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邓小平掌握国家大事后,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规划了宏伟蓝图,从经济建设到社会建设,再到军队建设等等,各个层面上都有他的不朽功绩。除此之外,他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是眼光独到。他曾亲自举荐迟浩田为解放军总长,事实证明这是英明的决定。
在这位总长卸任后,接任的张万年同样不简单。他十几岁开始参军,在山东胶东地区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抗战胜利后奔赴东北战场。不管是做通信兵还是给首长当警卫员,他总是奋不顾身冲在最前面,多次身负重伤,立下两次大功。东北解放后,他又随军南下,参与了解放南方各省的战斗。建国后,他在中越边境一战中四战四捷,声名赫赫。那么,接替他总长职务的傅全有,又有着怎样的革命事迹呢?
01
傅全有是山西原平人,1930年出生,比前面两位总长略微年轻了一两岁,不过他们经历过的革命年代是一致的。他出身贫寒,如果不是因为战争的话,或许将来会过着跟祖祖辈辈一样的务农生活。然而,一切的改变就在他16岁的时候参加了晋绥军区。晋绥军区是由原来的西北抗日武装整合编制而成的,总司令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贺龙元帅。
傅全有身上有着西北汉子身上的那种质朴与刚强,打起仗来有勇有谋,他曾创下了军区战士俘获敌人的记录,因此提拔晋升速度惊人。当兵后,第二年提为排长、第三年提拔为副连长、连长。这样的提拔速度与他所立下的战功密不可分。建国初期,他随军开赴朝鲜战场,再次归来已是副团职军官。
02
回国后,他在南京军区某陆军部队历任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军长等职,成长为了我军的高级将领之一。再一次改变他命运的事件是中越边境的两山轮战。1984年,时任南京军区某陆军军长的他率军开赴老山战区。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基本上没有实战经验的将士们,他与一众将领们提前制定了作战计划,在装备、作训等方面进行了提前准备。
然而,战场上的风云瞬息万变。我军虽然一开始在炮兵火力压制方面占据了优势,但狡猾的越军随后也做出了应对之策。他们在阵地前秘密挖掘网状的堑壕,大大削弱了我军的炮兵优势,对此我军一时间找不到反制良策。就在这个关键时期,有过朝鲜战争丰富作战经验的傅全有发挥了自己的战术专长,就是用挖工事的办法来打乱越军的反攻计划。
03
全军将士抱着“宁可挖工事累死,也不让派单炸死”的决心,以顽强的意志力在阵地上完成了四期工事修筑,让敌人的计划彻底落空。在接下来的对峙中,他又用“以炮对炮”、“以偷袭对偷袭”的战术一次次地重创敌人,在战场上打出了优秀的作战模板。因为在此战中的一系列出色表现,傅全有在战后得到了火线提拔,破格提拔,从军长升为司令员,调至成都军区上任。
虽然提拔的速度让人羡慕,但由于他曾经的作战经历以及在两山轮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军事才能,也没有任何人提出质疑。毕竟,实力是让人闭嘴的最好办法。1992年,他调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次年晋升为上将,时年63岁;三年后接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直到七年后退休。九十岁大寿上,将军依然精神矍铄,现场高歌了一曲《十五的月亮》,不禁让人想起了他与原配夫人郭婵英的伉俪情深。
04
他的这段婚姻是老家的父母给张罗的,郭婵英在他当兵以前就进了家门。新婚燕尔,他却扛枪上了战场,妻子留在老家照顾病弱的母亲,任劳任怨,这一分别就是整整十个年头。虽然两人的身份差距越来越大,但他从没有对自己的妻子有过嫌隙,一直对她情深义重,直到妻子2000年病逝。他们的这段感情,也被很多人称赞不已。
儿子傅勇长大后,也像父亲一样走上了从军的道路。父亲治军严格,教子同样严厉。他从基层士兵做起,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取得了部队的认可。2010年,他在父亲曾经任职过的南京军区当上了副军长,沿着父亲曾经的足迹继续为新中国强军建设而不懈奋斗。五大战区建立后,已是正军级别将领的他出任了东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少将军衔。
结语
从建国到如今,我们的军队建设经历了多次改革,如今已经建设成为了现代化的军队,足以支撑强国目标,足以担当起守卫祖国和人民的重任。这些都离不开一代代军中将领们的默默奉献,向他们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