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未来20年,全靠河南考生

0
分享至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终于有人再次为高考制度的“不公平待遇”而鸣不平了?

近期,全国两会正在举行,人大代表卢克平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应按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

这建议提出不到两天,知乎里网友的讨论就炸开了锅,2600多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微博里,甚至有不少其他省份的网友也在评论区表示绝对的赞成:

说明这项建议着实提到大家的心坎里去了。

同时,卢克平还列举了一组数字: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其中河南省125万人,占全国总数的11.6%左右。

河南省本科一批上线13.97万人,占全省高考报名人数的11.18%,一本上线率在全国排名居于末位。

不用找,最短的那一柱就是河南。

这说明什么?说明100个人参加高考,里面至少有10个是河南考生,但这些考生里面能上一本的可能还不到1个。足以想象河南考生们的竞争压力有多大。

这就明白了为什么人大代表卢克平的建议如此受欢迎,因为他的的确确是在为几千万考生在考虑。

只是,这项建议好归好,但到底值不值得尝试呢?

01

2021年,河南省125万的高考报名人数,985却只录取了1万多一点,录取率不到1%,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平均高考报名人数不超过10万,录取人数却有3千多,录取率是河南省的七八倍。

配图来自微信公众号-规划升学

那决定录取率的是谁呢?各大高校。

2020年清北在北京招生518人,考生只有4.92万;清北在河南招生242人,考生却有85.7万。北京考生还不及河南考生数量的零头,但招生名额却是河南的一半还多,看着就觉得扎心。

关键是去年河南的录取率还是按照招生计划的120%左右划定的,也就是说假如985高校在河南只招1000个人,但是计算录取率时却变成1200个人。这说明实际录取率其实更低。

而且,由于河南一本上线率常年占据倒数第一,于是这两年就改了大量的一本院校来凑数。2021年,河南新增6所一本院校。但即使这样,一本升学率还是倒数第一。

确实也太惨了点儿~

之前有人将全国各省考上985大学的难度进行得分排名,河南、广东这些得分低于50分的省份,高考直接被评为“地狱模式”

知乎里有位网友@keakye曾这样表示自己在河南高考的处境:幼儿园升小学,淘汰率30%;小升初,淘汰率60%;初升高,淘汰率达到惊人的90%

一个50多人的班级,只有4-5人可以考上最好的高中。(除了这个高中,其他高中一个重本都没有)。

这样一算下来,还没等到高考,就淘汰了一大半的人,更别说淘汰率更高的大学升学率。

所以,生在河南,每个跨过高考门槛迈入大学的人,都是英雄。

但是,河南的考生估计没有人会想当这样的英雄。

那么,他们的命运能否改变?

02

想知道河南考生的命运能否被改变,就得先清楚为什么各大高校给河南划分的招生人数那么少。网上有一种传得神乎其神的说法是,高考招生人数的划定,与100年前的“庚子赔款”有关。

1900年,也称庚子年,清朝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0.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落到每个省份,其份额都不一样,浙江和广州一带的商人有钱,就出钱很多;像河南、河北、山西等西北地区比较贫穷,就出钱少。;

1911年,美国开始返还“庚子赔款”,部分“庚子赔款”用来建立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当年招生,考虑到中国这么大的地方,以什么标准来分配每个省的招生名额呢?经过讨论,“庚子赔款”的金额就是依据,赔款分担越多的地方,招生越多,相反,分担越少的地方,招生就越少。

尽管这个“庚子赔款”的方法听起来天方夜谭,但这多多少少也反映了高考招生的“不透明”

各大高校的招生方案,到底是什么样的,从2016年北大招生简章中可以简单总结为这5点:1.本校条件,2.各省高考人数,3.生源质量,4.区域协调发展,5.以前的招生计划。

除此外,很多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还需要考虑经费来源。一般来说,大学的收入来源有四种: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拨款一般占比都不低,拿北京大学来说,2017年财政拨款这项收入就占了34.32%

2004年开始,教育部和其他国家部委与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一起建设高校,实行省部共建。即除了教育部拨款外,地方政府也会拨钱。

这就使得很多高校因为仰赖地方政府,所以在招生名额方面会向地方倾斜,也就是为什么清北这样的顶尖学府在北京招生名额投放如此之高了,因为人家就驻扎在北京。

而且为了促进教育区域公平,之前国家还设立了专项计划,给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限定招生名额。比如2016年教育部宣布从12个省份中抽调16万招生名额用来支援中西部地区。

然而抽调名额大部分来自录取率本就不高的江苏和湖北,北京、天津等教育资源大省并没有任何变动。当时江苏、湖北等地的家长一怒之下进行示威反抗。

但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因为高考不公不止在招生这一块,在统考上也有所体现。这还得从1994年开始说起。那时候绝大多数省还是用全国统一卷。

一本线录取率最高的就是河南,上600分的只此一家。其他像海南、广东、湖北等地也很高,但都没有河南高。

最离谱的是像北京,上海这些地区,重本的分数线都只有400来分,但像河南这样的省份,连专科分数线都比它高,接近600分,恐怖如斯!

同样一张试卷,为何河南的录取分数线这么高?因为河南考生实在太多了,如果把河南几万个够清北北京分数线的都招收当然不现实,而如果按照河南的分数线来,万一北京一个都考不上咋办?

那这样的情况持续多久呢?直到2000年,青岛的三个女生起诉教育部。

当时山东的分数线比北京高出100多分,在山东只能上专科的分数到了北京却可以上一个不错的一本。于是教育局索性将全国统一卷,改成各地分开自主命题。

对外的说辞称是因为不能单纯只比分数,还要看重素质教育

自主命题之后,果然录取分数线就好看很多:

对河南来说,高校招生政策和高考考卷其实都不占啥优势,也就难怪为什么一本上线率那么低了。

03

既然高考政策存在这些问题,那为何一直没有改革?

因为改革难啊。想要把高考一碗水端平,目前所知就两种办法:一是全国统考并统一分数线;二是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人大代表卢克平的建议,即教育部直属高校应按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

第一种办法已经试过了,行不通,第二种办法其实试一试也无妨。况且重要的是高考改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这是从1950年到现在的全国出生人口的数据趋势,以及现在到2050年的出生人口预测: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恒大研究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开始,我国的新出生人口在整体趋势上就一直在下降,只是偶尔有所涨幅。

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出生人口在未来十几二十年内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2050年甚至可能会跌破1000万

但与此同时,各大高校却一直在扩招。

1999年6月开始,国家正式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普通高校本科生在1999年扩招了43.41%,达到最高峰,之后每一年的扩招率都有所下降。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了1000万。

几乎每年都在断断续续扩招,只是涨幅在减少,从2011年开始,扩招幅度才低于5%以下。可以看下详图:

出生人口一直在下降,但各大高校却一直在扩招,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

如果在高校在各省区市的招生指标不变的情况下,结合之前所讲述的高校对各地区招生的不公平待遇,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地区会面临生源短缺的问题,而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却依旧饱和内卷。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北京这几年的出生人口数量,从2016年开始一直在下滑:

配图来自微信公众号-亦庄家长

但是招生数量却丝毫未减:

这样下去,恐怕真的是要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毕竟人口基数越大,人口数量越难下降得很快,高考报名数量自然也就短时间内很难这么快降下来,特别是像广东、山东、河南这样近1亿人口的超大省份。

所以说,这样看来,教育部直属高校按照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这个建议真的可以考虑考虑,等到局势越来越严峻,可能更难改变。

尾声

卢克平来自河南,大概更能体会到那种“生而为河南考生,我很抱歉”的无力感。

不可否认的是,高考仍是当下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但放之于个别地方,这份公平仍然有待商榷。

去年,一位privilege尽数体现的北京中学生,撕开了教育特权的面纱。

这个时代,有人随便考考就能上重本,也有人不用高考就能读清华。

但还有更多人挣扎在泥潭里。

河北有“地狱式备考”的衡水中学,河南有千军万马只有一个上岸的录取率,豆瓣还有无数个小镇做题家在学历与现实中撕裂。

在阶层固化、资源向上集中的今天,我相信高考仍是当下最公平的机制,但我更希望,高考也应该顺应时代变化而变革,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平,以及希望。

改革很难,但开始改革很容易。

只有让下一代看到希望,国家才有希望。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改革很难,但开始改革很容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合同3年8000万!汤普森,哭了!勇士已经仁至义尽……

新合同3年8000万!汤普森,哭了!勇士已经仁至义尽……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17 14:37:29
王思聪回应私生女事件,网友炸开了锅!

王思聪回应私生女事件,网友炸开了锅!

拾点先生
2024-06-15 19:00:02
南京的股民瞬间0.001一股接到了70多万股 瞬间赚到了50多万

南京的股民瞬间0.001一股接到了70多万股 瞬间赚到了50多万

风风顺顺
2024-06-17 17:16:38
三上悠亚首部作品片酬曝光:可买两房两厅名市区房子

三上悠亚首部作品片酬曝光:可买两房两厅名市区房子

葫芦哥爱吐槽
2024-06-17 16:19:55
河南8人在冷藏车内窒息身亡!8人身份全曝光,家庭情况令人心酸

河南8人在冷藏车内窒息身亡!8人身份全曝光,家庭情况令人心酸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4-06-17 09:59:31
俄罗斯国防部大地震,高级将官纷纷被逮捕,内情并不简单!

俄罗斯国防部大地震,高级将官纷纷被逮捕,内情并不简单!

局势帝
2024-06-17 13:20:11
王思聪终于回复黄一鸣,网友直接笑不活

王思聪终于回复黄一鸣,网友直接笑不活

菠萝小九
2024-06-17 10:59:13
网友:青岛一售楼处被业主围堵!每平15000多元跌至毛坯7000多…

网友:青岛一售楼处被业主围堵!每平15000多元跌至毛坯7000多…

火山诗话
2024-06-17 06:08:53
就在各大高校扭扭捏捏,酝酿怎么收姜萍时,哈佛已经下手了....

就在各大高校扭扭捏捏,酝酿怎么收姜萍时,哈佛已经下手了....

看界馆
2024-06-16 12:34:34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金错刀
2024-06-16 15:47:42
今天,王思聪“私生女”事件再爆大料!该来的果然来了!

今天,王思聪“私生女”事件再爆大料!该来的果然来了!

财经要参
2024-06-17 08:26:53
同济医院科室主任被堵办公室讨说法:我儿被制造脑死亡劝捐器官!

同济医院科室主任被堵办公室讨说法:我儿被制造脑死亡劝捐器官!

兵叔评说
2024-06-16 09:23:12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过早翘起尾巴与美国对抗,是中国颠覆性错误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过早翘起尾巴与美国对抗,是中国颠覆性错误

黑天鹅洞察
2024-06-16 22:33:10
女留学生染指上千外国男子,拍成视频走红网络,父母与她断绝关系

女留学生染指上千外国男子,拍成视频走红网络,父母与她断绝关系

阿胡
2024-06-16 11:06:11
【奔流·调查】甘肃小伙被扔下楼受伤反被拘押,西安警方11年后立案侦查

【奔流·调查】甘肃小伙被扔下楼受伤反被拘押,西安警方11年后立案侦查

奔流新闻
2024-06-17 12:45:14
6月17日俄乌最新:今年以来最关键的一战

6月17日俄乌最新:今年以来最关键的一战

西楼饮月
2024-06-17 17:27:31
中专生姜萍获邀参加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夏令营,有望被清华大学录取

中专生姜萍获邀参加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夏令营,有望被清华大学录取

东东趣谈
2024-06-17 14:50:35
全中国熬夜看欧洲杯的球迷,都被这个东西硬控了两分钟

全中国熬夜看欧洲杯的球迷,都被这个东西硬控了两分钟

差评
2024-06-17 14:01:31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西楼饮月
2024-06-16 20:49:06
河南叶县一冷藏货车违规带人致8死,当地:8人是同乡,在同一家企业上班

河南叶县一冷藏货车违规带人致8死,当地:8人是同乡,在同一家企业上班

潇湘晨报
2024-06-17 10:58:25
2024-06-17 19:28:49
酷玩实验室
酷玩实验室
关注中国产业升级
4312文章数 1155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银行原董事长和代行长联手 勾结准90后大股东挪走26亿

头条要闻

银行原董事长和代行长联手 勾结准90后大股东挪走26亿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定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华东理工大学保研情况怎么样?保研人数上升,推免质量稳定

老头环“复健潮”来袭17w人回坑!最终Boss偷跑:无马战神拉塔恩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