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体内超6000条寄生虫!福寿螺有多危险,快提醒自家孩子!

0
分享至

在野外随便碰一碰小动物,竟然就会感染严重的疾病!这不是开玩笑,很多动物身上携带着大量的寄生虫,可能只需要碰一下,就会感染到人体。

我们经常介绍的一种危险动物,就是非洲大蜗牛。很多人觉得蜗牛无害,尤其看到大型的蜗牛,反而觉得有趣,殊不知这种蜗牛身上就携带着很多病原体。今年3月,广东中山的一名10岁男童,就因为接触了非洲大蜗牛,导致感染了脑膜炎!所幸后来经过医生的全力治疗,小男孩脱离了危险,痊愈出院,想想都后怕。

如果野外还有什么“小动物”像非洲大蜗牛这么可怕,那就是福寿螺了。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福寿螺开始大量出现,引起了专家的担忧。他们紧急提醒群众,如果在野外看到它,真的千万不要碰!因为它们身上的寄生虫,和非洲大蜗牛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以食用为目的引入中国大陆。这种螺富含蛋白质,所以在很多国家都有人引入这种动物。包括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都是在80年代引入福寿螺的。

然而,福寿螺这种食物的味道并不太好,所以很多国家或地区在引入之后都觉得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于是将其遗弃。

这种遗弃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物种入侵。福寿螺的生存能力比较强,在各种有水的区域都能够获得比较好,比如水塘、湖泊、稻田、沼泽等,甚至是在含氧量比较低的污水区,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作为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的动物,福寿螺自然是喜欢温暖的环境。当气温下降至-3℃以下的时候,大部分福寿螺都会死亡。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升温进程的不断推进,福寿螺的生存范围也在不断扩张,在北半球不断向北推进。像韩国这样处于北温带中部的国家,如今也已经遭遇到福寿螺泛滥的难题了。有专家甚至推测,如果全球气温得不到控制,到2080年,福寿螺在韩国的分布面积将占到该国国土面积的88.4%!

在我国,福寿螺已经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区域,并且也在不断向北迁移。目前,长江以北也出现了福寿螺的身影,并且已经出现了自然越冬的现象。因此,我国不仅要警惕目前福寿螺正在泛滥的区域,也要关注其北移的趋势。

福寿螺被引入到全世界的许多国家,但它们的天敌却没有被引入,再加上福寿螺对新环境的适应,一场大规模的物种入侵就这样展开了。

对于人类的农作物来说,福寿螺就是一场噩梦。不论是对水稻、茭白、芋头、荸荠、菱角、芡实还是蕹菜,各种水生作物都是它们喜爱的食物。如今,福寿螺已经被列为世界性最严重的 100 种入侵生物之一。包括我国国家环保总局,也将它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

除了对农作物的侵害之外,福寿螺还有可能给人体带来直接的危害,那就是寄生虫。

所有存在于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广州圆管线虫了。其幼虫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该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强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会致人死亡。专家指出,一只福寿螺的体内可能含有超过6000条广州圆管线虫!

说起来,广州圆管线虫也不难避免,那就是利用高温将其杀死。不过,很多人在吃福寿螺的时候,偏偏就喜欢凉拌等生食的口味,这就容易导致这些寄生虫的感染。

很多人分不清福寿螺和普通田螺时间的区别,其实很简单:田螺的壳顶是尖的,福寿螺的壳顶是圆的。不过,不论是福寿螺还是田螺,吃的时候都要彻底烹饪,才能杜绝寄生虫的风险。

不仅是福寿螺,很多人在吃海鲜、蛙肉、蛇肉等野生动物的时候,也喜欢吃生食。这里首先就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让不让吃,比如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限定了我们能吃的动物。其次就是像福寿螺一样,很多动物的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如果不煮熟煮透,就有可能存在寄生虫残留的问题,给人体带来巨大的危害。

去年10月,广东中山的一位17岁女孩身体不太舒服,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情况。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她常年吃生鱼片、生肉片,导致体内存在大量寄生虫,因此才患病的。

还有饭店觉得“醉虾”这种经过白酒“消毒”的食物可以吃,其实也是错误的,因为很多寄生虫是不会被白酒杀死的。另外像烧烤、火锅等吃法,其实也存在着外熟里生的情况,同样存在着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大家一定要小心。

“病从口入”这个道理,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世界上熟透了的美食多得是,何必非要冒险吃那些生食呢?

除了吃之外,简单的接触也有可能被寄生虫感染!像开篇说的那个摸过非洲大蜗牛的小男孩,就是一个例子。包括放过生鱼片、生肉片之类的砧板,也要仔细清理,否则也会有寄生虫残留。

专家也提醒,目前福寿螺进入了活跃期,大家一定要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碰它们。还有水边的一些桑葚般大小、粉红色不明物体,这些都是福寿螺的卵,同样不能乱碰。小孩子不懂事,家长一定要负起责任,否则孩子感染了寄生虫,后悔都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好不容易晋升为上将,怎料被儿子“拖下水”,涉案金额竟高达百亿

好不容易晋升为上将,怎料被儿子“拖下水”,涉案金额竟高达百亿

小lu侃侃而谈
2024-05-23 21:23:30
炸裂!艾薇儿突袭《歌手》,第一名“香提莫”地位不保,汗流浃背

炸裂!艾薇儿突袭《歌手》,第一名“香提莫”地位不保,汗流浃背

阿芒娱乐说
2024-06-01 14:59:09
河北交通大厦顶部失火后续。网友:财务室在顶楼!官方已发通告

河北交通大厦顶部失火后续。网友:财务室在顶楼!官方已发通告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4-06-01 18:22:40
重庆农商行原董事长刘建忠飞往加拿大照顾家人,银行面临新挑战!

重庆农商行原董事长刘建忠飞往加拿大照顾家人,银行面临新挑战!

侃故事的阿蚌
2024-06-01 15:01:21
民进党不许中国军舰进入12海里,解放军登陆艇迫近金门,硬碰硬!

民进党不许中国军舰进入12海里,解放军登陆艇迫近金门,硬碰硬!

小毅讲历史
2024-06-01 11:31:16
钱到账了,娃哈哈一线员工实发工资曝光

钱到账了,娃哈哈一线员工实发工资曝光

爱看剧的阿峰
2024-05-29 02:09:50
懂行的医生直言:体检报告这4项指标正常,身体基本无大碍

懂行的医生直言:体检报告这4项指标正常,身体基本无大碍

DrX说
2024-04-08 13:37:10
收起你们的傲慢吧!6年5次一阵,25岁竞争MVP,他才应该是状元

收起你们的傲慢吧!6年5次一阵,25岁竞争MVP,他才应该是状元

体坛热评
2024-06-01 20:47:04
黄永胜证实:徐向前曾被俘,揭秘真实经历!

黄永胜证实:徐向前曾被俘,揭秘真实经历!

阅史明今
2024-05-31 21:02:36
决胜局2分险胜!王楚钦3比2松岛辉空,晋级世乒联重庆冠军赛8强

决胜局2分险胜!王楚钦3比2松岛辉空,晋级世乒联重庆冠军赛8强

直播吧
2024-06-01 20:08:10
25:23!中国女排1-0领先泰国队,朱婷首发,与李盈莹合砍15分

25:23!中国女排1-0领先泰国队,朱婷首发,与李盈莹合砍15分

湘楚风云
2024-06-01 20:05:19
中甲最新积分榜:2-4!0-1!延边惨遭广西逆转,黑龙江绝杀无锡!

中甲最新积分榜:2-4!0-1!延边惨遭广西逆转,黑龙江绝杀无锡!

祝晓塬
2024-06-01 19:56:12
马筱梅大爆料!新婚次日即向台媒揭露真相

马筱梅大爆料!新婚次日即向台媒揭露真相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5-31 16:27:08
双主轮轰!中国女排3-0泰国升第5,李盈莹强势爆发,朱婷攻拦俱佳

双主轮轰!中国女排3-0泰国升第5,李盈莹强势爆发,朱婷攻拦俱佳

知轩体育
2024-06-01 19:05:57
确认!武大女选调生已离职,整个学校被牵连,野妇论导师也逃不了

确认!武大女选调生已离职,整个学校被牵连,野妇论导师也逃不了

影孖看世界
2024-05-30 21:03:00
拜登绝地反杀!暴风骤雨般的打击开始了!

拜登绝地反杀!暴风骤雨般的打击开始了!

一个坏土豆
2024-05-31 20:09:16
六一来了!汪小菲马筱梅回台陪娃,看电影住民宿,大S足不出户!

六一来了!汪小菲马筱梅回台陪娃,看电影住民宿,大S足不出户!

娱圈小愚
2024-06-01 10:40:10
太讽刺!大S再嫁具俊晔后,“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落魄!”

太讽刺!大S再嫁具俊晔后,“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落魄!”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31 15:11:29
回顾:吉林一男子邀17名女孩到家,吃完饭后,17人全被扔进焚化炉

回顾:吉林一男子邀17名女孩到家,吃完饭后,17人全被扔进焚化炉

茶小姐说历史
2024-05-31 20:35:16
说句大不敬的话,很多老人不是病死的、老死的,而是作死的

说句大不敬的话,很多老人不是病死的、老死的,而是作死的

娱乐帝皇丸
2024-06-01 10:10:47
2024-06-01 21:20:49
姿势分子knowledge
姿势分子knowledge
分享科学知识
6243文章数 435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3人涉历城坍塌事故被建议追究刑责 含1名实习生质量员

头条要闻

3人涉历城坍塌事故被建议追究刑责 含1名实习生质量员

体育要闻

"失业"一年了 33岁的德赫亚路在何方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不愿意滴眼药水怎么办,爸爸“一招制敌”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教育要闻

这才是真核!10岁女孩欺凌同学被赶下校车,父亲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