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关于四连音的争论
在各大平台上掀起了一波高潮
起源于这位老师反驳一个架子鼓老师的日常分享
他严格的从乐理的角度
指出了四个十六分音符的组合
不能称之为四连音
并各种引经据典
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在引爆了一波小流量以后
他的视频也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始“轰炸”
于是就引发了鼓手、吉他手、键盘手们的网络论战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争论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社群
似乎都在周期式的出现
只是每次出现的主题不同罢了
例如说
手指VS手腕
每一方观点都有其合理的实际用处
因而都有一票的捍卫者
为其撑腰
而每一次争论的结果都出奇的类似
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也只能草草收场
但是现在不同的平台
不同的互联网玩法
能让战火烧得更迅速 更热烈
我在某音上搜了一次四连音
接下来推荐给我的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
就都出现同四连音有关的了
不得不感慨当今大数据的厉害
那么
这个事情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其一
就是这个老师似乎有点小题大做
将鼓手们之间的通俗称法
扣上了“乐理”的帽子
并以绝对的对错之分来进行区分
想想
一个帮派之间的“黑话”
被另外一个帮派的人指责这是不对的
你会怎么回应?
汉字是讲究意合的文字
只要意思表达到了
表现形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因而在鼓手分享这样一个前提下
说四连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四个十六分音符
也不需要在乎其他人是否懂不懂
因为这个视频就不是针对你制作的
但是
从乐理的角度讲
四连音这一称谓确实不合理
英文讲究型合
因而他们对于这种音符的组合
每一个都有特定的术语
我举个例子
这个称为Single Stroke 4
我们翻译为四连击(图中为两个)
而这个就称为Single Stoke Roll
我们翻译称为单击滚奏
或者是四个十六分音符(图中为两个)
二者都能被纳入“四连音”这个大概念中
所以说我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
这个方面多注意一下就好了
也不会产生什么天大的错误
最后还是想说
一切的讨论
都是为我们的练习服务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创作出好听的音乐
追求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而已
最后
还是拿我们公众号的一段话和大家分享
这个话题我们就到此为止了
世界上鼓手千千万万,可能你只是今天才第一次拿起鼓棒,也可能你打坏的鼓棒已经多到数不清,也许你正处于单击卡在某一个速度死活练不上去时那种急躁沮丧的心情中,但等待你的是刚开腕时的那种兴奋感觉;也许你正在体会苦练一个加花练到双手起泡的痛楚,但等待你的是一段 Solo 配合音乐严丝合缝打下来的那种畅快淋漓,有的鼓手以成为大师为目标而努力学习练习;有的鼓手则想在朋友或者恋人面前显露一手绝活;每个人学鼓的目的和初衷可能都不相同,我们只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架子鼓带给你的乐趣。打鼓,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