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置身于被爱包围的环境中时会将大家对我们的善意当做是理所应当。其实这已经让你逐渐变得麻木了,很遗憾地告诉你,如果在面对别人的帮助时,你的内心却毫无波澜没有一丝感动感恩,那么这真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清晨醒来,当年看到母亲已将可口的饭菜端于桌上,等待着才从睡梦里醒来,哼着一首不着调的歌懒洋洋地下楼,你却并未因母亲的付出而说声谢谢。或许你是羞于表达,但是你的言行也并未透出一丝丝的感动。是的,十年如一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这样的模式早已让你觉得这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她的付出似乎就是理所应当的。其实真相是你已经失去了感动的能力。
“感动”一词在词典上的意思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得同情和向慕”。我本人对觉得这样的释义不够精准。什么时候感动变得这么浅显狭隘了,阳光大道我们却只取一条小路了?用同情和向慕来解释真的不太公平,它远比这些要丰富得多。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感情动起来了。当你被感动的时候,你的眼里会透露出温热的光亮,内心像多年未经浇灌的干河迎来了雨水的洗礼,烈日炎炎下吹拂而过得风……
是的,如今很多人忽略了我们的感官,他们的眼睛植入了太多的脂肪以至于他们不会感动了。感动在他们的世界里存活得太过艰难,闪现而过没有一丝痕迹,感动成了现代社会的奢侈品。就比如说网络上盛行的喷子大军,他们将社会道德抛于脑后,没有任何的约束随意对别人的言行进行评论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有好多因为这样的毒瘤而付出生命的可怜人。毒瘤越长越大直到人性丧失。他们已经不知道感动是什么了。再则,上海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折射出来众多人性丑陋的方面。千里援沪却被质疑,善心被碾压,到处都是自私自利的人,这种令人发指的消息网上都是,真是可悲可叹。
“我不会再去感动了,因为感动是感性,感性便是柔弱,柔弱便会被欺负”这是我在网络上刷到的文案。起初我也觉得十分有理,因为我也是主张理性大于感性的人。借用网络流行语:理性的女孩子真的超酷的好吧。可是渐渐地我不敢苟同了,人人都失去了感动的能力,天天这样宣传导致很多人都无法享受感动,于是很多人过来指责讥讽感动,感动被迫与理性完全对立起来。这对感动是十分不公平的。
如果人人都很理性,感动不在存在于这个社会,那么人人都会是冷漠冷血的人,感情的丰富性受到了严重挑战。世界也不再是美好的人间。请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珍惜我们的感动吧,这便是珍惜了我们生命的零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