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疫情过后,资本依然会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吗?

0
分享至

这几个月,因为疫情,导致中国经济遭遇了一记重锤,再叠加美元加息等等其他因素,人民币汇率一波急跌,外资逃离中国的声音一时甚嚣尘上。甚至网上炒越南的舆论也一下多了许多。

其实舆论突然炒越南这事儿,背后因素有点复杂。09年全球大放水后,就曾经炒过一阵越南崛起取代中国的话题,十多年过去了,也没见越南真把中国取代——何况懂经济的都知道,越南的经济结构和体量,想取代中国基本上还差十万八千里。而且在美联储加息收割全球的大背景下,遍地泡沫的越南现在更像是坐在火山口,很有可能要惨遭金融收割,这个节骨眼舆论突然大炒越南,倒是很有忽悠中国人过去高位接盘的意思。

但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中国经济进入冰点是事实,部分资金流出(虽然以短期套利为主)也是事实。而且,接下来随着美国加息锁表的深入,以及针对中国(台海)的地缘政治挑衅,这种风险还会出现。而从长期看,还有中美脱钩和新冷战这个最大的威胁,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中国的头顶。

但,这真的就意味着,持续几十年的资本流入中国,会因此停滞甚至逆转吗?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突发的冲击确实有,长期的威胁也不可消除,但这些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也一直经受这些,但最后也并没有对我国的发展构成致命影响,也并没有影响到资本对中国的信心。

当然,过去可以,并不代表未来依然可以——毕竟现下的国情,以及未来的国际形势,跟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不过,时代不同,资本流动的底层逻辑不会变,所以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资本未来的选择和取向。

那么,决定资本流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通常来说,标准有两个——利益和安全。但我觉得,除此二者外,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自由度,也就是资本在这个地方,能多大程度不受约束。

利益可以说是过去几十年里,吸引各路资本来华的最大动力。毕竟十亿人口级别的国家,在短短40年内,从一穷二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全球第一工业大国,全球数一数二的消费市场,统揽全球工业制造半壁江山,这种跃升,意味着天量的财富被创造开发。放眼全球,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提供让资本如此舒服的攫利环境,能给他们提供如此巨大的回报。

当然,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比当年,再想像过去四十年那样保持高增速,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问题是,增速放缓,这并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红利的耗尽,全球经济增量都已阶段性触顶——所以说不光是中国,这个历史阶段,全世界——尤其是主要国家,未来都是这个行情。

而这些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处境可能还是相对最好——或者说是相对最有增长空间的。因为西方国家已经提前触顶,除非科技革命爆发,否则财富总量不可能再大幅增长。而第四次科技革命本身遥遥无期,本应该承担革命突破职责的美国,又因为执意逆全球化,破坏全球供应链,降低经济运行效率,更使得革命爆发的时间被人为推迟——这都意味着资本在西方将会越来越无利可图。

而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工业化才进入半程,还可以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逻辑下的创新升级,去抢西方的饭碗——虽然中国现在也搞不定第四次科技革命,但它却是所有新兴国家中,唯一一个有实力去攀登第三次科技革命高峰,打破西方科技垄断的。能源、芯片、大飞机等等,这些都是中国进口大户,也是消耗中国财富的大户。只要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不再高度依赖于外界,那就意味着大量原本必须交付出去的财富会被留在国内。换句话说,中国依然可以通过吃第三次科技革命红利,获得一定量的财富增长。虽然这种增长跟过去那种突飞猛进没得比,但相较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已经算是令人垂涎。

而在财富分配方面,中国也比西方多了一个体制优势。由于是政治权力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制,中国的政治权力在主导财富再分配方面,比被资本高度裹挟的西方政治权力,要有天然优势。而得益于18大以来的反腐,中国政权整体上虽然不能说绝对清廉,但比现在越来越不靠谱的西方来说,还是相对正常得多。

这对接下来的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全球财富增量已经越来越稀薄,要想进一步发展经济,活跃市场,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各国的财富再分配能力,能否把被资本高度囤积的财富尽可能的挤出来,重新投入市场、分配给平民,以缓解社会矛盾,促发经济活力。这场阶级间财富转移的游戏,谁能做的最好,谁的经济就更活跃,谁就能激发更大市场需求,吸引人才和资本进入。而从现在来看,中国政治权力在这方面的能力,应该是要显著强于西方同仁的。

当然,西方也有其优势,就是其掠夺全球的能力——虽然它难以直接创造增量财富,难以推动共同富裕,但凭着军事霸权、科技霸权和金融霸权,美国在搜集其他国家资源为己所用方面,要高出中国好几个层级。

不过这个优势,与中国的科创优势以及共同富裕优势,本身呈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只要中国的创新升级顺利,共同富裕建设顺利,那么其国力,经济活力、消费市场规模壮大的同时,同样会严重挤压美国在海外收割其他国家的空间——它们会越来越倾向于跟中国经济捆绑,中国也越来越有保护他们不受美国威胁的能力。

所以,总的来说,在利益这个方面,未来中国对资本的吸引力,应该还是大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也许有一些小国可能会比中国发展速度更快,但毕竟他们体量有限,能承载的资本有限;而且小国天生稳定性、安全性不足,所以不足以吸纳太多资本。在全球滞胀、经济增长点稀缺,资本泛滥(也就是钱多而好项目少)的未来大环境下,中国依然有极大概率,凭借庞大体量,以及相对快速的发展,维持之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优势,成为攫利目的下最受资本青睐的投资国。

但这只是利益这一个维度,换到自由度这个维度,中国就是妥妥被吊打的份儿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资本嘛,当然天生就喜欢资本主义。为什么喜欢?很简单,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为所欲为。

这也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分权制衡,都要搞民选制的原因。政治权力天然是资本的噩梦。只有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并且执行多党制的轮流更换,资本才能最大限度的削弱政治权力的威力,并对其进行渗透,尽可能将政治权力变为自己的提线木偶。

这也是资本能在西方权力金字塔中占据首位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维护资本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但这一套,在中央集权制、一党专政下的中国,根本就不可能行得通。中国的这种体制下,政治权力形成了极强的内部凝聚力,这就意味着除非政府腐败到极点,否则资本必须接受政治权力的监管。

当然,中央集权制国家也要吃饭,也要发展经济,所以也会尊重资本。但再怎么尊重,跟西方那种政治权力被资本摆布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而且,跟越南这种后发小国不同的是,中国是个大国,而且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大国,所以资本在面对中国的政治权力时,力量和话语权本质上是处于绝对下风的——哪怕是拥有西方国家机器撑腰的欧美外资也是如此。换句话说,资本在中国,不可能为所欲为,只能在政治权力的监管范围内获利。

这就决定了,除非中国颜色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把权力拱手让给资本,否则资本天然更青睐奉行资本主义,可以对资本无底线纵容的西方,而非社会主义的中国。

这一点,中国注定无法改变。所以,就算中国持续保持让资本攫利的能力,但鉴于体制的先天性差异,所以在纵容程度这个标准上,中国对于资本的吸引力,是注定不可能赶上西式制度国家的。

当然,如果中国能持续给资本提供低风险高收益的回报,那资本,尤其是外资看在钱的份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在中国的相对严格管制——就像过去一样。但中国经济毕竟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也不再像过去四十年那样遍地黄金,而且中国市场也在逐渐成熟,竞争(或者说内卷)十分激烈,西方资本也不可能像改革开放早中期那样,轻而易举的通过降维打击占领市场,所以这种超额收益带来的诱惑,虽然依然存在,但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强。

既然如此,最后一个标准——安全性,对于中国未来能否持续吸引资本流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安全性这个东西,理论上来说,中国也是不如西方的——毕竟人家是资本主义嘛,哪像咱们这儿,资本权力肯定会比政治权力更严格监管。而且,考虑到中美脱钩的大趋势,一旦中美像俄罗斯跟西方那样闹掰,西方阵营把中国海外资产没收,那么在华外资肯定也会担心自己被同等报复。甚至,如果外部压力大增,最后新冷战降临,那一切资源都有可能被征用,以应对冷战压力。

但问题是,理论跟实际,很多时候是会存在脱节,甚至相反的。尤其是放眼未来,随着形势的演化,看上去对资本来说不如西方贴心的中国,反而很有可能会成为全球资本的最佳栖身之所。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是西方愈演愈烈的民粹化风潮。

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之所以能实现对政治权力的钳制,成为第一权力,其本身离不开对民众的操纵。凭借自身的力量,再通过舆论引导民众认知,强化三权分立对政治权力的肢解,操纵选举决定政客和党派的命运。

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民众整体而言确实组织程度和认知能力不高,容易被操纵。但民众终究还是要生活的,精神上的洗脑控制再厉害,也不能脱离物质上的满足。

而西方现在恰恰就是这一环节出了问题。过去二十多年,西方金融资本和科技资本一手推动了全球化,推动了产业外流,推动了大放水,在这个过程中赚的盆满钵满,但代价就是大量民众失去了工作,薪水大降,社会贫富分化愈演愈烈。

这个世界毕竟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方面向下沉沦的久了,就是再怎么精神洗脑也不再管用。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了占领华尔街,有了民粹化右翼的崛起,有了特朗普的上台。

民粹的崛起,本质上意味着资本钳制政治的资本主义传统结构出了问题:在这套结构中,原本作为资本压制政治的工具——被洗脑的民众开始觉醒,开始试图反抗资本。而民众的这种情绪,被某些政治人物捕捉到,借此将其组织发动,于是就出现了民粹政治势力。

民众和政治权力的合流,这绝对是资本的梦魇。这种合流一旦成型,那就是民粹!

这让资本心惊胆战。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还在加速——西方在金融危机后不但没有调整经济结构,解决社会矛盾,反而一味用放水拖延,疫情这两年更是在放水的道路上变本加厉。这种做法,最终使得问题越拖越大,社会贫富差距也越拖越悬殊——到现在为止美国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1929大萧条前。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促成了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接下来这几年,西方经济恐将遭遇对过去一切放纵的总清算。

当然,美国还在想方设法的竭力避免——办法就是收割全球。但问题是这次美国挖的坑太大,再加上过去十几年的放纵掏空了身子,现在国力正处于低谷期。所以非西方国家瞅着机会,纷纷开始造反——俄罗斯已经掀了桌子,中国正养精蓄锐,不仅要避免自己被割,还要等着经济危机后冲出来抢夺美国的地盘;东盟、沙特、印度等等也开始各打各的小算盘,开始骑墙观望风向;至于传统盟友欧日韩,他们的经济路数跟美国一脉相承,所以同样深陷危机,就算愿意割肉侍主,也不够填美国的坑——而且他们填了美国的坑,自己就会死的更惨,总体来说依然是美系阵营的实力大衰。

这对资本权力来说,意味着极大风险。如果这一次美国收割全球失败,意味着其找不到足够的增量财富来恢复经济、安抚民众,那么接下来白左和建制派将全线溃败,特朗普势必卷土重来——而且特朗普届时的民众基础,要比第一任时强大的多,也极端的多。一旦极端民粹成为政治主流,资本在美国乃至西方的处境,恐怕就会非常艰难了。

那怎么办?如果不想被民粹钳制甚至收割,资本就只好另寻寄主。而放眼全球,跟美国不是一路,还有能力撑得住经济,也有能力扛住美国胁迫的,也只有中国了。而且中国本身还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潜力,去中国不仅能避开西方民粹收割,还可以在这里攫利。

当然,如果仅仅单凭表象,还不足以让资本安心赴华——毕竟这里不是资本说了算的。虽然你过去、现在确实对资本还比较友善,可未来的事儿谁说得清?

但如果加上国际形势,那情况就又不一样了。毕竟中美对抗的趋势愈演愈烈,而在这种对抗中,中国面对美国,尤其是整个西方,都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且这种地位并不会在中短期内逆转。

鉴于处于弱势,所以中国为了创新升级,为了反超西方,就必须竭尽所能的吸引资本;而为了源源不断的吸纳资本,中国除了要给资本营造能够持续攫利的环境;更有必要保证资本的安全。而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又决定了其政权受民粹舆论操纵的可能性较低,所以只要中国政府有决心有定见,资本未来在华的安全性,是可以有充分保证的——至少比西方那帮越来越民粹化的政府要强。

说白了,资本无国界,但资本也需要有一个寄主。可能以过去的经验,西方比中国更扮演寄主的身份。但考虑到这帮传统寄主的民粹化趋势,两相比较,未来中国反而极有可能以相对优势,获得资本的青睐。如果在安全性方面获得了足够保证,再辅之以赚取利益方面之于西方的优势,资本就可以接受将中国作为一个中长期的合适栖身之所。

对此我们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不仅乐见其成,更需要进一步促成。而从短期来看,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对这一轮美元潮汐和全球收割的应对,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美国这一轮收割成功,美国从全世界捞回足够的肉给自己回血,那么接下来它就有足够的资源来布局新冷战,来应付产业链转移、中美脱钩给自身造成的冲击,来收买那些在中美间骑墙观望的第三国,诱使他们站队自己;而如果这一轮收割中,还成功的把中国也给割掉一大块,那这种此消彼长,更会大大增强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强第三国和资本对自己的信心,从而加快新冷战的成型。

而反之,如果美国收割失败,或者说所得收益远远不能填够自己的窟窿,那么接下来美国国力就会经历一场史诗级的滑坡,而中国也会趁此机会,冲出来攻城略地,沿着一带一路大肆扩充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这种情况下,中美脱钩、孤立中国就会非常艰难,大家也不会相信美国搞的成新冷战;就算真强行去搞,这种此消彼长下,中国也能够在维持正常经济运行秩序的前提下从容应对。

如果是这种局面,那资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进入中国。后续,如果中国能维持这种上升势头,而美国的经济颓势始终不能逆转,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选择中国。而这种趋势如果能够维持,中国就有越来越多的全球资本可以利用,其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速度将大幅提升,不仅能让自己尽快追平西方,抹去其各种优势;甚至有可能在资本的助力下,第一个突破瓶颈,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爆发。

这就是未来资本是否还会持续、甚至加速流入中国的分析。它取决于中国能否维持增长,能否最大程度的拖延甚至挫败美国新冷战的图谋;也取决于美国乃至西方的民粹化进程,取决于美国经济的恢复状况。而这一切,具体到当下,都取决于美国全球收割的成败,取决于中国能否避免自己被收割,并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其他国家避免美国收割的同时,建立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今年和明年的博弈,将直接关乎全球未来格局的演变,关乎中国和美国的国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关键的时刻,正在逐步到来!

当然,这都是宏观层面的大势推演。具体到操作中,如果想让事态按预期发展,我们也必须有所动作,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推动经济尽快复苏,并确保类似外省疫情不再发生。那么,在这一块,中国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会让哪些领域受益?这些受益,会不会在股市或者楼市上得到反映?哪些板块,或者哪些城市会涌现出新的投资机会,而又哪些板块、概念或者城市,其实只是一个大坑?以上种种,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2235节。喜欢的读者,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持续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风云系列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足最差分组出炉!10轮5分垫底,日本球迷祈祷:不要抽到中国队

国足最差分组出炉!10轮5分垫底,日本球迷祈祷:不要抽到中国队

侃球熊弟
2024-06-14 07:39:46
冲连胜!中国女排赢德国关键点,朱婷为刁琳宇减速,许晓婷扮奇兵

冲连胜!中国女排赢德国关键点,朱婷为刁琳宇减速,许晓婷扮奇兵

骑马寺的少年
2024-06-14 11:06:31
震惊!北海取消综合行政执法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震惊!北海取消综合行政执法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火山诗话
2024-06-13 07:02:38
有格局!新加坡门神亲承将捐出中国球迷打款:这笔巨资不该属于我

有格局!新加坡门神亲承将捐出中国球迷打款:这笔巨资不该属于我

我爱英超
2024-06-14 09:56:15
“沪九条”落地后,上海二手住房日均成交增长38%

“沪九条”落地后,上海二手住房日均成交增长38%

澎湃新闻
2024-06-13 18:02:50
区纪委原书记写60余封举报信诬告陷害多名干部!自己被查出搞钱色交易,官方披露详情

区纪委原书记写60余封举报信诬告陷害多名干部!自己被查出搞钱色交易,官方披露详情

鲁中晨报
2024-06-13 20:27:03
辣眼睛!广州越秀公园两外籍女子在水中互吻,不雅视频被曝光

辣眼睛!广州越秀公园两外籍女子在水中互吻,不雅视频被曝光

三月柳
2024-06-14 11:29:59
王思聪黄一鸣牵手照曝光,黄一鸣挺着大孕肚,挑选母婴用品!

王思聪黄一鸣牵手照曝光,黄一鸣挺着大孕肚,挑选母婴用品!

柠檬有娱乐
2024-06-13 11:20:07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06-12 22:37:04
伊万国足最大发现:天才新星刘诚宇4天内进4球彻底爆发!

伊万国足最大发现:天才新星刘诚宇4天内进4球彻底爆发!

中超球评
2024-06-14 12:42:51
茅台批发价逼近2200元,贵州茅台:有关注到当前价格,公司动销正常

茅台批发价逼近2200元,贵州茅台:有关注到当前价格,公司动销正常

澎湃新闻
2024-06-14 11:48:27
日本“马赛克破解版”电影疯传,IT记者:在中国市场非常大

日本“马赛克破解版”电影疯传,IT记者:在中国市场非常大

葫芦哥爱吐槽
2024-06-14 09:31:50
陈芋汐代言李宁,造型风格太像小日本引发争议,评论区彻底炸锅

陈芋汐代言李宁,造型风格太像小日本引发争议,评论区彻底炸锅

琪琪侃娱
2024-06-14 10:18:56
中企从俄罗斯进口2000吨铜变花岗岩

中企从俄罗斯进口2000吨铜变花岗岩

劝人卖房第一人
2024-06-14 07:54:36
马斯克说到做到:4000亿工资到手后,将特斯拉迁走

马斯克说到做到:4000亿工资到手后,将特斯拉迁走

互联网.乱侃秀
2024-06-14 10:28:34
马蓉刚走又来了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绕不过“女人坑”

马蓉刚走又来了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绕不过“女人坑”

娱乐白名单
2024-06-13 10:25:31
江苏涟水县水利局两名现任局领导、两名原局领导同时被查

江苏涟水县水利局两名现任局领导、两名原局领导同时被查

澎湃新闻
2024-06-13 18:02:32
特朗普或已挑出心仪的副总统,小20岁的南方州长,曾是篮球运动员

特朗普或已挑出心仪的副总统,小20岁的南方州长,曾是篮球运动员

译言
2024-06-14 11:55:36
美军演练击沉4万吨巨舰,美媒:就是冲075去的

美军演练击沉4万吨巨舰,美媒:就是冲075去的

空天力量
2024-06-14 11:18:51
C罗表态:愿意在欧洲杯做替补,球队利益至上!拍全家福再失C位!

C罗表态:愿意在欧洲杯做替补,球队利益至上!拍全家福再失C位!

风过乡
2024-06-14 07:27:51
2024-06-14 15:06:44
云石
云石
历史角度解读中国崛起外部因素
954文章数 744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头条要闻

环球:美国欲警告"援俄"的中国小银行 与欧洲分歧明显

头条要闻

环球:美国欲警告"援俄"的中国小银行 与欧洲分歧明显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家居
艺术
数码

旅游要闻

中国女游客在泰国遭假冒司机性侵 嫌疑人竟是惯犯

教育要闻

希望杯初中数学,换元+解方程,解法很有启发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高通骁龙 X Elite 芯片性能实测:单核低 38.6%,多核低 23.1%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