:很难站立6小时

全红婵缺席全运会开幕式挨批!队友透露辛酸内幕:很难站立6小时

风过乡
2025-11-11 07:46:08
德国知名电机公司破产后未找到投资者,将彻底倒闭

德国知名电机公司破产后未找到投资者,将彻底倒闭

新浪财经
2025-11-10 09:49:14
3700万标王持续迷失!4小时15分钟联赛0球!最贵引援成战术鸡肋?

3700万标王持续迷失!4小时15分钟联赛0球!最贵引援成战术鸡肋?

只关于米兰
2025-11-11 08:52:49
好消息!乌军恢复红军城北部后勤补给,俄军补给供应不上暂停攻势

好消息!乌军恢复红军城北部后勤补给,俄军补给供应不上暂停攻势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9 21:49:11
英媒:曼城前高管贝吉里斯坦任内带来4亿净增长,在体育总监里名列第一

英媒:曼城前高管贝吉里斯坦任内带来4亿净增长,在体育总监里名列第一

懂球帝
2025-11-11 12:05:15
尴尬啊!50岁大叔哭诉想挽回20岁女孩,称大理骑行时花钱同吃同住

尴尬啊!50岁大叔哭诉想挽回20岁女孩,称大理骑行时花钱同吃同住

火山诗话
2025-11-09 21:49:00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39健康网
2025-10-28 19:30:54
四大内线围剿韩德君!广东队“留力”打辽宁,杜锋藏了一手杀招!

四大内线围剿韩德君!广东队“留力”打辽宁,杜锋藏了一手杀招!

绯雨儿
2025-11-11 11:29:18
奔驰天窗刮碎索赔2万,物业怒怼:限高牌在这!责任到底该算谁的

奔驰天窗刮碎索赔2万,物业怒怼:限高牌在这!责任到底该算谁的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1-11 11:35:15
福建一市任免多位处级干部|一地公安局多位干部调整

福建一市任免多位处级干部|一地公安局多位干部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1 11:03:15
2025-11-11 12:48:49
张文平 incentive-icons
张文平
写一点有意思的小文章
121文章数 9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数码
健康
手机
游戏

今年冬天最经典的4双鞋,年年穿都好看!

数码要闻

“轻”到不像实力派?慧天 X5 商用本评测:别被它的重量骗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手机要闻

全球首发2nm芯片!三星Galaxy S26+渲染图出炉

《辐射4》遭差评轰炸:十周年更新只为圈钱 吃相难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