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离不开的一个话题,每个人都想要有幸福的婚姻,在现代人看来,如果婚姻不幸福,那婚还不如不结。其实不仅仅是现代如此,在古代,人们对婚姻大事也是非常重视的,谁不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呢。可是这并不容易,古往今来流传了许多美好的爱情故事,但这些爱情故事之所以能流传,是因为他们大多都以悲剧结尾。
因此在古代,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伴侣,人们往往在结婚之前,先去找算命先生,测一下自己的八字与对方的八字到底合不合。古时候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叫:同日不结婚,同年须当心。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夫妻属相相同难道还是一件坏事吗?让我们带着疑问,在文章当中寻找答案吧。
俗语的流传
俗语的来历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实可以让历史学家专门开设一个课题去研究了。俗语不仅仅只有汉语,在其他的语言,比如方言当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俗语。俗语和谚语甚至成语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俗语的来源更广。生活当中任何一句能够朗朗上口的名言警句,诗文,历史典故,我们都可以称其为俗语。
俗语这种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司马迁的著作《史记》当中。《史记》当中记载的俗语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后来刘向和班固在他们的书当中正式的用俗语来指代通俗以及广泛流行的人民群众中的语句。
从古至今,流传到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俗语了。俗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人们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脱口而出一句俗语。例如人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求同年同月死”,“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以及我们今天要讲的这句俗语,“同日不结婚,同年须当心”。
这句俗语的意思,其实从字面意义上就能够看出来,他的前半句表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两个人,不适合结婚。后半句则表示,如果两个人是同年,但是不同月不同日,那么结婚的时候需要小心。这又是为什么呢?
同日不结婚
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指的就是属性相同的人,两个人的生辰八字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当中,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夫妻,从八字理论上来讲,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要辩证的来看待。
好的地方,主要是说俩人能够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意味着他们很有缘分,俩人的命运必然会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性格上可能会相似,兴趣上也会相似,甚至在某些认知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俩人结成夫妻是有利的。
那么不好的地方,主要还是根据八字理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如果说两个人的出生是在同年同月同日的话,就会有一股相互排斥的力量,使得他们在之后的生活当中诸事不顺。
上述的解释其实很片面,其实真正好与不好,还要针对两人的具体八字去深入探讨。八字不同的排列,对应着不同的阴阳五行,也构成了这个人命运的不同。
一个人的命运有“不及”和“太过”等等情况,在八字理论当中这被称作为“病”,而“用神”则是针对不同的病所下的药,“喜神”则是对“用神”能够起到帮扶作用的阴阳五行元素。明白了喜用神的概念后,我们才能继续探讨。属性相同的人结成夫妻好或者不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看待。
第一,如果八字的喜用神相同,而且用神有力,那么双方就适合结为夫妻,这样的夫妻往往是志同道合的人,结婚之后也会家庭幸福美满;第二,就是八字虽喜用神相同,但神没有力,那么就不适合结成夫妻,因为一旦喜用神神力衰弱,夫妻就会容易产生沟通障碍,最终分离;第三,八字比劫旺透者,不适合结成夫妻;第四,八字日主太旺或太弱者,不适合结成夫妻。
同年需当心
为什么古人认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不应该结婚,而同年出生的话,则只需要小心谨慎就能够在一起了呢。这是因为从八字理论上来看,有些同样生肖的人是不适合结婚的,例如生肖虎,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如果说两个人都属虎,那么结婚之后必然会产生矛盾,不但生活不和谐,而且可能进一步影响自身的运势,类似的例子还有两个人都属龙,属马,属鸡,或者属猪,这些属性都会发生排斥,结婚的话结局就会不好。
除此之外,同年出生的人因为年龄相同,所以可能还会导致其他问题。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男性的心理年龄一般比女性的心理年龄要小,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男性,要比女性晚熟,因此当女生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而男性的思想和身体都还不够成熟的话,男性是没有办法好好的照顾女性,进而支撑起他们组成的家的,因此在老一辈人看来,男女结婚男性应该要比女性大几岁才可以。
以上的说法都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而这句俗语,也没有说同年的人一定不能结婚,仅仅是要大家当心,可见这句话还是比较严谨的。其实古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俗语流传下来,主要是因为在古代,每个人都会因为周围的环境而产生相固定的性格,因此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可以推算出来的。然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再加上有互联网的存在,因此就造成了虽然两个人所处的环境相同,但性格和见识迥然不同的现象,所以这句话的适用性就不强了。
结语
虽然这些俗语,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在如今的新时代看来,已经落伍了。俗语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这些传统文化,我们不要去一味地批评,要学会理性看待,我们在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古人的生活,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非常大的帮助。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