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古至今,人们对英雄都有一种执念和幻想,幻想着他们能和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一样,救人于水火之中。现实中,也确实有很多这样的英雄,他们在国家存亡的危难之际站了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带领人民走向光明。面对敌人的侵犯时,他们视死如归,从不畏惧,最终用血和肉筑起了新的篇章。
对于后辈来说,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革命英雄们都将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他们当中,有很多在战场上牺牲,也有很多坚持到了最后,建国之后依旧心系国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社会。
正文:
追溯历史,有这样一位亲切的领导人,他从十几岁开始,就选择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一路披荆斩棘,紧跟党和政策的步伐,始终任劳任怨,这位优秀的领导人就是华国锋同志。
华国锋原名苏铸,山西交城县人士,出生于1921年。生在战火纷争的年代,是一种不幸,但相比于其他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华国锋就要幸运很多。他的家境比较好,也没有吃太多的苦,在父母的庇佑下,他还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战乱纷争的年代,对于寻常人来说,只渴求能够吃饱穿暖,不用颠沛流离。在如此动荡的时局下,大多数的农村人都是文盲,根本接触不到新思想,甚至只能一味地随波逐流,被社会吞噬。
好在华国锋在学校接受了很多先进思想的教育,也明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自强,才能真正的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全面抗战爆发之后,17岁的华国锋便主动投身革命,跟随抗日游击队一起抵抗日寇的侵略。
为了唤醒更多人的革命意识,让更多的青年主动投身到革命队伍当中,华国锋在参加战争的同时,还自发在当地宣传革命意识,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很多青年志士都自发地加入到了他们的革命队伍当中。
短短两年的时间,华国锋就得到了组织的认可,成为阳曲县的县委书记,正式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当然,革命时代的领导和现代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候毕竟还是以打仗为主,打仗的同时兼顾当地社会的管理工作。
革命期间,有勇气能打仗的战士有很多,但像华国锋这样,有勇有谋的青年才俊却并不常见。因此,领导们也格外重视对华国锋的培养,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后,华国锋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建国后,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依旧不负重托,为共和国的事业默默努力着。在华国锋看来,只有百姓和社会的发展,才是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职期间他也格外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及社会水利工程的建设。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袁隆平院士早期搞水稻研发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科研环境不行,还得不到众人的支持。好在华国锋同志给予了他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袁隆平院士才一直坚持了下去,取得了后来的光辉成就。
虽说农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起不到太关键的作用,但却是关乎民生国计的大事,也就是说,农业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如果都不种粮食了,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后来,华国锋因为出色的政绩表现,被正式调往中央任职,最后做到了正国级干部的位置。难得的是,无论职位有多高,华国锋同志始终都不会被欲望迷失了本心,做事始终都很低调。
退休之后,华国锋十分低调, 安心地在家种葡萄,从播种到收获,看着葡萄一天天长大,享受着果实成熟的过程。除了种葡萄之外,华国锋老同志也会经常和街坊四邻一起闲谈莫论,生活好不惬意!
离开政坛之后,也有很多华国锋同志的仰慕者专门到他的住处拜访,某次一位高官还特地前来拜访,正准备向华老介绍自己的官职时,华老却突然说了七个意味深长的字,这七个字就是:“不提官,来者是客。”
结语:
或许,在很多人的心中,官职都是自己的荣耀,是一件值得炫耀和骄傲的事情。但在华国锋同志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职位名称罢了,他始终是个为百姓服务的普通人,为官一世,两袖清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